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觀書
- 玉華真仙
- 別夏迎秋
- 2011字
- 2025-03-05 08:10:00
偌大廳堂,只顧惟清一人獨立,他目光流轉,隨意掃視四周。
此處多年無人居住,窗明幾凈,纖塵不染,器物陳設井然有序,顯然常有人清潔灑掃。
他踏入里間,掀起素色帷幔,繞過屏風,便至書房。
書房之內,簡潔雅致,除去一書案一竹榻外,并無太多陳設,顯得頗為空曠。
竹榻之上,兩個素潔蒲團相對而置,書案上擺放著筆墨紙硯,一燈一尺,并有幾冊書卷。
顧惟清隨手拾起一冊,翻開扉頁。
其上所載,竟是軍中養煉氣血的秘法,他眉梢微挑,頓時來了興致,饒有趣味地細讀起來。
天地靈機,縹緲難覓,能感知其存者,萬中無一。
僅此一關,已將大多蕓蕓眾生拒于道門之外。
而這養煉氣血之法,專為那些無望道途的凡人所創,道理簡明扼要,通俗易懂,人人皆可習練,幾乎無有門檻。
其總綱要訣不過十字:“血中采真氣,氣中煉真精”。
言簡意深,奧妙自蘊。
通俗而言,“血中采真氣”者,首在養元壯體,肉身歷經千錘百煉,直至精血蘊生真氣,化為己用。
修成此步,可開山碎石,力搏獅虎。氣力未竭前,尋常妖物來多少便可殺多少!
顧惟清暗忖,先前所見明壁軍諸將,如韓晉、秦瑛等,皆有此能,尤以韓、秦二人修為最厚。
至于“氣中煉真精”,則非堅韌不拔之志、靈透穎悟之心不可得,更需輔以補氣納元之血藥,使血氣、精氣、神氣熔煉如一,最終修至氣由己造、生生不息之境。
臻此無漏之軀,舉手投足間,可崩山裂地,翻江攪海,足以正面抗衡一些化形大妖。
讀至此處,顧惟清微微搖頭。
將精氣神凝煉如一,已暗含幾分金丹境的玄奧。未經天地靈機洗髓伐骨,想要走到這一步,實乃千難萬難。
縱使僥幸功成,戰力也遠遠遜于身懷神通法寶的金丹修士,至多匹敵那些僅憑肉身逞兇的化形大妖。
他自《玄始游觀》中獲悉,不同族類的妖物天賦迥異,判若云泥。
身負上古天妖血脈者,平日無需苦修,隨年歲增長,自可覺醒一身詭譎莫測的天賦神通,其威勢之盛,金丹修士也難攖其鋒。
養煉氣血之法,除戰力稍遜,更有一樁致命缺弊。
修習之人非但不能借此法延年益壽,反需以損耗壽元為代價,方能盡數激發此法威勢。
若于戰陣之上催動過甚,又未能及時補益本元,必致精血枯竭而亡。
他雙親當年,便是因此早逝。
念及于此,顧惟清心頭一沉,輕輕嘆息一聲。
但轉念一想,世間萬法,豈有恒定不移之理?
今日高妙無上的神通道術,無不是前人嘔心瀝血、孜孜探索之果。
養煉氣血之法雖顯粗陋,但假以時日,不斷除弊改良,未必不能臻至更高境界。
他合上書冊,放歸原處,順手又取中間一冊。
定睛看去,書封之上,“武備軍要”四字氣勢磅礴,赫然入目。
翻開書頁,紙張已然泛黃,墨跡亦顯淡褪,然字跡端正方嚴,剛勁俊美,數千言工楷,盡述調兵遣將、行軍布陣之要。
顧惟清一頁頁翻閱,直至末篇,見五軍八陣之法要義:“合而擊之,可決勝;散而戰之,可破敵。攻守之策,皆依敵勢而定。”
言語間似有未盡之意,然墨跡卻于此徹底轉淡,終至無蹤。
他將書冊放回案上,緩緩吐出一口濁氣,待心緒稍平,方伸手拿起最下一冊。
翻開一看,乃是一冊地理志。
開篇詳述天門關內山川地貌、風土人情。
關內非西陵原這等荒僻之所能比,乃人道昌盛之地,戶口百萬、人杰地靈的通都大邑,星羅棋布,不勝枚舉。
萬勝河作為滄水最大的支流之一,蜿蜒橫跨天門關以東數萬里疆域。
得河水灌溉滋養之功,南岸山川秀美,物阜民豐,人道數千載于此繁衍生息,安樂祥和。
然五百年前風云突變,北岸的無終山脈之中,動輒涌出數以百萬計的妖物,自各處山道蜂擁南下,越過萬勝河天險,肆虐南岸之地。
一時之間,萬民慘遭荼毒,遍野盡是哀鴻,千里內人畜無存。
許多妖物精擅飛天走地,背后更有化形、合神境大妖坐鎮。
凡民縱人人修習氣血之法,在這懸殊實力之下,亦死傷枕藉,城池淪陷、家破人亡之慘劇,比比皆是。
值此存亡之際,幸得昭明玄府遣出修道人,殺敗大妖,億萬黎民方免覆巢之危。
局勢稍緩后,靈夏、克武、定朔、錦榮四座鄰近天門關的大城,紛紛招募精銳,齊心合力,終將妖族大部逐退至萬勝河北岸的深山老林。
未料近數十載,有妖猿一部,竟不斷西遷。
它們先群聚蒼遏山,后翻越裂谷南下,再折而向東,迂回萬里,自天門關長驅直入,以至四城腹背受敵!
此后,顧惟清雙親于三十年前創立明壁軍,自靈夏城啟程,西出天門關,一路奮武揚威,征程萬里,連破西陵原妖猿大部,終擇險要高地,營建明壁城。
顧惟清出生時,明壁城已巍然屹立,故對此段往事知之不詳。
如今通篇讀來,字字句句,如見父輩浴血開疆之艱辛,心中不由涌起陣陣波瀾。
地理志末頁,精心繪制一幅城防圖。
據圖中所示,明壁城建于一遼闊險峻的高地,下臨兩河,俯瞰四野,與周遭地勢渾然一體,宛若天成。
圖上更有眾多虛線勾勒的塢堡營寨,自明壁城一路向西北延伸,直至與北衛城緊密相連,形成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徹底堵死妖物南侵之路。
如此,西陵原可免受妖禍荼毒,關內諸城亦無需分兵天門關,黎民得以休養生息。
可惜因人力不足,妖物阻撓不休,直至十年前,此宏偉構想,亦未能完全實現。
顧惟清輕輕放下書卷,目光投向窗外的萬里晴空,千般思緒,一時齊上心頭,神思邈邈,如云卷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