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招攬
- 四合院:饑荒開局,我破屋造糧倉
- 哎話
- 2221字
- 2025-03-05 07:03:00
最近這幾天,院里的人都在議論,李建設像是變了個人,不僅早晨跑步、練功,還有人在背后猜測他的行為。
對此,與李建設交往較少且住處不相鄰的許大茂心中充滿了疑惑,不知為何會在這時遇到這樣的情形。
而李建設則毫不耽擱,“你的車借我用一下!”
許大茂停車細瞧后才確認那野豬是李建設打來的,心頭驚訝萬分:竟真的有人能在荒野中獵獲一只如此龐大而又危險的野豬。
聽到叫喊聲的他先是不解,待看清李建設身旁那頭野豬后便有些猶豫,“我的車是廠里的啊。”
他想婉拒又覺得難以拒絕。
李建設笑著走過來抓住了許大茂的車龍頭。
“別裝了,這么多設備你也不準備直接回去吧。”說著遞過去一塊錢,“回頭我幫你送回院子!”
還沒等許大茂開口,李建設已經徑直把車子推開,許大茂連忙跟在后面叫著。
不過,當看到李建設背上帶血的短矛和腰間的物品后,許大茂最終沒有再堅持。
于是,在一群好奇群眾的圍觀下,許大茂只能無奈地推著李建設坐上的自行車帶著野豬繼續上路。
看到李建設忙得團團轉,他倒是很安分地幫忙扶住了自行車。
許大茂這人心思頗多,嘴里不住地嘮叨著,實際上卻是想顯示自己的為難之處,希望李建設記住這個人情。
即使李建設說給一塊錢作為酬勞,許大茂也沒放在心上,因為他真不缺這點錢。
不過,許大茂心里清楚,他在院子里并不怎么受歡迎。
由于性格問題,他與鄰居們的相處并不融洽。
平時大家見了他也只是調侃幾句,真正重視他的不多。
他自己對此也已經習慣,但盡管工作不錯,有傻柱和易忠海在時,許大茂總感覺自己被人壓了一頭,還常常被當作反面教材。
這段日子里,李建設逐漸顯現出了與眾不同的一面:不僅得罪了賈家,也沒有給易忠海和劉海中面子。
在許大茂看來,這是一個可以拉攏的伙伴。
若能跟李建設搞好關系,在院里就有更多助力。
以后遇到事情時,也不用單打獨斗,還可以把李建設拉進來共同面對。
當李建設借車之時,許大茂雖然嘮叨不停,最終還是半推半就地幫著把野豬搬到車上。
那二八大杠的自行車承載力驚人,再加上一個簡單的竹架子,足足兩百多斤的野豬穩穩地放上去,絲毫不成問題。
許大茂把放映設備和其他從山里帶回的東西也堆到車上,目送李建設一路騎向四九城。
走在后面的許大茂很快被一群好奇的人攔住打聽。
這種猛人讓大家忍不住好奇他的來歷,而正好是許大茂熟悉的話題。
“李建設啊,就是我們院子的人,我們一起長大的好兄弟。”“那家伙真是個硬角色。”“你們也親眼看到了。”“他一個人就把一頭二百多斤的野豬給制服了,用的是拳頭而不是槍……”許大茂在一旁吹噓道。
與此同時,李建設騎著裝滿野豬的車向四九城奔去。
路人紛紛投來驚訝的目光,尤其是在城門口,引起了圍觀者的驚嘆。
許多人眼睛一亮,認出這正是幾天前帶著野兔和竹鼠回來的年輕小伙。
眾人紛紛議論,并開始打聽野豬的情況。
漸漸地,大家了解到這小伙子獵殺的野豬是要整只售賣的。
雖然討論的聲音不少,但真正問價的人卻寥寥無幾。
畢竟,這么大一頭野豬可不容易買得起,唯有工廠或餐館的采購人員才能承擔。
他們常常在這里等待交易機會,此刻也只是靜靜地觀察別人的動向。
看著這一幕,李建設顯得不急不躁。
好東西自然不愁沒人要,不開價并非不知所措,而是明白這個價位不好定。
此時,抱著觀望的態度,也是為了觀察其他人的反應。
人群中,李建設發現了一個似曾相識的身影。
這人他雖然不認識,但前世在電視劇里見過。
這個人是軋鋼廠后勤部主任——李衛民,也就是后來占秦淮茹便宜而被傻柱揍的那個李主任。
他是負責軋鋼廠后勤工作的,廠里的接待也歸他管。
現在過年不久,軋鋼廠最近有很多招待活動。
然而鬧市中的物資緊缺,僅靠上級配發的物資根本不夠用。
這年代要直接申請經費的人并不多,但吃喝應酬卻是家常便飯。
作為后勤主任,李衛民為了辦好這些工作也是一頭亂麻。
偶爾他會來城門這邊逛逛。
前兩天他聽說這兒有人賣野兔和竹鼠,李衛民有些懊悔當時沒趕上。
今早上他已經在這兒待了一陣,剛好遇見了李建設,并跟著圍觀過去。
盡管有些人還在考慮要不要出手,但是遲早會買。
這時候,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穿著棉襖走上前來,在野豬身上按了幾下,對李建設笑著說:
“小兄弟,怎么稱呼?”
“我是季某人。”
“你真不簡單!不帶槍就敢獵殺這么大一頭野豬,前兩天還抓到野兔和竹鼠。”
“你這個打獵的技術,可真是太了不起了。
如果愿意到我們鴻賓樓,給你工資,平時幫忙整理東西,如果今后還有獵物可以直接送到我們那兒。”
“放心,價格肯定讓你滿意!”
這是明顯的拉攏。
通過李建設之前的表現出手,人家已經打算直接給個機會,即便拉不成人也至少留下好印象。
在接下來談價的時候,若是條件相同的話,李建設也可能優先選擇跟他合作。
雖然明白對方的心思,但李建設沒有回應他的招攬:
“李建設。”
“這工作的事咱們回頭再說。”
“這頭野豬重量我不清楚,要是您感興趣,直接開價吧,合適的話,我立刻可以出售。”
眼下還是先把這頭野豬賣掉,賺到實際的好處更重要。
聽到鴻賓樓給出的價格后,一旁有個人坐不住了。
一位三十來歲、扎著麻花辮的女人也上前一步,笑道:
“老季,買就是買。”
“別玩那些虛的,誰做主呢?”
“建設小兄弟,您也莫被這位亂夸耀所惑。”
“我也想購買這頭野豬。”
“出價200塊怎么樣?”
聽到這話,周圍觀戰的人都吸了口涼氣:兩百塊錢啊!普通工人們一個月也就掙三四十塊;兩百元已經是很多人半年的薪水。
這小子一大早相當于干了一半年的收入,確實令人艷羨。
那個被稱為老季的男人聞言不禁皺起眉頭。
他也明白,這只野豬并非易與之輩。
然而,那女人一開口就要了兩百元,直接把底價拉得高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