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產期健康教育
- 馬良坤主編
- 1370字
- 2025-03-15 08:16:02
前言
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兒童生命早期的養育問題,認為加強嬰幼兒健康是國家未來競爭力的關鍵一環。中國作為人口大國,更要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升國民健康水平。社會的發展要求下一代不僅要有健康的體魄,更要有聰明才智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而生命早期(胎兒和嬰幼兒時期)又是心理、智力發展極其迅速又極為重要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關鍵時期,對嬰幼兒進行科學的綜合干預,能使其達到健康完美的狀態。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健康中國建設的目標和任務,強調“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轉變健康領域發展方式,全方位、全周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婦幼健康專項行動”是維護全生命周期的重要一環,也是“健康中國2030”15個專項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19年出臺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也對孕婦和家有嬰幼兒人群明確提出合理膳食建議,包括“關注生命早期1 000天的營養;盡量純母乳喂養6個月,為6~24個月的嬰幼兒合理添加輔食”等。
多哈(DOHaD)理論認為:除了遺傳和環境因素,如果生命在發育過程的早期(胎兒和嬰幼兒時期)經歷不利因素(如營養或環境不良等),將會增加其成年后罹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幾率,這種影響甚至會持續好幾代人。從受孕到分娩(280天)再到孩子2歲(365天+365天)這段時間,也就是人類生命初始的1 000天,這是人體組織、器官、系統發育成熟的關鍵窗口期。科學家們提出這個概念,是希望通過早期干預來預防成人疾病的發生,建立全生命慢性疾病風險管控模型,從孕前檢測及風險評估、懷孕早期營養保健、孕期疾病篩查和積極治療,來改善生命最初的狀態,并在0~2歲孩子成長黃金期進行科學喂養、精心照護、疾病調理等,幫助降低成年后罹患慢性病的風險。
在這關鍵的1 000天,父母成為孩子生命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守護孩子一生健康要從父母做起。父母需有意識地進行孕前準備,在妊娠的關鍵窗口期持續為自己和孩子提供適當且充足的營養,通過科學運動、心理調適積極維持或改善身心健康,通過口腔保健、皮膚護理進一步提升母兒的健康水平,并進行正確而有效的分娩準備以成就安全順利的分娩經歷,給孩子最好的“出生”,產后還需為孩子提供科學的照護與正確的喂養,才能讓孩子長得好、智商高、身體棒,而這也是國家提升國民綜合素質、改變人類未來的重要策略。
一切促進健康的行為均需建立在掌握健康相關知識、技能的基礎之上,健康教育是提升知識、技能的有效途徑。本教材以健康教育理論方法為基礎,以多學科孕產保健知識技能為主體,為助產及護理專業學生提供孕前、孕期及產后的健康教育內容與方法。全書六章,涵蓋了適用于孕產期健康教育的理論與方法,孕前、孕期與產后的產科、營養、運動、心理、口腔、皮膚保健知識及新生兒照護技能。每一章節都凝聚了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及其他合作單位產科、兒科、營養、護理等多學科專家在孕產婦健康教育方面多年的努力與經驗的積淀。
希望有志于從事母嬰保健的學生能夠從中受益,以科學的知識和有效的方法進行孕產期多專業保健知識的傳播,讓更多的孕產婦能夠健康快樂,讓更多的孩子能夠茁壯成長,一起搭建健康幸福的美好人生。
最后對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及其他合作單位的支持,對各位參編作者對本教材的貢獻,表示由衷的感謝!本書在編寫內容上難免會出現疏漏與欠缺,希望廣大讀者批評指正,我們會不斷完善提高。
馬良坤
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