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老李,再給咱唱唱鳳陽花鼓
- 大明:我朱棣,不靖難,改養豬了
- 蕭藍衣
- 2289字
- 2025-03-03 20:58:29
“方才之言,不得外傳?!?
朱標掃視一圈,氣勢雷霆萬鈞。
呂氏算是體貼忠心,一心一意為他著想。
最重要的是,他動心了。
權力動物,最怕動真心。
他爹說他幾次,奈何聽不進去。
方才媳婦說了蠢話,還得他幫忙遮掩。
離間兄弟感情的話,絕對不能說!
老頭最重親情。
那是老頭的逆鱗。
別說老頭,她那句話被母后聽到,都得死。
唉,今日母后拖著病體。
做這一桌子飯。
意思明確。
朱家兒孫,一個都不能少!
若呂氏之言傳入母后耳朵里,母后必除之后快!
“奴婢等謹遵殿下之命!”
慈慶宮上下,全都跪在地上。
外人不知太子之威。
伺候在慈慶宮上下的老人,可都了解太子的威力。
朱標收回目光。
調整個舒服坐姿,反復看這紙條。
真不知道,老四是不是在配合眼線演戲呢?
故意表演給咱看的?
這人心吶,咋就不能像文字一樣,明明白白讓人看到呢?
……
翌日。
早朝上,彈劾燕王的奏疏,如雨點般傳來。
想將朱棣交給三司法審。
被老朱壓下。
政治信號明確,朕要保老四。
工部尚書單安仁上言,重修中都。
再次提起遷都之議。
洪武元年,單安仁就是工部尚書,一直干到現在。
他也是鳳陽人,從龍老臣。
而遷都鳳陽,已經成了淮西人的心病。
仿佛修繕和皇帝的關系,就必須遷都鳳陽。
這讓老朱發怒,罵了單安仁一頓,斷然拒絕遷都,并不準再提。
李善長位居高位,卻一言不發。
這讓老朱更怒。
咱都說了不遷都,難道還要打自己的臉?
不遂你們心意,咱就保不住兒子了?
哼!
這天下是老子打下來的!
你們只是老子的狗!
現在狗養大了,想反噬主人了?
你們有這個能力嗎?
沒有老子,你們還是泥腿子、是小吏、是小卒子!
是老子給了你們富貴!
給你們權力!
吃飽了喝足了,想翻天了?
記住,老子永遠是你們的主人!
永遠!
朱元璋眸中殺意迸現。
并非他不能退一步。
而是,他太了解這群人得寸進尺的模樣了。
今天答應他們,遷都鳳陽。
明天,就會要求他停止建立黃冊?
停止調查人口、田畝、賦役等戶籍信息!
讓咱兩眼一抹黑,當個瞎子皇帝?
呸!
老子能打天下,就能治天下!
治不了,老子就推翻重來!
誰也別擋不住!
“老李,你說呢?”朱元璋點名李善長。
“老臣尸位素餐,不敢胡亂諫言?!?
李善長佝僂身體,垂垂老矣。
眼睛半閉半睜,偶爾睜開,神光逼人,但他已經很久不睜眼了。
越站在高位,越看清皇帝真面目,心里越涼。
中都不遷,淮西人就無法完全支持皇帝。
鳳陽,是淮西人的根。
更是淮西人的魔障!
洪武八年,耗資萬億的中都鳳陽被罷建。
永遠是皇帝心中的刺。
這根刺不拔除,雙方關系就無法恢復如初。
從洪武八年至今,七年來,皇帝和淮西人貌合神離,齟齬不斷。
雙方都試圖彌合關系,卻發現再如何努力,也回不去了。
倒是淮西人堅信,遷都鳳陽。
兄弟們回老家了,都是鄉里鄉親的。
總能破鏡重圓,重歸于好的。
皇帝態度堅決反對,但也賞賜、恩遇絲毫不減,顯然也在交好淮西人。
雙方在貌合神離中,互相試探,又互相湊合。
誰也離不開誰,還能離咋的。
李善長初時也抱著淮西人一樣的想法。
可站在奉天殿時間久了,他逐漸發現,那只是淮西人一廂情愿罷了。
去年,就是洪武十四年。
皇帝以一己之力,不顧各方反對,推動賦役黃冊制度。
數以萬計的測量官吏深入民間,丈量土地,建立戶籍制度。
為的是你大明朝長治久安,而不是兄弟們共同富貴!
那時候,李善長就逐漸看透主公朱元璋了!
他只是在利用好兄弟們!
別忘了,只有你是君,而我們,都是民!
都是在被黃冊控制的范圍內!
今年,太孫忽然崩逝。
你朱元璋喊打喊殺!
試問,朝中諸派,誰不了解你朱元璋?
誰敢動太孫一根汗毛?
你用腳指頭想想,太孫為何會死?
繼續丈量土地、登記造冊,繼續皇權下基層,繼續摸清天下。
只會死越來越多的人!
他們一個都不在朝堂上。
但他們猶如洪流,能驅使所有站在朝堂上的所有人,為他們所用。
他們是誰。
咱倆心知肚明!
你殺毛驤,看似低頭。
實際是利用老兄弟們,做你的刀,去殺他們!
當他們群情激奮時,你再將老兄弟們推上斷頭臺!
一箭雙雕!
這是你的一貫套路!
當年你就是這樣做掉張天佑的,也是這樣清洗掉郭子興嫡系的!
廖永忠何嘗不是被你算計死的!
小廖幫你干了多大的事啊。
沒有小廖,哪有你老朱坐上龍椅的今天!
你是怎樣對付小廖的?
讓他永遠閉嘴!
還有胡惟庸,還有毛驤!
大家心里都有桿秤。
都知道!
咱李善長勤勤懇懇為你賣命二十多年。
也到了為咱自己謀劃一番的時候了。
“好一個尸位素餐!”
朱元璋哈哈大笑:“連老李都說自己尸位素餐?!?
“你們這些公卿,還有幾個真干正事的?”
“都在奉天殿,糊弄朕玩呢?”
忽然,他收斂笑容。
環視淮西文臣武將,語氣惱怒:
“是不是,咱不遷都,你們就不為咱賣命???”
“李善長,你說!”
朱元璋直抒胸臆。
現在的他,還沒想過將老兄弟斬草除根。
心中尚存善念。
真的希望和功臣們共富貴。
但前提是,功臣要做他的刀,而不是他前路的阻礙。
“陛下恕罪!”
李善長顫顫巍巍跪下:“遷都之事。”
“老臣始終認為,鳳陽比南京更適合做都城?!?
“只是,陛下說老臣因私廢公,老臣不服。”
“老臣追隨陛下二十多年?!?
“陛下交給老臣的任務,哪次沒漂漂亮亮完成?哪次沒讓陛下滿意?”
“哪怕陛下讓老臣立刻死。”
“老臣眉頭都不皺一下!”
“但現在老臣老眼昏花,手腳不便,眼不能看手不能寫。”
“已經不是舊元時期的李善長了?!?
“還請陛下開恩,允老臣致仕?!?
李善長更絕,以退為進。
頓時,氣氛變得極為微妙。
站在奉天殿上的官員們,全都瑟瑟發抖。
當世敢硬剛朱元璋的,沒幾個人。
李善長絕對是一個。
不是李善長找死,而是李善長真的想回家養老。
幾乎每次早朝,他都會尋機致仕。
只是這次提退休的時機不對。
“老李,你話說到這個份上了?!?
“咱再強留你,就顯得咱這皇帝太霸道了。”
朱元璋語氣哀婉:
“咱老家鳳陽是個好地方啊?!?
“老李,臨走前,給咱再唱唱鳳陽花鼓!”
“咱想聽!”
老朱平靜的話語,卻顯得異常陰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