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醫療事故與損害法律制度

【A1型題】

1.《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將醫療事故分為四級,它們是根據

A.對患者人身造成的損害程度

B.醫療事故的責任

C.患者病情嚴重程度

D.醫療事故的定性

E.患者患病的病種情況

【答案】 A

【解析】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條 根據對患者人身造成的損害程度,醫療事故分為四級。

2.因搶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時書寫病歷的,有關醫務人員應當在搶救結束后幾小時內據實補記,并加以注明

A.3小時  B.6小時  C.9小時

D.12小時  E.24小時

【答案】 B

【解析】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八條 醫療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要求,書寫并妥善保管病歷資料。因搶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時書寫病歷的,有關醫務人員應當在搶救結束后6小時內據實補記,并加以注明。

3.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情況,封存和啟封病歷等資料時應

A  有醫患雙方在場

B.有第三方公證人在場

C.有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專家在場

D.有衛生行政部門有關人員在場

E.經請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后

【答案】 A

【解析】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六條 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意見、病程記錄應當在醫患雙方在場的情況下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病歷資料可以是復印件,由醫療機構保管。

4.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之日起幾日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再次鑒定的申請

A.5 日  B.10 日  C.15 日

D.20 日  E.25 日

【答案】 C

【解析】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十二條 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醫療機構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再次鑒定的申請。

5.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  )年內,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

A.0.5  B.1  C.1.5

D.2  E.2.5

【答案】 B

【解析】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三十七條 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的,應當提出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載明申請人的基本情況、有關事實、具體請求及理由等。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

6.醫療事故賠償的項目有

A.7 項  B.8 項  C.9 項

D.10 項  E.11 項

【答案】 E

【解析】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條 醫療事故賠償的項目包括11項,具體為: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陪護費、殘疾生活補助費、殘疾用具費、喪葬費、被撫養人生活費、交通費、住宿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并較為明確地規定了上述賠償項目的計算標準和計算辦法。

7.調整醫療活動中醫患雙方權利和義務,保障醫患雙方合法權益得以實現的具體衛生行政法規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B.《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C.《麻醉藥品管理辦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E.《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答案】 B

【解析】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是國務院2002年4月4日頒布的條例。制定的目的是正確處理醫療事故,保護患者和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保障醫療安全,促進醫學科學的發展。

8.經國務院第55次常務會議通過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開始施行的日期為

A.2002年 4 月 4 日

B.2002年 9 月 1 日

C.2003年 4 月 4 日

D.2002年 2 月 20 日

E.2003年 9 月 1 日

【答案】 B

【解析】 最新的條例于2002年2月20日國務院第55次常務會議通過,于2002年9月1日起公布施行,共計七章六十三條。

9.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有異議,申請再次鑒定的,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之日起7日內,交由什么組織再次鑒定

A.地、市級地方醫學會

B.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醫學會

C.中華醫學會

D.人民法院

E.中國醫師協會

【答案】 B

【解析】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三十九條 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有異議,申請再次鑒定的,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7日內交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醫學會組織再次鑒定。

10.醫療機構內死亡的,尸體應立即移放太平間。死者尸體存放時間一般不超過多長時間

A.1 周  B.2 周  C.3 周

D.4 周  E.5 周

【答案】 B

【解析】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九條 患者在醫療機構內死亡的,尸體應當立即移放太平間。死者尸體存放時間一般不得超過2周。逾期不處理的尸體,經醫療機構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并報經同級公安部門備案后,由醫療機構按照規定進行處理。

11.下列選項中哪種情形不屬于醫療事故

A.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緊急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B.在醫療活動中由于患者病情異常或者患者體質特殊而發生醫療意外的

C.無過錯輸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D.經患者同意,對患者實行實驗性診療發生不良后果

E.以上都不是醫療事故

【答案】 E

【解析】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三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于醫療事故:

(一)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緊急醫學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在醫療活動中由于患者病情異常或者患者體質特殊而發生醫療意外的;

(三)在現有醫學科學技術條件下,發生無法預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四)無過錯輸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因患方原因延誤診療導致不良后果的;

(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12.醫療糾紛需進行尸檢,尸檢時間應在死后

A.12小時內  B.24小時內

C.36小時內  D.48小時內

E.72小時內

【答案】 D

【解析】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八條 患者死亡,醫患雙方當事人不能確定死因或者對死因有異議的,應當在患者死亡后48小時內進行尸檢;具備尸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尸檢應當經死者近親屬同意并簽字。

13.發生重大醫療過失行為,醫療機構應當在規定的時限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重大醫療過失行為是指下列哪種情形

A.造成患者一般功能障礙

B.造成患者輕度殘疾

C.造成患者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

D.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后果

E.導致 3人以上人身損害后果

【答案】 E

【解析】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四條 發生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發生下列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醫療機構應當在12小時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一)導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

(二)導致3人以上人身損害后果;

(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14.事故賠償被撫養人的生活費時,正確的是

A.不滿 16 周歲的,撫養到 16歲

B.不滿 16 周歲的,撫養到 18歲

C.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撫養30年

D.60 周歲以上的,不超過 20年

E.70 周歲以上的,不超過 10年

【答案】 A

【解析】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條 以死者生前或者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撫養且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為限,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計算。對不滿16周歲的,撫養到16周歲;對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撫養2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15.進行醫療事故賠償調解的依據是

A.衛生行政部門作出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報告

B.衛生行政部門審核的、依照條例規定作出的醫療事故鑒定技術結論

C.雙方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報告結論

D.雙方當事人有爭議的醫療事故鑒定結論

E.衛生行政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

【答案】 B

【解析】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八條 已確定為醫療事故的,衛生行政部門應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請求,可以進行醫療事故賠償調解。調解時,應當遵循當事人雙方自愿原則,并應當依據本條例的規定計算賠償數額。經調解,雙方當事人就賠償數額達成協議的,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應當履行;調解不成或者經調解達成協議后一方反悔的,衛生行政部門不再調解。

16.《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醫院對參加事故處理的患者近親屬交通費、誤工費和住宿費的損失賠償人數不超過

A.2 人  B.3 人  C.4 人

D.5 人  E.6 人

【答案】 A

【解析】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一條 參加醫療事故處理的患者近親屬所需交通費、誤工費、住宿費,參照本條例第五十條的有關規定計算,計算費用的人數不超過2人。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的,參加喪葬活動的患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所需交通費、誤工費、住宿費,參照本條例第五十條的有關規定計算,計算費用的人數不超過2人。

17.醫療事故的要件之一是

A.直接故意

B.間接故意

C.過失

D.意外事件

E.有主觀意愿

【答案】 C

【解析】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

18.重大醫療過失行為,例如導致3人以上人身損害后果,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在幾小時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A.6小時內  B.8小時內

C.12小時內  D.24小時內

E.48小時內

【答案】 C

【解析】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四條 發生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醫療機構應當在12小時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19.醫療事故的責任主體是依法取得

A.大學畢業證書的醫學院校畢業生

B.醫學教育資格的機構

C.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機構

D.考試合格資格的考生

E.醫學臨床研究資格的機構

【答案】 C

【解析】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六十條 本條例所稱醫療機構,是指依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規定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機構。

20.對事故所作首次鑒定結論不服的,當事人申請再次鑒定的時限應是

A.收到首次鑒定結論之日起20日后

B.收到首次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

C.收到首次鑒定結論之日起30日后

D.收到首次鑒定結論之日起10日內

E.收到首次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后

【答案】 B

【解析】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十二條 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醫療機構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再次鑒定的申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高县| 巴南区| 开远市| 胶南市| 从化市| 聂荣县| 天气| 铜陵市| 昭平县| 和平县| 宁南县| 麻栗坡县| 塘沽区| 金湖县| 长丰县| 西丰县| 铜山县| 达拉特旗| 西城区| 陇川县| 吉隆县| 荆州市| 珲春市| 元江| 鄱阳县| 祁连县| 茌平县| 黄陵县| 安阳县| 视频| 东阿县| 盈江县| 永安市| 兴业县| 贺兰县| 育儿| 穆棱市| 恩平市| 广南县| 尚志市| 垦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