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參加詩會
- 穿越女尊有空間,嬌養五位夫郎
- 寅恬珉
- 2172字
- 2025-03-12 00:08:52
既然拿了妻主的荷包,那他自是應該還妻主一個的。
想到這里,蘇淮的臉頰微微泛紅。向來都是男子將繡好的荷包送給女子,以此表明心意。
只是...妻主會覺得困擾嗎?
蘇淮又搖了搖頭,安慰自己道,他們二人本就是妻夫,妻主不會多心的。更何況漿洗縫補、制衣做鞋,本來就是夫郎的事情。
對,就是這樣,他本就應該給妻主做一個荷包,讓妻主日日戴在身上。蘇淮捏緊了手中的荷包,直到手指微微泛紅。
-----------------
詩會當日。
姜佩卓和姜家大姐一同前往太女府。
此刻太女府門前已是一副熙熙攘攘的景象,門庭若市,往來的人都是才女打扮,一副讀書人的樣子,頭上簪花,手握折扇,之間相互拱手見禮。
進入庭院,姜佩卓被傳統的園林設計震驚到合不攏嘴。
穿過月門洞,正前方是巨大的怪石作為屏障,兩側是由石塊壘起的矮墻,將通往前方的路一分為三,又在院落中匯合。
怪石后是清澈見底的池塘,錦鯉成群結隊,水面波光粼粼,池塘邊的綠色植物與水中的水藻交相呼應。左右兩側的屋子姜佩卓不知道是做什么的,只能跟著人群往前走。
打扮得干凈利落的小侍們端著盤子來來往往,人群們站在庭院的各處談笑風生。
太女府真的太美了,姜佩卓想,她以后掙了錢也要蓋大房子。
上臺階穿過門樓,經過幾棵參天大樹,在樹蔭的掩映下,繞過方形的水池,登上了在石山上的涼亭,這里就是詩會的地方。
站在石欄桿邊,姜佩卓手搭在柱子上遠眺,碧水、綠樹、藍天、紅墻青瓦,耳邊是人聲和鳥鳴,仔細聽還有青蛙的叫聲。微風拂過,帶來一陣花香。
姜佩卓正摸著手下精心雕刻的望柱頭體會著權力帶來的地位。望柱頭像是兩朵蓮花背對背,一個朝上一個朝下地拼接在一起。蓮花的花瓣之間還刻有紋路,顯然是工匠用心所做。
忽然聽到石山下有爭吵聲,低頭一看,水池邊有一群人圍著一個打扮光鮮的女子。
為首的女子大聲嘲諷著:“呦!這不是李家女嗎?怎么,你一個商賈之女還有臉來這種地方?”
被嘲諷的李家女微微低頭,似是沒聽到一般,安靜地不答話。
聽到她這么說,周圍人也開始指指點點。
“我說怎么穿得這么富貴,原來啊,是沒文化,不知道詩會看中的是才學,怕不是把所有珠光寶氣的衣服都套在身上了吧。”
“雖說她李家身為皇商,確實賺了不少錢。但畢竟是商人,就算收到了邀請,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身份合不合適吧。”
“對啊,誰愿意和商人一起參加詩會啊。”
“邀請她是太女殿下仁慈,但沒想到還真能舔著臉來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在此起彼伏的奚落聲中,被圍住的女子看起來更加局促了,想離開,但是越不過層層人群。
姜佩卓實在看不下去,給大姐打了招呼便直接下去,高聲道:“要我說,大家來參加詩會居然看的是家世,這才是最大的笑話!”
這聲高呼引得大家側目觀看,姜佩卓越過人群,走到了中間,站在李家女身邊。
她沖著為首的女子問道:“敢問這位小姐,為何認為商家女不能來詩會?”
“那自然是她們身上的銅臭味兒會污了太女府的空氣。”
“就是啊,市農工商,商人是排在最后的。”其他人附和著。
姜佩卓眉頭一皺:“那難道你上街采買從不付錢,只吃霸王餐嗎?那么天理何在?”
“又或者你的母親在朝堂辦事,一分月例都不拿嗎?如此兩袖清風的人,那我可務必要認識一下。還要問問太女殿下,認不認識這般一心為國、分文不取的賢臣啊!”
話落,在場安靜了下來。
姜佩卓繼續道:“各位僅憑世俗眼光去看待他人,要我說,你們自詡讀書人,卻和沒讀過書的市井百姓別無二致!”
“怎么可能?我們寒窗十年...”
那人還沒說完,便被姜佩卓打斷:“苦讀十年?那書中是告訴你們金錢低賤?還是圣人教給你用偏見待人的方法?連書上所教導的意思是讓大家不要過度追逐金錢都不能理解的人,我看還是回家繼續讀書吧,再讀十年也出不了頭!”
“哈哈哈!說得好!”
爽朗的笑聲伴著鼓掌聲傳來,人群自動為來人讓出一條路。
“太女殿下!”
“見過太女殿下。”
大家紛紛行禮,在涼亭上的人也匆匆趕來。
太女并未理會,徑直走向姜佩卓:“連圣人所教導的內容都不能理解,干脆回家再讀十年書,說得好啊,說得好!”
隨后轉過身去看向其他人:“本王怎么不知道還有發了邀請函卻不希望赴約的規定呢?怎么?你們很明白我的心思啊?”
率先圍住李家女的幾人嚇得立馬跪下:“太女殿下,詩會乃風雅事,這種商人...這種商人怎么能做得出詩,這這這不是對詩會的侮辱嗎?”
“你的意思是,吾做錯了?”太女殿下不怒自威。
答話的人開始不住地磕頭:“沒有,小人不敢,小人不敢啊!”
太女擺了擺手:“罷了,趕出去吧,本王也沒心情聽你這種心性的人做的詩。”
說罷,馬上有小廝上前來,將她拖了下去。
周圍沒有一個人敢搭話,姜佩卓感覺太女殿下果真如史料上所記載的那樣為人正直,但這種場面她也是第一次見,不敢開口講話。
“你們誰還和剛才那人想法一致的,自己請便。”
“沒有沒有。”
“太女殿下說的是。”
看厭了這些人的趨炎附勢、卑躬屈膝,太女殿下對一同來的男子說了聲走吧,便離開了。
同來的男子看了一眼姜佩卓,和姜佩卓的目光正好對上。
他身穿石青色暗紋圓領袍,內搭月白色的中衣,從衣領露出的圖案看出是姜家布行的新布,一只竹簪將頭發規規矩矩地束好。
發現和女子目光相對,男子抱歉地笑笑,轉身欲跟上太女的步伐。
卻不料想太女折返回來,對姜佩卓說道:“這位姑娘,一起走吧,請。”
姜佩卓內心:我?
“是,殿下。”但面上鎮定地向太女行禮。
“還有另一個,一并跟上。”太女又率先大步離開了。
姜佩卓和李家女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里的疑慮,但都加快步伐,跟上太女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