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云良帶著火炮部隊匆匆奔赴邊境,與此同時,李逸也在朝堂上開始了行動。這日早朝,氣氛格外凝重,大臣們察覺到有大事即將發生。李逸出列,手持一份詳細的情報,聲音洪亮,直指二皇子和六皇子與鄰國勾結的叛國行徑。
“陛下,臣有確鑿證據,二皇子與六皇子,為謀皇位,竟私通鄰國,妄圖在陛下千秋之后,引外敵入境,逼迫三皇子姬云良就范,這是對我大魏江山社稷的公然背叛!”李逸的話語如同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在朝堂上炸開了鍋。
二皇子姬云軒臉色驟變,他怒目圓睜,指著李逸吼道:“你這是血口噴人!空口無憑,竟敢污蔑本皇子,該當何罪!”六皇子姬云澤也在一旁附和,試圖混淆視聽,一時間朝堂上吵得不可開交。
李逸不慌不忙,他有條不紊地呈上一份份往來信件、交易記錄等證據,每一份都鐵證如山。一些原本搖擺不定的大臣們看到這些證據后,紛紛倒吸一口涼氣,開始對二皇子和六皇子投去懷疑的目光。
在朝堂上激烈爭辯之時,姬云良已經抵達了邊境。他望著眼前綿延的防線,心中清楚,接下來的每一步都至關重要。他立刻下令,讓火炮部隊在關鍵據點部署新型火炮,同時安排士兵加強巡邏,密切關注鄰國的動向。
鄰國得知陰謀被揭露后,惱羞成怒,決定先下手為強。他們派出一支精銳部隊,趁著夜色,向大魏邊境發動了突襲。邊境的烽火臺瞬間燃起了熊熊大火,警報聲劃破夜空。姬云良被驚醒后,迅速披上戰甲,奔赴前線指揮作戰。
戰場上,喊殺聲震天,鄰國的軍隊如潮水般涌來。姬云良鎮定自若,他站在高處,觀察著敵軍的動向,然后果斷下令:“開炮!”隨著一聲令下,新型火炮發出了震耳欲聾的轟鳴聲,炮彈如雨點般落在敵軍陣中。敵軍被這突如其來的強大火力打得措手不及,一時間陣腳大亂。
然而,鄰國軍隊畢竟訓練有素,很快便調整了戰術,他們分散隊形,試圖躲避火炮的攻擊,然后憑借著人數優勢,逐漸逼近大魏的防線。姬云良見狀,又下令讓士兵們使用改良后的連弩進行射擊。連弩的連發優勢在此時發揮得淋漓盡致,密集的弩箭射向敵軍,讓他們難以靠近。
在激烈的戰斗中,姬云良注意到敵軍中有一支特殊的騎兵部隊,他們身著黑色戰甲,行動迅速,戰斗力極強。這支部隊在戰場上左沖右突,給大魏的防線造成了不小的威脅。姬云良意識到,必須先解決這支部隊,才能扭轉戰局。
他親自挑選了一支精銳的騎兵,手持長刀,向敵軍的騎兵部隊沖去。兩支騎兵在戰場上相遇,瞬間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姬云良一馬當先,他揮舞著長刀,如入無人之境,接連斬殺了數名敵軍騎兵。在他的帶領下,大魏的騎兵們士氣大振,他們緊密配合,逐漸壓制住了敵軍的騎兵。
與此同時,蘇哲和林婉兒在京城也沒有閑著。蘇哲利用自己的智謀,不斷收集二皇子和六皇子更多的罪行證據,同時暗中聯絡朝中支持姬云良的大臣,穩固他們的立場。林婉兒則憑借著自己的商業網絡,為前線的軍隊提供了充足的物資支持,確保了戰爭的持續進行。
經過一夜的激戰,鄰國的軍隊終于抵擋不住大魏的攻勢,開始撤退。姬云良并沒有下令追擊,他知道,這場戰爭只是一個開始,真正的挑戰還在后面。他命令士兵們加強戒備,同時對邊境防線進行了全面的加固。
回到京城后,姬云良得知朝堂上的局勢已經發生了重大轉變。由于李逸提供的證據確鑿,大部分大臣都開始譴責二皇子和六皇子的叛國行為。二皇子和六皇子的勢力受到了極大的削弱,他們在朝堂上的話語權幾乎喪失殆盡。
然而,姬云良并沒有因此而放松警惕。他知道,二皇子和六皇子絕不會輕易認輸,他們很可能會在暗中策劃更加瘋狂的報復行動。而且,大魏皇帝的病情日益加重,朝堂上關于立太子的爭論也愈發激烈。姬云良明白,自己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徹底解決二皇子和六皇子的威脅,同時爭取到更多大臣的支持,才能順利登上皇位。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姬云良一方面繼續加強自己的勢力,他不斷招攬人才,擴充軍隊,同時加大對科技研發的投入,希望能夠研制出更多先進的武器裝備。另一方面,他也開始積極與朝中大臣們溝通交流,向他們闡述自己的治國理念和未來規劃,爭取得到他們的認可和支持。
二皇子和六皇子在得知姬云良回到京城后,果然又開始了新的陰謀。他們暗中聯絡了一些江湖殺手,企圖在姬云良外出時進行暗殺。然而,他們的計劃早已被蘇哲得知。蘇哲提前安排了重重護衛,同時在姬云良的必經之路上設下了陷阱。
當殺手們出現時,立刻遭到了姬云良護衛們的猛烈攻擊。經過一番激烈的搏斗,殺手們紛紛被擒,二皇子和六皇子的陰謀再次破產。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魏皇帝的身體終于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皇帝駕崩的消息傳遍了整個京城。朝堂上頓時陷入了一片混亂,二皇子和六皇子不甘心失敗,他們妄圖在這最后的時刻發動政變,奪取皇位。
姬云良得知消息后,立刻召集了自己的親信和軍隊,準備迎接這場最后的決戰。他知道,這場決戰將決定他的命運,也將決定大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