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專家教你呵護乳腺健康作者名: 王靖主編本章字數: 1715字更新時間: 2025-03-15 01:10:38
乳腺增生需要治療嗎
近年來乳腺疾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給女性朋友帶來了很多健康方面的困擾,而乳腺增生就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乳腺疾病。患者得了乳腺增生總是覺得“完蛋了,是不是會得乳腺癌?”那么,乳腺增生對于女性健康究竟會有什么影響呢?
首先,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下什么是乳腺增生吧!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見的乳腺疾病,又名小葉增生。目前我國70%~80%的育齡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且發病率依然呈不斷上升趨勢,同時有低齡化趨勢,很多20歲左右的女性也開始出現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的表現

乳房腫塊
腫塊可以是單個或多個,小的有玉米粒大小,大的直徑3~4cm。乳房腫塊常隨月經周期發生變化,經期前腫塊會變大、變硬,經期后腫塊會縮小、變軟,常有觸痛。
乳房疼痛
乳房脹痛或刺痛,可以表現為一側乳房疼痛、雙側乳房疼痛或者乳頭疼痛。經期前疼痛出現或加重,經期后疼痛減輕或消失。情緒的好壞也會影響乳房疼痛的程度,這種與月經周期及情緒變化有關的疼痛是乳腺增生的主要特點。
乳頭溢液
少數患者可出現乳頭溢液,為自發溢液,多為淡黃色或淡乳白色,少數女性擠壓乳頭可見溢液。如果出現血性或咖啡色溢液需要謹慎,應及時就醫。

乳腺增生的原因
原因1·長期情緒不良
有些女性性格比較急躁,情緒反應過于強烈,情緒激發后很難平靜下來。強烈的情緒反應影響了正常的社會適應,使其經常處于心境不佳的狀況,導致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紊亂,造成雌激素偏高、黃體酮不足,引起乳房結構紊亂,進而導致乳腺增生。
原因2·高齡未婚、高齡初產、多次流產
從臨床資料看,高齡未婚和高齡初產女性的乳腺增生發病率高于適齡婚育女性。多次流產也是乳腺增生的誘因之一,因為妊娠6周時,胚胎絨毛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會刺激乳腺增生,若經歷過多次流產,增生的乳腺組織不易萎縮,難以恢復原狀而形成乳腺增生。
原因3·放棄母乳喂養
很多女性因為各種原因而放棄母乳喂養,其實母乳喂養不僅對孩子有很多好處,還能降低女性乳腺增生和乳腺癌的發病率。
原因4·不良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選擇也越來越豐富,飲食結構不合理,如脂肪攝入過多,可影響卵巢的內分泌功能,強化雌激素對乳腺上皮細胞的刺激,從而導致乳腺增生。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穿著過緊的內衣也會有礙乳腺健康。
乳腺增生的危害

此外,生活規律也會因乳腺增生而發生改變,嚴重時還會影響身體的免疫功能。
乳腺增生是乳腺癌的前奏嗎
乳腺增生是由體內內分泌功能紊亂、激素分泌不均衡引起的,雌激素分泌異常增多、孕激素分泌相對減少,對乳腺的保護作用下降,導致乳腺結構異常。
正如前文所說,我國70%~80%的育齡女性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其中大部分為單純性乳腺增生,這種情況一般不會引發癌變。但是有一種乳腺增生需要引起患者的重視,即增生的腺泡導管末端高度擴張,形成囊腫,乳腺導管上皮細胞可呈乳頭狀增生,導管內形成乳頭狀瘤,這種情況稱為囊性乳腺增生,屬于癌前病變。在囊性增生的基礎上容易出現不典型增生,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癌變風險會明顯增加。在囊性增生合并不典型增生中3%~4%會發生癌變,而單純性增生基本不會發生癌變。
患了乳腺增生應該怎么辦
乳腺增生的治療一般以自我調節為主,以用藥為輔。患者首先應該調整自己的情緒,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在飲食方面要盡量少吃高熱量、高脂肪及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濃咖啡、濃茶等),盡量選擇營養豐富、做法健康的食物。
一旦被診斷為乳腺增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定期進行乳房自我檢查,如果觸摸到腫塊,或者發現了與平時不一樣的地方,如月經結束以后腫塊不縮小、質地較硬,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另外,乳腺增生主要表現為疼痛,如果乳房出現酒窩狀凹陷等情況,應警惕出現乳腺癌的可能性,應該到醫院請專科醫生檢查。
##需要立即就醫的情況
· 乳腺增生引發的疼痛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 疼痛持續時間超過3個月,或月經結束10天后疼痛仍未消失。
· 平躺時,用除拇指外的四指按壓乳房,能摸到腫塊,有刺痛、鈍痛感,與月經周期和情緒相關性不明顯。
##需要手術治療的乳腺增生
· 乳腺腫塊迅速增大,質地變硬。
· 乳腺腫塊單發于外上象限,觸診似有癌變。
· 發病年齡在45歲以上,病變范圍廣泛,患者有乳腺癌家族史,伴有乳頭溢液。
· 細針穿刺、空芯針穿刺或病理切片已發現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