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民龍被侍衛(wèi)帶至一處偏殿,雖名為看管,實則并未受到苛待,殿內(nèi)陳設雖不奢華卻也干凈整潔,還有宮女送來飲食。但他無心享用,滿心都是對林鶴和老太監(jiān)的擔憂,以及對自己能否被驗明身份的忐忑。
與此同時,皇太后回到自己的寢宮后,立刻召集了當年曾在太子身邊侍奉過的老嬤嬤和幾位心腹太監(jiān)。她將李民龍的事情告知眾人,眾人聽后皆是又驚又喜。
“當年太子失蹤,陛下和娘娘悲痛欲絕,若這孩子真是太子,那可真是祖宗庇佑啊。”一位老嬤嬤激動地說道,眼中閃爍著淚花。
“是啊,老奴當年也在太子身邊伺候過,對太子的模樣還有些印象。或許可以辨認一二。”一位心腹太監(jiān)說道。
皇太后點了點頭,“事不宜遲,你們即刻去看看那孩子,仔細辨認,切不可有半點疏忽。”
老嬤嬤和幾位太監(jiān)領命后,匆匆趕往李民龍所在的偏殿。李民龍看到他們進來,心中一緊,立刻站起身來。
老嬤嬤上下打量著李民龍,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緊張。她走近李民龍,仔細觀察他的五官輪廓,又看了看他手中的玉佩。
“這孩子的眉眼之間,倒真有幾分當年太子的神韻,這玉佩更是確鑿的證據(jù)。”老嬤嬤激動地說道。
幾位太監(jiān)也紛紛點頭表示認同,其中一位說道:“當年太子身上確實佩戴著這樣的玉佩,這花紋獨一無二,定是皇家之物。”
然而,僅憑這些還不足以完全確定李民龍的身份。老嬤嬤又問了李民龍一些關于兒時的事情,李民龍雖對自己的身世記憶模糊,但還是將自己所知道的,以及這些年的經(jīng)歷如實相告。
老嬤嬤聽后,心中已然有了幾分把握。她帶著眾人回到皇太后的寢宮,將情況詳細稟報。
“皇太后,依老奴看,這孩子極有可能就是當年失蹤的太子。無論是那玉佩,還是他的模樣,以及他所說的經(jīng)歷,都與當年太子失蹤的情況相符。”老嬤嬤說道。
皇太后聽后,眼中閃過一絲欣慰的光芒,但她還是保持著謹慎,“此事關系重大,不可僅憑這些就下結(jié)論。傳我的旨意,將林鶴和那個老太監(jiān)帶來,我要親自審問。”
原來,在二皇子將林鶴和老太監(jiān)關押后,皇太后便得知了消息,暗中派人將他們保護起來。
林鶴和老太監(jiān)被帶到皇太后跟前,他們看到皇太后,心中又驚又喜。林鶴將自己如何發(fā)現(xiàn)李民龍,以及這些年所了解到的關于當年太子失蹤的隱情,詳細地向皇太后講述了一遍。
老太監(jiān)也在一旁補充了一些自己所知道的細節(jié)。皇太后聽后,心中的疑慮漸漸消除。
“看來,這孩子真的是當年的太子。”皇太后感慨地說道,“這些年讓他吃了不少苦,是皇室對不住他。”
隨后,皇太后傳旨,讓李民龍再次來到自己面前。李民龍看到林鶴和老太監(jiān)安然無恙,心中大喜,同時也對皇太后充滿了感激。
“孩子,經(jīng)查驗,你確是當年失蹤的太子。這些年讓你流落在外,受盡苦難,是皇室的失職。如今你既已歸來,就該恢復你的身份。”皇太后慈愛地看著李民龍,說道。
李民龍聽后,心中百感交集,他跪在地上,激動地說道:“多謝皇太后明察,草民……不,兒臣這些年雖歷經(jīng)磨難,但也收獲了許多珍貴的情感。如今能找回自己的身份,兒臣定不負皇室和天下百姓的期望。”
李民龍終于驗明了身份,成為了名正言順的太子。但他知道,這只是一個新的開始,皇宮中的權(quán)力斗爭依然激烈,望安村的村民還在受苦,錢彪和劉三還未受到懲罰,他還有許多事情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