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慘敗
- 亮劍:從繳獲迫擊炮開始崛起
- 種糧君
- 2294字
- 2025-03-27 00:02:00
從管元鎮據點撤下來,林銳帶人馬不停蹄地直奔閻寨村,也幸虧聽孫大圣的喂了馬,不然這么長的距離,還真不知道馬能不能堅持下來。
路上,林銳讓其他人保持警戒,自己則分心打開了推演系統。
老總之前應該是在大夏灣,林銳在地圖上找到大夏灣做了個標記,具象出一部九四式電臺。
又在管元鎮據點的位置,具象出剛才看到的無線電測向車。
下一秒,地圖上出現了一輛一模一樣的車,上面還有標注有名稱——九四式無線電測向車。
林銳回到系統主界面,赫然發現右下角已經增加了“數據庫”功能。
這就是升級到連長的福利嗎?都不需要手動錄入算子屬性了,林銳只是看了一眼,系統竟然能從自動檢索出對應的車輛,連相關性能也可以查看了。
“底盤型號:基于日產180型六輪卡車改裝(載重3噸)
最大偵搜范圍:80千米
尺寸參數:
車長:5.8米
車寬:2.1米
車高:3.2米(含天線)
......”
眾多介紹中,林銳注意到了一些關鍵信息:
“裝甲水平:
僅駕駛艙有6mm鋼板(可抵御步槍彈)
前擋風玻璃 :加裝可拆卸鋼絲網(防手榴彈破片)
輪胎:采用防彈填充式實心橡膠胎(無氣密性,時速限制45km/h)”
林銳心中暗笑:原來是個薄皮棺材,前擋風玻璃還不防彈,自己還高估它了,回團里借點地雷,只要把車陷住,處理起來并不困難。
看了看地圖,林銳選擇了管元鎮據點西南方向十五公里的一處地點作為伏擊地域,這是前往大夏灣最近的一條路。
埋好地雷,選好炮兵陣地,又把其余人也部署到位以后,林銳按下了“開始推演”按鈕。
切換成導演席視角,把倍速調成十倍速,推演內時間數字頓時開始飛速轉動。
過了十分鐘,林銳感覺不太對。
推演內時間已經過去快兩個小時了,日軍的無線電測向車竟然一直兜兜轉轉,最后往西北方向開去了。
不是,大夏灣在西南啊!
林銳忽然意識到自己好像犯了個低級錯誤,趕快量了量大夏灣到管元鎮的距離,果不其然——115公里。
鬼子的無線電測向車在當前位置根本偵搜不到,只能先大規模排查,壓縮可疑區域。
這下難辦了,測向車的行動軌跡沒法預測,怎么伏擊,推演系統也不是萬能的,他只是根據錄入的信息進行推演,已知條件越少,推演結果的偏差就越大。
測向車目前的機動方向隨機性較大,多推演幾次,可能每次的機動路線都不一樣。
思考片刻,林銳眼前一亮:既然沒有確定性,那就創造確定性!
林銳直接結束了這次推演,把大夏灣的電臺重新部署到自己的老巢——李家埠。
李家埠在管元鎮西北方向,只有60公里,日軍的測向車應該能偵搜到。
相應的,伏擊地點也改到了前往李家埠的必經之路上。
開始推演!
果然有變化,日軍的測向車不再像個無頭蒼蠅一樣,三輛車開出管元鎮據點后迅速成三角形停下,測向車開始工作。
十分鐘后,測向車重新發動,直奔西北方向。
測向車繼續保持4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行駛,每次途徑夾角較小的岔路口時,都會再次停下重新進行測向。
事實證明,日軍的測向車確實好用,行軍路線和前往李家埠的方向完全重合。
二十分鐘后,車隊進入伏擊地域!
地雷沒有布置在道路中間,走在前頭的邊三輪車寬較窄,安全通過。
緊隨其后的運兵車就沒有這么幸運了,隨著一顆地雷被觸爆,戰斗打響!
機槍排的六挺機槍全力開火,子彈穿透運兵車的車廂,頓時就有七八個鬼子死在車廂里,其他鬼子迅速跳車,借助車身和周邊掩體展開反擊。
日軍的槍法也不是吃素的,兩側山坡不超過一百米的距離,炮兵連的戰士很快也產生傷亡。
遠處的炮兵排開始發力,三門迫擊炮同時擊發,一片爆炸的火光過后,兩個鬼子被炸碎,還有一個鬼子在捂著大腿哀嚎,一旁的測量車天線也被炸斷。
戰斗持續進行,炮兵連憑借火力優勢占據上風,不少日軍只能躲在測向車的駕駛室后面龜縮,零星地進行反擊。
半小時后,戰斗進入尾聲,只剩下測向車駕駛室里還有幾人靠著防彈車身茍活。
偵察排的幾個精確射手正在向面朝駕駛室正面的山體轉移,準備從前擋風玻璃作為突破口擊斃殘敵。
忽然,汽車轟鳴聲響起,西北方向的路上駛來好幾輛汽車,在距離戰場還有五百米的地方停下來。
車廂里不斷有日軍跳下,從兩側山坡上山,等鬼子悉數下車后,赫然是一個小隊的兵力。
導演席的林銳縮放地圖,想看到更多的視野,赫然發現,西北方向兩公里的地方,還有一支徒步的日軍正在急行軍,目測也是一個小隊,預計十分鐘后抵達戰場。
林銳暗道:壞了!
果不其然,兩側上山的日軍沿著山脊線迅速推進,很快跟炮兵連交上火,沒有了地形優勢,雙方兵力和火力配置也差不多,炮兵連在戰斗中頓時感到吃力。
炮兵排的迫擊炮迅速調整方向角度,轉為炮擊新來的這伙鬼子。
但鬼子也有擲彈筒,而且擲彈筒小組還是經驗豐富的老兵,兩百米內誤差不超過五米,炮兵連正面戰場上的傷亡急劇增加。
面對炮擊,日軍指揮官迅速下令拉寬兩翼距離,讓士兵分散開來,炮兵排的迫擊炮殺傷效率也驟然降低,基本上一枚炮彈落下,只能殺傷一個鬼子。
效率低也得打,炮兵陣地上的趙勇再怎么心疼,還是得一枚枚的把炮彈往膛里塞,不然正面戰場上根本頂不住。
炮兵連正面戰場上有一半都是新兵,跟鬼子的對射很吃虧,時間一長,戰損比不斷提高。
三分鐘后,日軍的第二波援軍抵達,機槍和擲彈筒數量一下子倍增,強大的火力壓得炮兵連抬不起頭來。
炮兵排還在炮擊,可已經于事無補,日軍的兩個小隊拉開散兵線,頂著炮擊發起了沖鋒。
鬼子沖到跟前,陣地上的眾人也只能展開近戰。
三分鐘后,正面戰場的兵力基本損失殆盡,只剩下孫大圣和黃福忠兩個狙擊手還在邊打邊退。
日軍開始分兵,三分之一的兵力繼續追擊孫大圣兩人,剩下三分之二的兵力直撲炮兵陣地。
炮兵連有十多匹戰馬,理論上能讓一小部分人騎馬撤退,但沒有人愿意拋下其他人撤離。
最終炮兵排的眾人打完最后一輪炮后,把炮炸掉,拿起背在身上的步槍,與日軍殊死一搏。
隨著最后的孫大圣被包圍,身中數槍倒下。
系統界面上浮現出血紅的四個大字:推演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