第2章 通天看《封神演義》震驚了,西方二圣看《西游記》老血沸騰。
- 封神:茍在截教寫日記
- 硬起來叫鋼化蛋
- 2377字
- 2025-02-28 14:21:27
“《封神演義》?”
燭淵一陣疑惑。
中國古代神魔小說,同時也是描寫封神大劫。
燭淵眼前虛空裂開,一道古樸包裝的書籍映入眼前。
上‘封神演義’四個大字!
突然,燭淵想伸手觸摸一下,《封神演義》直接遁入虛空,消失不見!
“這獎勵和沒有有什么區(qū)別?”
燭淵無語,閑來無事,只好繼續(xù)寫道。
【截教多寶大師兄,先天多寶鼠得道,修為經(jīng)緯絕倫,不愧是老師最為喜愛的弟子!】
【無當(dāng)師姐對我很好,一想到無當(dāng)師姐那曼妙的身材,內(nèi)心就忍不住一陣悸動】
【龍性本淫,說的一點都沒錯!】
【眾位師姐對我那么好,而我卻想著和她們……】
【可是,如果不想著和師姐她們那樣,我會憋死的!】
【可是,一想到三霄師姐的下場,我就于心不忍!】
【封神之中,云霄師姐被鎮(zhèn)壓在麒麟崖底,碧霄和瓊霄皆香消隕落!】
【可惡的元始天尊,一點圣人節(jié)操都沒有,隨意下場欺負(fù)小輩!】
與此同時,碧游宮。
正在雙目緊閉,屏息凝神的通天教主,猛然睜開雙眼。
眼前虛空裂開,掉下一本書。
名為《封神演義》!
“嗯?”
通天教主面露疑惑,拿起《封神演義》仔細(xì)端詳!
“封神?好大的口氣!他以為他是鴻鈞老師!”
通天不屑,運氣上清法力,腰間青萍劍飛出。
“咔嚓!”
一劍砍去,絲毫效果都沒有。
通天震驚了!
青萍劍乃極品先天靈寶,圣人法力加持,堪比先天靈寶。
卻連一本書也劈不開!
“罷了,來了就是有緣,看看吧!”
通天掀開《封神演義》,看向第一頁。
“混沌初分盤古先,太極兩儀四象懸,子天丑地人寅出,避除獸患有巢賢。”
突然間,通天內(nèi)心猛然一顫。
這說的不正式當(dāng)今洪荒嗎?
混沌處分,盤古開天辟地!
通天冷靜下來,繼續(xù)觀看。
隨著劇情的深入,通天內(nèi)心愈發(fā)震驚,臉上冷笑連連。
“軒轅墳三妖被女媧召見,要求迷惑紂王?”
軒轅墳三妖,他并不知道。
女媧,那可是洪荒七圣之一(此時,巫妖決戰(zhàn)已經(jīng)結(jié)束,后土成圣。)
繼續(xù)往下看!
通天又再次閱讀起來。
“云中子獻(xiàn)劍除妖?”
云中子,他自然知道。
二兄的得意弟子,一身修為早在大羅金仙之境。
一天時間,通天教主就已經(jīng)把《封神演義》看完。
氣的吹鼻子瞪腳。
“好一個封神演義,好一個武王伐紂!”
“好一個闡教十二金仙,好一個西方二圣!”
通天教主連連冷笑,根本不敢相信書中的內(nèi)容。
通天教主手捧《封神演義》,眉頭緊鎖,神色凝重,喃喃自語,似是對這書名極為不滿。
“封神?哼!不過是打著封神旗號,行那教派傾軋、爭權(quán)奪利之事罷了。”
“這‘封’的不是神,是我截教無數(shù)弟子的冤魂!”
“此名看似堂皇,實則藏著諸多不為人知的算計,徒增我截教的悲愴!”
“‘演義’?演的是哪家的義?”
“闡教以‘順應(yīng)天命’之名,行不義之事。”
“我截教秉持眾生平等,廣納門徒,卻被污蔑打壓。“”
“”這‘演義’二字,實在是顛倒黑白,讓我截教的冤屈難以昭雪!”
“這書名,看似道盡一場封神盛事,實則滿是對我截教的偏見。”
“把我截教弟子的悲慘遭遇輕描淡寫,對闡教的偏袒卻昭然若揭。”
“這‘封神演義’,封的是天道不公,演的是我截教的血淚!”
“算了算了,我截教如今氣運鼎盛,如日中天,萬仙來潮,又豈會有滅門之災(zāi)!”
就在這時,虛空又是裂開,又是一個本子被傳送過來。
“嗯?”
通天教主慌忙抓住,只見本子上面寫道‘日記本’。
署名是‘燭淵’。
通天教主眉毛一皺,心思陷入回憶。
燭淵,他記得,千年前自己收下的一位徒弟,先天業(yè)力化形的孽龍。
掀開內(nèi)容,通天教主再次看了起來,眉毛緊縮。
“封神…………”
兩個字一出現(xiàn),通天教主呼吸緊促,怒目圓睜。
“不可能!”
“根本不可能!”
“燭淵所寫內(nèi)容怎么和《封神演義》中一樣!”
“他怎么會寫,云霄被鎮(zhèn)壓麒麟崖底,碧霄和瓊霄慘死!”
“難道,《封神演義》是真的…………”
通天教主內(nèi)心再次被震驚。
已經(jīng)多少億年了,圣人的道心如波瀾般晃動。
如果《封神演義》是真的,那么他的徒弟豈不是全部要死!
“不行,我要繼續(xù)看看,到底是巧合還是…………”
燭淵洞,燭淵坐在巨石上,伸展一下肩膀。
“算了,最后一句,我要睡覺了!”
說罷,燭淵又在日記本上寫下最后一句話。
【封神大劫,我截教會有會面臨道統(tǒng)隕滅的下場,一定要好好謀劃!】
合上筆記本,便躺在巨石上,呼哈大睡。
“叮!恭喜宿主堅持不懈寫日記,獲得獎勵《西游記》!”
只不過,燭淵已經(jīng)睡著,沒有聽見獎勵。
等了半天的通天,就看見燭淵只寫了一句話。
“這不是巧合,絕對是燭淵知道什么!”
通天教主已經(jīng)內(nèi)心震驚,恨不得立刻去找燭淵,問個清楚。
但他知道,不能去。
若是能去問清楚,燭淵干嘛不來找自己說。
只有一種可能,截教最后的下場就會和《封神演義》中一樣。
“不行,我一定要好好謀劃!”
于此同時,西方教,須彌山。
靈山上梵音裊裊,寶相莊嚴(yán)。
接引道人和準(zhǔn)提道人正于蓮臺之上閉目清修,周身佛光閃耀,寶相慈悲。
突然,一陣奇異的波動憑空泛起,打破了周遭的寧靜祥和。
一本散發(fā)著五彩光芒的奇書,毫無征兆地懸浮在二人身前。
接引道人率先睜眼,目光如炬,瞬間被這奇書吸引。
準(zhǔn)提道人也隨之睜眼,眼中滿是好奇與疑惑。
接引道人抬手,輕輕一招,那書便緩緩飄至他手中。
封面上“西游記”三個燙金大字,熠熠生輝。
二人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探尋的渴望。
準(zhǔn)提道人伸手輕輕翻開書頁,剎那間,一道金光射出,書中的故事如潮水般涌來。
他們看到了石猴孫悟空橫空出世,大鬧天宮,攪得天庭天翻地覆。
接引道人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詫異,口中喃喃道:“此猴竟有如此神通,敢與天庭叫板,著實不凡。”
再往后看,師徒四人踏上漫漫西行路,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降妖除魔。
準(zhǔn)提道人不禁拍手稱奇:“這一路艱辛,磨難重重,卻也彰顯了他們求法的堅定決心。”
當(dāng)看到唐僧師徒最終抵達(dá)靈山,取得真經(jīng)時,二位圣人相視一笑,眼中滿是欣慰。
接引道人拱手作揖,道:“這一路的經(jīng)歷,皆為修行,真經(jīng)終得,亦是我西方佛法東傳之幸事。”
準(zhǔn)提道人點頭附和:“此乃眾生之福,這《西游記》,記錄的不僅是四人的求經(jīng)之路,更是一場佛法的弘揚之旅。”
說罷,二人再次沉浸于書中,細(xì)細(xì)品味那字里行間蘊含的佛法與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