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章 焉敢無禮

夜沉了。

薊遼總督王永吉在接到詔令后,知道是為了遷移寧遠軍民一事,不敢耽擱。

在向下屬交代手頭上的事后,于親兵衛隊的護衛下,騎快馬疾馳入京。

城門處,有人持火把等候。

在臨近城門時,王永吉便緩了速度。

等來到城門,王永吉勒住馬韁,胯下戰馬隨即停下,避免因急剎而產生嘶鳴。

驗明正身后,城門打開,王永吉領著親兵入城。

見薊遼總督的親兵進城,城門口口處,有兩盞燈籠迎了過去。

燈籠后,跟著一位大太監。

能成為總督親兵的,除了忠誠和能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眼力。

京師中臥虎藏龍,敢攔路的,必然不是凡人。

親兵衛隊叫住戰馬,沒有喝斥,只是靜靜的戒備。

“咱家司禮監太監徐高,來的可是薊遼總督王制臺?”

那大太監開口了。

王永吉得知是司禮監來人,不敢托大,翻身下馬,“正是。”

“皇上知王制臺進京,特意命咱家在此等候。”

王永吉朝皇宮方向行了一禮,“謝皇上恩典。”

接著又朝徐高一拱手,“有勞公公等候。”

徐高也很客氣,“奉命行事,談不上什么有勞。”

“倒是王制臺連夜趕路進京,才是舟車勞頓。”

王永吉回到很官場:“為國效力,豈敢言勞。”

“這話,說的好。咱家會如實稟明皇上。”

“皇上還等著王制臺呢,制臺還是趕快進宮吧。”

對于聰明人,話不用多了。

王永吉能夠擔任薊遼總督,而且能在明末這種最后的危機時刻接手薊遼總督這個燙手的山芋,必然是一個聰明人。

太子以賜婚之名透風給吳襄。

吳襄寫信透風給吳三桂。

吳三桂拿著書信找到遼東巡撫黎玉田。

黎玉田又找到了自己這個薊遼總督。

而今,司禮監太監徐高又特意在城門等候。

原本就有所猜測的王永吉,便立即印證了自己的猜想。

遷回寧遠軍民的事,遇到了阻撓。

皇帝讓徐高來,就是為了讓自己堅定立場。

王永吉自然是想將寧遠軍民遷回關內,不然,他也不會與吳三桂等人聯名上奏了。

“公公,我這一路風塵而來,是不是稍做梳洗,再行進宮面圣,以免有礙圣瞻。”

“皇上特意囑咐了,王制臺進京后,不必在意那些虛文禮節,直接進宮即可。”

王永吉心頭一緊,知道迎接他的,將是一場硬仗。

德政殿,崇禎皇帝在此召群臣議事。

與會人員,較之白天,又多了一些。

內閣、科道九卿,皆立于殿內。

太子朱慈烺,立于首位。

殿內燈火通明,卻又昏暗無比。

燈火通明,指的是光亮。

昏暗無比,指的是人心。

王永吉在小宦官的引領下,緩步走進殿內。

“臣王永吉,參見皇上。”

龍椅上接著便有聲音響起,

“你與遼東巡撫黎玉田、遼東總兵吳三桂的聯名奏疏,朕和群臣都已經看過了。”

“先說一說遼東的情況吧。”

王永吉躬身:“臣遵旨。”

“九月,廣寧前屯衛及前屯衛下的中后所、中前所,被建奴攻破,關外八城,僅存寧遠一城。”

“十月初六,建奴圍攻寧遠,被平西伯率軍擊退。”

“建奴雖已攻破廣寧前屯衛三城,但建奴不擅守城,更無補給,焚毀城池后,便撤走了。”

“寧遠與山海關之間,再無城池,寧遠,儼然成為了一座孤城。”

“松錦一戰,遼兵損失慘重,亦無力重新筑城。”

最后一句,王永吉說的很委婉。

不是遼東無余力筑城,而是朝廷沒有兵馬錢糧支持遼東筑城。

龍椅上的人對此心知肚明:“建奴呢?”

“回稟皇上,松錦一戰后,建奴亦有損傷。”

“可建奴已經整合女真、蒙古、朝鮮,仆從人口達百萬之巨。”

“尤其是朝鮮,不斷的為建奴輸送糧草。”

“前番松錦大戰時,若不是朝鮮為建奴送糧,建奴未必能與我軍對峙那么久。”

“朝鮮引以為傲的水師,萬歷年間未曾在倭寇身上派上用場,反倒是對準我大明了。”

“如今寧遠孤懸在外,于前無力復地,于后無人接應,進退維谷,兩難之地。”

“正是考慮到寧遠窘狀,臣這才會同遼東巡撫、總兵,聯名上奏,請求將寧遠軍民遷回關內。”

“若遼東軍民遷回關內,可鞏固薊州防務,可拱衛畿輔之地,可進剿各地流寇。同時,也可節省下錢糧。”

王永吉的聲音逐漸消散,殿內再度回歸寂靜。

所有人的注意力,無一例外的聚集在龍椅上,等待那位九五之尊開口。

“你們怎么看?”

九五之尊開口了,但沒有表態,而是詢問臣子。

白天的爭執,并沒有影響晚上的議事。

同意的還是那些人,反對的,也還是那些人。

不過,晚上,可是要比白天熱鬧多了。

因為,議事者,多了十三道御史。

同意的理由,是白天那那一套。

反對的理由,也是白天那一套。

言官,是大明朝政治制度中極為特殊的存在。

上懟天,下懟地,中間懟皇帝。

聞風奏事,職業噴子。

科道言官的來源,為各地表現優異的推官和知縣。

但崇禎朝,尤其是到后期,人才匱乏,相當一部分言官,沒有在地方任推知的經歷,就被選為言官。

這就造成了言官素質的良莠不齊,以至于爭論起來,如同潑婦罵街。

言官制度設立的初衷是好的,可后來逐漸演變為黨爭的工具。

這些言官,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派系。

爭論起來,有的是忠心為國,有的則是公報私仇。

還有的是故意攪鬧,讓議論寧遠軍民之事破產。

一時間,場面熱鬧極了。

這也就是崇禎皇帝極重禮法規矩,而且是真敢殺人,這幫言官才不敢過于放肆。

不然,估計早動手了。

畢竟文官格斗,是大明朝的老傳統。

內閣中的陳演、魏藻德,樂得如此。

把水攪混了,這事也就議不成了。

議不成了,他們也就沒必要冒著風險與皇帝唱反調了。

議事變成了罵街,崇禎皇帝沒有太多表現,微微側身看了王承恩一眼。

后者心領神會,立刻喝斥道:“放肆!”

“圣上面前,焉敢如此無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水县| 武宁县| 绍兴县| 林周县| 新闻| 永嘉县| 佛坪县| 唐河县| 庆安县| 澎湖县| 德格县| 吉林市| 营山县| 法库县| 聂拉木县| 桂林市| 安远县| 庆城县| 徐汇区| 江津市| 临湘市| 曲靖市| 青龙| 西吉县| 白山市| 西和县| 左云县| 通化市| 花莲县| 吴旗县| 永靖县| 西宁市| 德昌县| 阳山县| 北碚区| 福贡县| 安宁市| 浙江省| 鄄城县| 湖口县| 苗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