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管壓力治療
- 李春民 鄭月宏 王璐主編
- 823字
- 2025-03-15 06:09:14
第二節 下肢血流動力學
單位時間內靜脈回流量取決于外周靜脈壓和中心靜脈壓的壓差,以及靜脈對血流的阻力。故凡能影響外周靜脈壓、中心靜脈壓和靜脈阻力的因素,均能影響靜脈回流。
1.心臟收縮力量
如果心臟收縮力量強,射血時右心室排空完全,剩余血量少,中心靜脈壓低,那么其抽吸心房和大靜脈血液流回心室的力量就越大,靜脈回流的量就多,反之則少。
2.體位改變
當身體由臥位轉為直立位時,由于血液的重力作用,心臟水平以下的靜脈擴張,容納血量增多,回心血量減少。如果站立時間過長,會使下肢和腹腔靜脈容納血量增多,血液長時間淤滯在靜脈管腔內,回心血量減少。反之,人由直立位轉為臥位時,由于血液失去了重力的作用,靜脈回流將加速。體位對靜脈回流的影響,在高溫環境和體弱者身上更為明顯。
3.骨骼肌的擠壓作用
人體在站立位時,若下肢肌肉進行運動,特別是節律性的收縮與舒張,可以促進靜脈血液回流。當肌肉收縮時,會擠壓肌肉內的靜脈血管,使靜脈血回流加速;當肌肉舒張時,靜脈內壓力降低,有利于微靜脈和毛細血管中的血液流入靜脈,使靜脈充盈。靜脈內有瓣膜,骨骼肌收縮時瓣膜開啟,靜脈血液流向心臟,而在肌肉舒張時瓣膜關閉,血液也不能倒流。骨骼肌的這種節律性的收縮與舒張,猶如對靜脈內的血液起著泵的作用,稱為“靜脈泵”或“肌肉泵”。
在較長時間劇烈運動結束時,如果驟然停止并站立不動,由于肌肉泵消失,加上重力作用,會使大量靜脈血聚集于下肢的骨骼肌中,回心血量減少,心輸出量隨之減少,動脈血壓迅速下降,使腦部暫時供血不足而出現暈厥,這種現象稱為重力性休克。為了避免重力性休克,在劇烈運動后,應繼續慢跑或走一段時間,以利用肌肉泵的作用,促進靜脈血回流。
4.呼吸運動
呼吸運動會影響中心靜脈壓,進而影響靜脈回流量。吸氣時胸內壓降低即負壓增大,有利于靜脈回流;呼氣時則相反。而在憋氣時,由于胸內壓顯著升高,使靜脈回流受阻,常表現為面紅耳赤,頸靜脈怒張。如果憋氣時間過長,會導致心輸出量大幅減少,腦部供血不足,出現暈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