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產后康復從業人員要求
一、產后康復從業人員的整體要求
產后康復工作的臨床特征強調醫療技術和服務兩個方面。對于產后康復專業技術人員,首先要具備高尚的醫德和良好的職業素質。如果產后康復專業技術人員不為患者著想、工作粗疏、責任心不強,只考慮個人利益和個人技術提高,就會給患者帶來痛苦,甚至嚴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因此,產后康復專業技術人員必須正確處理服務患者與學習技術的關系,善于在實踐中學習,在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思想基礎上學好診療技術,更好地為患者服務。一個合格的產后康復專業技術人員應該多與患者溝通交流,解釋病情,說明檢查和治療的必要性,尊重患者的選擇權,獲取患者的信任。
高新設備是產后康復治療的重要手段,但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手段。產后康復專業技術人員需要從患者的角度去選擇和權衡,最大程度地考慮患者的利益,減小醫療傷害的同時確保治療效果。
患者隱私問題廣泛存在于產后康復診療工作的日常,涉及患者特殊體征、性器官改變、產后器官功能障礙、形體皮膚改變、產后性生活障礙等。產后康復專業技術人員應該加強相關的衛生行政法規的學習,強化法律觀念,提高法律意識和道德修養,保護患者的隱私。在日常診療工作中,應按照技術操作規程辦事,不僅要求執行診療的程度和環境必須合法,而且介入患者隱私診療操作的形式和內容也必須合法。特殊檢查需要患者裸露部分身體時,必須向患者說明原因,應有屏障遮掩。男性醫生診療患者隱私部位時要有女護士在場。《職業醫師法》規定醫師有關心、愛護、尊重患者隱私的義務。產后康復醫生在對病案進行收集、整理、保管時應該自覺遵紀守法,注意保護患者隱私,強化保密意識,提高職業自律性。產后康復中心應努力改善患者的就醫環境,建立單獨隔離的就診和操作室,加強就醫環境改造、設施更新,使患者隱私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同時應該加強患者的維權意識,提高患者的自我保護能力。
在全社會法制意識日益增強的今天,只有充分了解患者的隱私權及相關問題,才能積極保護患者隱私,切實維護患者的合法權益,減少醫療糾紛。
二、產后康復專業技術人員要求
(一)重視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的學習
產后康復專業技術人員必須掌握與其臨床診療相適應的相關基礎理論,并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更新,才能在診療產后相關疾病時胸有成竹,如熟悉盆底解剖是進行盆底康復治療操作的前提,必須掌握與產后康復相關的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生殖胚胎學、運動醫學等基礎理論,以及現代電、光、聲、磁、熱等物理因子療法的工作原理和作用機制。只有掌握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才能在臨床實踐中開拓創新。
一個合格的產后康復專業技術人員除了掌握本學科的專業知識外,還應該了解與產后功能障礙疾病相關的其他專科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對疾病作出正確診斷、鑒別診斷并制訂科學的治療方案。
(二)重視基本操作的學習
產后康復專業技術人員首先要學會進行全面體格檢查,寫好病程記錄,全面了解和判斷病情。重視基本操作技能的訓練,熟練掌握操作流程、技術規范、安全標準、服務規范、設備管理、不良事件上報、急診搶救、并發癥處理等各項基本臨床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中做到有條不紊、準確無誤,避免醫療差錯的發生。
(三)貫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近代醫學的進展,無不體現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成果。學習產后康復學要自覺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在認真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不斷將理論知識應用于臨床實踐,善于分析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不斷總結經驗,將經驗總結、凝練、升華。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產后康復專業技術人員應獨立思考,研究創新,培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四)理清診斷與治療的關系
產后康復專業技術人員制訂治療方案前應該盡可能作出恰當的評估和正確的診斷,充分了解診療部位的局部情況,包括局部解剖、病變程度、鄰近組織器官的關系,仔細考慮治療操作的細節和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嚴格掌握治療適應證,使治療達到最佳效果。要在循證醫學的指導下進行臨床思考,慎重、準確、客觀和全面地應用所獲得的臨床證據,根據理論判斷,結合臨床經驗,同時考慮患者的愿望,綜合制訂出精準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