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雷鋒日記
  • 雷鋒著 徐魯編選
  • 4896字
  • 2025-02-27 17:25:25

導讀

《雷鋒日記》,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雷鋒的故事》一書的“姊妹篇”。從1958年到1962年,雷鋒一共寫下近一百八十篇日記,分別寫于他生活、工作和奮斗過的三個地方。最早的三篇日記寫于1958年,他在家鄉湖南望城的國營農場,當上光榮的拖拉機手的日子;1959年的十余篇日記寫于遼寧鞍山鋼鐵廠(簡稱“鞍鋼”)。這年,雷鋒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離開家鄉來到鞍鋼,當上了新中國的煉鋼工人;1960年至1962年的一百五十余篇日記,寫于遼寧的軍營里。這是雷鋒生活、工作和奮斗時間最長的地方。一個平凡的士兵,在這里“百煉成鋼”,煉成了一位偉大的革命戰士,也成了六十多年來全國人民學習的好榜樣。

1962年8月10日,雷鋒在當天的日記里寫道:“……今后,我要更加珍愛人民和尊敬人民,永遠做群眾的小學生,做人民的勤務員。”但他怎么也不會想到,這竟然成了他生命中最后一篇日記。8月15日上午,這位勞動人民的好兒子,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毛主席的好戰士,不幸因公殉職,年僅二十二歲。

《雷鋒日記》這本書,選編了雷鋒從1958年到1962年期間幾乎全部的日記,以及他從小學時代到參軍入伍后寫下的一部分詩歌、散文、書信和演講稿等。這些日記和詩文,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雷鋒在家鄉的小學里讀書和到國營農場里勞動,到鞍鋼的廠礦工作,直到參軍入伍、入黨的人生經歷,也真實和生動地呈現出了雷鋒從舊中國的一個孤兒,成長為朝氣蓬勃的新中國青年和胸懷遠大理想的革命戰士,不斷地追求進步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成長軌跡。

我們從《雷鋒的故事》里,已經了解和感受到了“雷鋒精神”偉大而豐富的內涵,它們包括: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中國共產黨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甘當人民的“勤務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美好品德;干一行愛一行,淡泊名利、敬業樂業,甘做黨和國家事業的“螺絲釘”;不畏困難、自強不息,刻苦鉆研、銳意進取的“釘子精神”;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奮斗精神。雷鋒的日記和詩文,是崇高、感人和內涵豐富的雷鋒精神最真實、最具體、最有說服力的體現。

偉大的雷鋒精神,是激勵和教育后來人的寶貴財富,是矗立在一代代青少年成長道路上的閃亮的精神路標。閱讀雷鋒的日記和詩文,我們能處處感受到雷鋒精神的存在。所以,閱讀時,我們可以循著雷鋒精神的內涵,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感受這些寶貴的品質和無聲的精神力量,去認識雷鋒精神逐步形成的過程。

一、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中國共產黨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是雷鋒精神的首要內涵,也是貫穿在雷鋒日記和詩文里的一條主線。

雷鋒說過,他從記事那天起,共產黨和毛主席便成了他“心中的太陽”;他周身的每一個細胞里,“都滲透了黨的血液”。雷鋒年幼的時候,吃人的舊中國奪走了他好幾位親人,讓他變成了孤苦伶仃、無依無靠的孤兒。是共產黨、毛主席領導的革命隊伍,解放了他的家鄉,把他從苦海里拯救了出來,讓他有衣服穿、有學上,擁有了溫暖的大家庭,過上了不再受人欺負的幸福生活。所以,他幼小的心里埋下了一顆信念的種子:要跟著共產黨走,聽黨和毛主席的話,黨叫干啥就干啥,要用自己的一切,去報答黨和毛主席的恩情,哪怕獻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他在日記里不斷地表達了對黨、對毛主席、對新中國、對社會主義事業的真摯的熱愛之情和無限忠誠的信念。比如,他在1959年8月26日的日記里,寫到自己抱定了一個決心:“一定要很好地工作、學習,爭取加入中國共產黨。”在8月30日的日記里又寫道:“黨和領導叫怎么去做,就不折不扣地按黨的指示去做。這樣,就是有再大的困難,也有辦法克服;再艱巨的任務,也能完成。……黨的聲音,就是人民的聲音。聽黨的話,就會開放出事業的花朵!”這年12月8日,他又寫道:“一個革命者,當他一進入革命行列的時候,就首先要確立堅定不移的革命人生觀。樹立這樣的人生觀,就必須培養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質,處處為黨的利益,為人民的利益著想,具有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的品格,能夠為黨的利益,為集體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1961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成立40周年這天,雷鋒在當天的日記里寫道:“我,一個孤苦的窮孩子,今天成長為一個解放軍戰士、光榮的共產黨員,并當選為撫順市人民代表,這一切是我做夢也想不到的。……我像一個學走路的孩子,黨像母親一樣扶著我,領著我,教會我走路。我每成長一分,前進一步,這里面都滲透著黨的親切關懷和苦心栽培。”他在日記里再次表達了自己堅定不移的信念:“親愛的黨,我慈祥的母親,我要永遠做您的忠實兒子,在您的教導下,永遠朝氣蓬勃地前進,勤勤懇懇地學習和工作,和全國人民一道,為建設社會主義和實現共產主義而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直至生命。”

對新中國、對共產黨、對毛主席真摯樸素的感情,對黨和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和堅定信念,這是貫穿在雷鋒日記和詩文里最亮眼的主線。

二、甘當人民的“勤務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助人為樂、無私奉獻,是雷鋒精神里熠熠閃光的崇高品德。在雷鋒的日記和詩文里,這些品德也有生動的記錄,同時我們還看到了雷鋒從參加革命工作那天起,就志存高遠,時刻懷著一種美好的理想,不斷地去追尋和拓展更為高遠、更加寬廣無私的人生境界。

從他寫于1958年6月7日的那篇日記里,我們就能看到他志存高遠的寬廣胸懷:“……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如果你要告訴我們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揚那最美麗的理想?你既然活著,你又是否為未來的人類的生活付出你的勞動,使世界一天天變得更美麗?我想問你,為未來帶來了什么?……”1959年10月25日,他又寫道:“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于那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參軍入伍后,他對人生的價值與意義,又有了新的認識。1961年10月20日,他在日記里寫下了一句后來被廣為傳頌的“金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三、干一行愛一行,淡泊名利、敬業樂業,甘做黨和國家事業的“螺絲釘”;不畏困難、自強不息,刻苦鉆研、銳意進取的“釘子精神”。這是雷鋒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給后人留下的閃光的“路標”。

雷鋒在世的日子只有短短的二十二年,但他從平凡起步,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腳踏實地,不斷攀登人生的高峰,不斷進取。他在日記里詳細地記錄了自己一些細微的成長與進步,也向人們呈現了一顆總是熱情洋溢、樂觀向上的進取之心。

1960年1月18日,他在日記里用美麗的詩句激勵自己:“雷鋒同志:愿你做暴風雨中的松柏,不愿你做溫室中的弱苗。”在這年的日記里,他還寫道:“革命需要我燒木炭,我就去做張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槍眼,我就去做黃繼光。”這是何等敬業樂業、樂觀進取的精神!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的那些艱苦奮斗的年代里,在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在平凡的生活和瑣碎的工作中,怎么會沒有各種艱難困苦呢?但是,青春的力量是無敵的,一個堅強的革命戰士的心,是在嚴酷的生活和一次次考驗中“百煉成鋼”的。他在1960年1月12日的日記里,用了較大篇幅,記錄了自己如何通過閱讀一篇文章,認識到了一個革命戰士該如何向困難做斗爭的道理。“斗爭最艱苦的時候,也就是勝利即將來到的時候,可也是最容易動搖的時候。”“經不起考驗,通不過這一關,那就要成為可恥的逃兵。是光榮的戰士,還是可恥的逃兵,那就要看你在困難面前有沒有堅定不移的信念了。”“困難里包含著勝利,失敗里孕育著成功,革命戰士之所以偉大,就是他們能透過困難看到勝利……”“雖然是細小的螺絲釘,是個微細的小齒輪,然而如果缺了它,那整個的機器就無法運轉了,慢說是缺了它,即便是一枚小螺絲釘沒擰緊,一個小齒輪略有破損,也要使機器的運轉發生故障的。”

雷鋒在許多日記里,真實地記錄和展現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種艱難、困苦、勞累。尤其是在人民軍隊這座“大熔爐”里,他經歷著一次又一次嚴峻的考驗、錘打和淬煉。“只要我們有叫高山低頭、河水讓路的氣概,是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的。”這是生活給予這個年輕戰士的深刻的體會與感悟,也是他擲地有聲的響亮誓言。

四、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奮斗精神,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雷鋒生活的那個年月所提倡的一種“時代精神”。這種精神,在雷鋒日記里處處可見。即便是在今天,也依然值得我們傳承和弘揚。

“我要像松樹那樣,不怕風吹雨打、嚴寒冰雪,四季常青;我要像柳樹一樣,插到哪里都能活。”在部隊,雷鋒用廢棄的木板做了一個“節約箱”,專門用來存放平時收撿來的廢棄物料;在運輸連里每次出車,車上總會放一把掃帚、一個簸箕,每次出車回來,都會把撒在車上的水泥、煤渣什么的,一點點地掃起來,決不拋撒和浪費任何有用的東西。雷鋒的日記和詩文里,原原本本地記錄了他對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奮斗精神的反思與認識,記錄了他甘愿以苦為樂、以苦為榮,敢于擔當,到黨和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獻自己的力量的人生足跡。

從雷鋒短暫一生的經歷來看,他真正坐在學校里上學念書的日子并不多,所以,他的文化知識水平,沒法和當代的許多年輕人相比。但是從雷鋒日記里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是一個十分勤奮好學的人。他擠出點滴的時間用來讀書和學習,也是一種寶貴的“釘子精神”。他不僅喜愛讀毛主席的著作,注重時事政治學習,還讀了不少文學作品,包括同時代的英雄人物故事書籍。他寫的不少日記,其實就是他的讀書筆記和讀后感。

因為喜歡書、喜歡閱讀,他在部隊里還用自己節省下來的津貼,買回不少新書,給戰友們打造了一個結實的小書架,放在營房一角,供戰友們借閱和分享。也正因為他手不釋卷、博覽群書,所以有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完全稱得上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文學青年。湖南雷鋒紀念館近年來組織編選的《雷鋒文稿》,全面收錄了雷鋒二十二年人生歷程中寫下的日記、眉批、詩歌、小說、文章、講話、書信、贈言等文字作品,累計約有二十萬字之多。可見,作為一名文學青年,雷鋒是名副其實的。

古人講“修辭立其誠”。雷鋒的日記和詩文,文風真誠而質樸。例如寫于1959年春天的那則日記:“煤里有土會影響煉焦質量,我們就設法把土挑出來。人有缺點也是一樣,不設法挑出來,也會影響進步啊!”多么質樸的文字,又是多么真誠和獨特的人生感悟。像這樣的“箴言”和“金句”,在雷鋒日記里還有很多。比如:

“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一個人先進總是單槍匹馬,眾人先進才能移山填海。”

“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的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戰士那褪了色的、補了補丁的黃軍裝是最美的;工人那一身油漬斑斑的藍工裝是最美的;農民那一雙粗壯的、滿是厚繭的手是最美的;勞動人民那被烈日曬得黝黑的臉是最美的;粗獷雄壯的勞動號子是最美的;為社會主義建設孜孜不倦地工作的人的靈魂是最美的。這一切構成了我們時代的美。如果誰認為這并不美,那他就不懂得我們的時代。”

“當我想起黨的恩情,恨不得立刻掏出自己的心;當我想起我所經歷的一切太平凡了的時候,我就時刻準備著:當黨和人民需要我的時候,我愿意獻出自己的一切。”

讀了毛主席的《紀念白求恩》后,他感動得流下了熱淚,在日記里寫道:“過去有人諷刺我說:‘你積極有什么用,那么點的小個子,給你一百五十斤重的擔子,你就擔不起來。’我聽了這話,還埋怨自己為啥長這么點小個子呢!可是,您老人家說:‘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這話給我很大鼓舞。個子小,我也要盡我自己最大的力量,做到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向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學習。”

質樸為文,言為心聲。雷鋒的文字,因其真誠質樸,所以更具有感動和鼓舞人心的力量。因此,我們閱讀雷鋒的日記和詩文,尤其是今天的中小學生們,更應該體會和學習字里行間的真誠質樸。因為無論是從思想內容上看,還是從寫作態度上看,雷鋒的文字,都是這位普通而偉大的革命戰士,留給后人的一筆寶貴的精神遺產。

徐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武县| 无为县| 新干县| 洪湖市| 哈密市| 菏泽市| 安宁市| 谢通门县| 万全县| 平舆县| 楚雄市| 兰州市| 大化| 法库县| 盐城市| 大宁县| 普兰店市| 永泰县| 博野县| 北安市| 温宿县| 随州市| 益阳市| 泰州市| 呼图壁县| 长岭县| 昭苏县| 东莞市| 泰和县| 元朗区| 浮梁县| 贵南县| 礼泉县| 织金县| 仙居县| 岳阳市| 洛隆县| 银川市| 章丘市| 仁化县| 永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