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什么是燒燙傷

大家俗稱的“燒燙傷”,實際上分為燒傷和燙傷,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燙傷屬于燒傷的一種。對于燒傷,醫(yī)學(xué)上的定義是由高溫(如火焰、熱水、蒸汽、電弧等熱力因素),電流,某些化學(xué)物質(zhì)(強酸、強堿),輻射,放射線等引起的皮膚或其他組織器官損害,嚴重者可傷及皮下或黏膜下組織,如肌肉、骨骼、關(guān)節(jié),甚至內(nèi)臟。根據(jù)引發(fā)燒傷的物質(zhì)不同,可將燒傷主要分為以下幾大類。

1.熱液燙傷

熱液包括熱湯、熱油、熱茶、洗澡水、沸水等。

眾所周知,生活中我們最常接觸的就是水,其次是油,所以熱液燙傷是最常見的燒傷意外。

2.火焰燒傷

易燃物體或液體(如酒精)使用不當(dāng),玩煙花爆竹,電暖爐使用不當(dāng),火災(zāi),瓦斯爆炸,交通事故引發(fā)的火情,都是引起火焰燒傷的常見原因。另外,天然氣、丙烷、汽油及其他易燃液體爆炸后會在短時間內(nèi)釋放大量熱量,造成的燒傷也屬于火焰燒傷。

生活中,通常會因以下情況引發(fā)火災(zāi):①在戶外將酒精、汽油用作燒烤爐的燃料;②使用汽油或煤油點火;③把以明火為光源的燈籠放進帳篷;④在睡具上吸煙;⑤室內(nèi)使用燃燒型蚊香驅(qū)蚊。

燒傷的嚴重程度取決于接觸熱源的時間、數(shù)量和種類,燒傷不僅在于皮膚,同時還可能合并嚴重的呼吸道灼傷。治療嚴重的燒傷往往需要大面積植皮。

3.化學(xué)燒傷

皮膚直接接觸腐蝕性化學(xué)品,如硫酸、鹽酸、硝酸、石灰、氨等強酸、強堿類以及磷、苯、酚、硝酸銀等導(dǎo)致的皮膚燒傷為化學(xué)燒傷。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腐蝕性化學(xué)品,如消毒水、潔廁靈、干燥劑等也會導(dǎo)致皮膚燒傷。

這些化學(xué)品一般是強酸或者強堿。硝酸因為是強酸兼氧化劑,燒傷后的情況更為嚴重。另外,燒灼性極強的還有氫氟酸,可以侵蝕到骨骼,小面積燒傷即可導(dǎo)致生命危險。化學(xué)燒傷多發(fā)生于暴露的頭部、面部、頸部及胸部,常造成顏面及眼部的嚴重傷害。

4.接觸性燒傷

接觸性燒傷是因直接接觸熱的鐵、塑料、玻璃或者燃燒的煤等導(dǎo)致的燒傷。

接觸性燒傷雖然范圍局限,但是深度較深。隨著炭火爐使用頻率的增加,被燒傷的兒童數(shù)量也會增加。因為孩子們摔倒時雙手會自然向前伸出,觸及火爐,所以大多容易出現(xiàn)手掌的深度燒傷。還有一種常見的情況是發(fā)生在野外露營時,大家圍著篝火跳舞,若有人不小心摔倒,接觸燃燒的木炭而燒傷。另外,蒸桑拿時觸碰到熱石頭,赤腳在沙灘上行走踩到被掩埋的隔夜灰燼,都會引起燒傷。盡管這類燒傷面積不大,但仍可能造成嚴重損傷。

5.電燒傷

接觸高壓電、電源插頭等所引起的燒傷為電燒傷,也叫電灼傷。

嚴重的電燒傷多因接觸高壓電而引起,可分為電弧燒傷和接觸灼傷。高壓電燒傷會引起肌肉壞死,分解出來的肌球蛋白會阻塞腎小管,進而導(dǎo)致急性腎臟衰竭。電燒傷是嚴重的急癥,通常需住進燒燙傷加護病房進行治療,受傷嚴重的肢體往往需要截肢。

6.摩擦性灼傷

此種燒傷常見于交通事故及職業(yè)災(zāi)害之中,因接觸高速移動的物體,摩擦生熱,導(dǎo)致灼傷,傷口分布常不規(guī)則。

7.輻射性灼傷

曬傷即為常見的輻射性灼傷,系因皮膚接受輻射源釋放出的能量而造成的灼傷,曬傷一般止于皮膚Ⅰ度灼傷。如因人造放射源導(dǎo)致,則可能造成皮膚Ⅱ度及以上的灼傷。

8.冷燒傷

皮膚接觸低溫也可造成損傷,叫作冷燒傷,日常生活中大家稱其為凍傷。例如與冰、雪長時間接觸,或者與溫度極低的干冰(-78.5℃)、液氮(-196℃)、液氦(-268.9℃)短時間接觸都會造成冷燒傷。

9.吸入性呼吸道損害

在火災(zāi)現(xiàn)場或密閉空間遭受燒傷的患者,常會出現(xiàn)面部焦黑、鼻毛燒焦、聲音沙啞、呼吸困難等癥狀,有可能是因為熱空氣、火焰、有毒煙霧及有毒氣體造成了氣管及肺部的損傷,這種呼吸道傷害會影響呼吸功能,死亡率比較高。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都| 溆浦县| 甘肃省| 禄劝| 呼图壁县| 焦作市| 开化县| 吉林省| 河东区| 黄大仙区| 永年县| 剑阁县| 金门县| 海安县| 杭锦旗| 浪卡子县| 八宿县| 承德县| 莒南县| 双江| 大关县| 建阳市| 铅山县| 拉萨市| 突泉县| 乳山市| 九龙坡区| 交口县| 五莲县| 叙永县| 垫江县| 红河县| 彰化县| 松原市| 双鸭山市| 瑞昌市| 博客| 香河县| 辉南县| 顺平县| 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