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李世民有厭蠢癥
- 大唐:父子互換,我躺成千古一帝
- 三月啦
- 2085字
- 2025-03-11 09:19:40
作為儲君的太子,實際上是一個相當輕松的職業。
其日常無非就是不斷的上課學習充實自己,以為將來繼位登基打下充足的準備。
再其次也就是關于東宮庶務的管理。
日理萬機的李世民不認為窩在東宮里當太子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無非就是每天充實一下自己提升一下自己的學識,好好上課認真聽講。
再其次就是管理一下東宮那點人手和財務支出明細。
最多最多,也就是自己有什么做的不對的時候會受到東宮屬官的諫言。
這很難么?
太子才管幾個人?
太子需要處理的政務才有多少?
向太子進諫的人才幾個?
自己,身為大唐皇帝,億萬黎民系于自身,整個大唐十道兩百余州全靠自己一個人舉著。
自己每日處理翻看的政務甚至需要用籮筐來裝,每日不敢懈怠。
每天,朝堂百官,向自己進諫的人又豈是東宮區區幾個屬官可比?
太子……有什么難當的?
李世民安居于東宮,信心滿滿的準備迎接在太子眼中不可承受的疾風驟雨。
首當其沖的自然是紇干承基。
李承乾不再隔絕內外,造反小團體在東宮的主要眼線兼聯絡人紇干承基第一個就急了,打算探李世民的口風。
“宮禁之事,絕勿再提!”
李世民撇眼看了一眼紇干承基沉聲開口。
二者根本不是一個段位的,更何況李世民頂著的還是李承乾的身子,紇干承基本就不會隱瞞,因此三言兩語的旁敲側擊之下,紇干承基就把太子以前做過的事情交代的一干二凈。
破案了……
東宮屬官,太子左庶子于志寧以及太子少詹事張玄素二者遇刺,卻系太子所為。
同時,現在正在大理寺受審的魏王遇刺案,也卻系出自太子的手筆。
而其中三次承擔刺殺任務的,并且出色的失敗了三次任務的殺手,就是在東宮擔任太子親衛的紇干承基。
雖然這三件遇刺案子李世民心中都早有懷疑,尤其是魏王遇刺之事。
但是當真相水落石出之時李世民依舊五味雜陳。
畢竟……人心中都是會有幻想的。
就像魏王明明已經來到他面前哭訴太子行刺于他,就像他明明已經將此案交給大理寺審理……
但他就是執拗的不肯表明態度,試圖蒙混過關,大理寺之所以查不出來,也是因為作為君主的他遲遲不進行表態。
他不是不明白,他比誰都清楚。
但他到底心里有一個幻想,可現在血淋淋的事實擺在面前,李世民又不知道自己是該哭還是該笑了。
他一時之間很難形容自己復雜的心情,目光看向幾次欲言又止的紇干承基不止一次的閃過殺機。
很難評價太子的出發點和心路歷程,他也很難想象驅使太子一而再再而三的使用一個辦事不利的人是一種什么想法。
不是一次啊!
三次刺殺失敗還委以重任?
甚至還和這種人密謀造反?
李世民很難過,但又覺得有點好笑。
跪在地上的紇干承基幾次叩首,他不知道李世民對他動了殺機。
但他依舊能夠感受到面前太子對自己疏遠的態度。
本就置身謀反事中,紇干承基心中有些慌亂。
他不知道為什么說的好好的謀反大事,太子為何忽然自閉于東宮不再接見他們這群心腹。
因為未知,所以慌亂,所以迷茫。
不僅僅是他,侯君集,杜荷以及漢王李元昌都是如此。
謀反不是兒戲,彼此已經歃血為盟,當太子出現猶疑之時,他們所有人都慌了。
紇干承基不僅僅是為了替侯君集等人探明太子的態度,也是為了自己。
“哎……”李世民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你跟在孤身邊多久了?”李世民沉聲開口問道。
“臣為太子親衛,十年有余。”紇干承基開口說道。
“是啊……十余年了,算是東宮的老人了。”李世民叩了叩案幾。
紇干承基不明就里,不知道為何太子對謀反之事避而不談反而顧左言他。
“殿下……”紇干承基到底是一個鮮卑人,聽不懂李世民的警告,更不明白李世民準備說什么,他基于以往對于李承乾形象的判斷打算把話題轉回到謀反之事上。
太子自閉一個多月啊,這可是謀反大事。
這一個月來紇干承基可謂是夜夜難眠。
“混賬!”
老李意識到自己在對牛彈琴,順手拿起案幾上的杯子砸了過去。
“孤的意思還不夠明顯么?”李世民拍案而起,因為瘸腿而半途而廢。
“你是孤的親衛,是東宮的人,不是他陳國公侯君集不是他漢王李元昌的人,孤說什么你就聽什么!”李世民罵了一句。
畢竟是涉及到兒子謀自己的反,李世民的心態算不上平靜。
辦事不利且有過多以及想法的紇干承基,絕非可用之人。
身為七世紀最強碳基生物,老李他有那么一點點厭蠢。
身為一個親衛辦事不利也就算了,最關鍵的是也擺不清自己的位置卻妄圖一步升天?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紇干承基有些慌亂,畢竟他不知道面前的太子其實是當今皇帝。
但太子又確確實實的表現出極大的反差,這種和以往認知的割裂讓紇干承基慌亂不已。
作為一個鮮卑人,一個親衛,能登上謀反這樣的盤面,成為核心成員,紇干承基依靠的無非是太子抬愛。
否則不管是侯君集還是李元昌,都不會把他放在眼里并視為合作對象。
“滾出去!滾出去!”李世民罵了一句。
若非現在不宜妄動,太子謀反之事不好公之于眾,李世民不吝親手宰了紇干承基。
況且紇干承基本就是一個小人物……
在當下的時間點,他確實不宜妄動太子背后的謀反小團伙,畢竟自己頂著的是太子的身份。
可他也不可能任由局勢推動著自己走到身不由己的地步。
紇干承基是沒資格站在老李面前的。
侯君集……以及漢王李元昌,他們才是真正意義上擁有推動力量的人。
當然……李世民必須借助太子的身份謀奪這個小團體的主導權,只有如此,事態的發展才能在自己的可控之中。
屆時,等到身份回歸,就是一網打盡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