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章 你不會真相信太子浪子回頭了吧

“沖遠……”

離開了東宮的于志寧一路上都低眉沉思,待即將分別之際,忽的開口叫住了孔穎達。

“于常侍何事?”孔穎達頓住腳步看向于志寧。

“您有沒有覺得殿下今日頗為……”雖然是太子左庶子,但于志寧對孔穎達這位當世大儒相當尊敬。

不僅僅是因為孔穎達的名聲和學術地位,還因為于志寧本乃鮮卑人,作為一個學習經義典故的鮮卑人,對出身孔氏的孔穎達天生有一種敬畏。

“于常侍是想說今日太子言行舉止頗為反常?”孔穎達笑了一下開口。

“正是如此……我觀太子有幡然醒悟之態,卻不敢篤定。”于志寧開口說道。

“太子素會如此……”孔穎達嗤笑了一下開口說道。

“難道于常侍忘記了?像今日這般,已不是一次兩次了。”孔穎達開口道。

“但今日太子與往日不同……”于志寧開口反駁道。

雖然太子以前也做過這般場面,可是哪會像今天一樣,諫詞再怎么激烈卻還保持恭敬。

和對太子抱著深深不信任的其余人等,于志寧真真切切的在太子身上看到了幡然醒悟的誠意。

“最起碼……往日的太子面對如此諫言,恐怕難做到今日一般泰然自若。”于志寧開口說道。

“于常侍不妨明言……”孔穎達愣了一下看向于志寧。

“我覺得,太子太師先前說的也有些道理。”于志寧開口說道。

那是魏征臨危受命,成為太子太師,統管東宮屬官之時,和孔穎達以及于志寧等一眾原先東宮屬官產生分歧的時候發生的辯論。

魏征以一人辯東宮屬官,以自己和當今天下的進諫納諫舉例稱,天子尚不能像圣人一樣毫無瑕疵,如何用圣人的要求來限制太子?

當然,辯論的內容很多,和他們不同,魏征在成為太子太師以后,很在乎他們對太子的不恭敬,狠狠地整頓了東宮屬官。

彼時的孔穎達以及陸德明二人頗有微詞。

畢竟魏征是后來人,且態度相當強硬,而且魏征位高權重,又深得天子信賴,空降到東宮直接成為最尊貴的太子太師,大家多少有點抱團取暖的意思,因此于志寧也對魏征頗為不滿。

可是眼下魏征故去……再見今日太子之作態,魏征的話沒來由的浮現在腦海之中。

“太子既然愿意作態痛改前非,吾等身為人臣,雖有規勸太子之意,卻不能恃尊而驕,不顧忌太子殿下的顏面……”

于志寧確實是希望太子能夠好轉的,盡管……太子還曾經派人刺殺過他。

他清楚的記得,在魏征空降成為太子太師短短數月之間,太子的言行舉止已經開始發生轉變……

這讓于志寧下意識的開始反思起來自己。

“我等蒙陛下信重,成為太子屬官,以為輔佐儲君,規勸太子的一言一行,使太子明白得失所在,能夠分辨對錯好惡……像魏征那樣對太子的過錯視而不見,甚至還暗加放縱的行為,難道不是失職,愧對天子的信任么?”孔穎達皺了皺眉頭,看向于志寧。

“可是……”于志寧本能的覺得孔穎達的話好像有哪里不對,但一時半會又挑不出來毛病,他本來就不善于辯論,只有執筆的時候才能暢快抒發心中所想,因此一時之間難以開口。

“于常侍……”孔穎達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太子自幼聰敏,你我都心知肚明,昔日太子聲色畋獵,漫游無度。怕陛下知道,不敢現形跡。每臨朝,必言忠孝之道;退朝后,便與群小游逛褻狎。我等彼時有欲勸諫者,太子總是先揣吾等意思,迎我們進來后端坐斂容,引咎自責,令我等無從勸諫。我每每想到現在的太子,都常常對往日追悔莫及,正是我等昔日輕信太子而不多加勸諫,才至于到了如今這種地步,眼下太子重演故事,于常侍難道還不引以為戒?”

孔穎達的意思已經很清楚了。

于志寧,你不會真相信太子浪子回頭了吧?

……

而另一邊……

在甘露殿準備休息的李承乾也收到了來自東宮的信。

信里的內容不多,大部分是老李的怨言。

無非就是說自己的行為有多荒唐云云……不過只提了一些流于表面的事情,沒提謀反,也沒提自己刺殺兩個師長以及小胖墩的事情。

只是著重表達了對自己昔日所為的批判,同時告訴自己東宮屬官之所以諫詞激烈也是事出有因。

并說了一些今天東宮屬官的諫詞,表示東宮屬官們的話有理有據合情合理,都是難得的忠臣良臣。

通篇都在表達,眼下的一切還不是你自己造成?

老李雖然也覺得東宮屬官諫言激烈的有些過分,但身為父親如何能夠服軟?因此只能嘴硬表示這些都是你自己造成的惡果。

同時又表示身為儲君就是應該接納良言,端正自己的行為,東宮屬官不會無的放矢,只要糾正了自己的行為臣子們自然不會無故冒犯云云......

一直到末尾,老李才小心謹慎的提起太常樂人故事。

“老李也是嘴硬的……”

李承乾清楚的知道東宮屬官的火力輸出到底有多猛烈,那是真真一天一夜都合不上嘴的,要不然青春期的李承乾何至于和東宮屬官斗智斗勇就為了讓他們無從勸諫?

老李是善于納諫,但是能頂得住這么激烈的言辭?

李承乾不太相信,純純嘴硬罷了,若不然何至于被魏征氣的嚷嚷著殺此田舍夫?

老李面對的只是一個魏征罷了,東宮里那可都是人均魏征,甚至魏征本人擔任太子太師以后都得說一句你們這也太極端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老李嘴硬也是一件好事,畢竟為自己正名本就在李承乾的計劃之中。

他覺醒宿慧,重活一世,自然要擔著前身的因果。

本來還頭疼著怎么在前身把路給走絕了的情況下如何扭轉自身風評,結果自己還沒做,老李先頂上了。

李承乾知道老李是想用以身作則的形式告訴太子這些東西并非無法承受,證明太子的辯解是多么的蒼白無力,證明太子的思想是多么的狹隘。

但是,那又如何?

等到穿回去以后,難道不是自己坐收漁翁之利?

李承乾面對老李的一點小心思,非但不反對,反而表示高度贊揚。

罵了老李以后,可就不能罵我咯。

等到回頭風評扭轉,再給老李忽悠去御駕親征,那場面......

嘖嘖!

念及此處,李承乾琢磨了一下提筆回信。

嗯,首先要繼續嘴硬,自己嘴硬了老李才有動力。

其次,承認自己確實做了錯事,不能知錯不認,否則會給老李一種死不悔改的印象。

最后,要強調自己事出有因,繼續重點突出自己的艱難處境,并且對老李的輕松提出質疑。

直到信的末尾,李承乾才不輕不重的回復了關于太常樂人之事。

這也是李承乾本就要做的事情,徹徹底底的和過去進行切割。

只不過,現在需要老李代勞罷了。

……

而另一邊,已經準備就寢的李世民,也接到了自皇宮送來的用來留檔的奏折。

“陛下的口諭,使太子觀摩奏折,熟悉政務……”宦人的聲音十分熟悉。

李世民嘴角微微揚起。

能把批閱的政務主動送來給自己看……

這說明,太子這孩子,終歸心里還是顧念著自己的。

政務不政務無所謂,主要是……

眼下的李世民,感受到太子對自己的尊重,感受到了太子沒有頂著自己身份胡作非為的誠意。

太子……是在誠心的給自己表態。

最起碼……眼下的二者,都在努力的維系著脆弱不堪的平衡。

……

這一次的太子,真的沒有感情用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兴市| 田林县| 顺义区| 寿光市| 黄梅县| 台山市| 六枝特区| 涿州市| 平谷区| 余庆县| 武平县| 拜城县| 凯里市| 北安市| 新源县| 竹溪县| 洪洞县| 上高县| 灵石县| 衡山县| 紫云| 高密市| 昆明市| 孟连| 神木县| 嘉义市| 阿荣旗| 咸丰县| 铜梁县| 越西县| 孟津县| 息烽县| 南宁市| 古浪县| 旅游| 沭阳县| 蛟河市| 嘉善县| 滁州市| 夏津县| 方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