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傅冷笑打斷他,“徐府尹上月將城南粥棚遷至通天門,流民徒步二十里領粥,凍斃者二十有一。這般能力,難道就能勝任?”
他這番話一說,徐秉哲的臉色非常難看,這確實是他的污點,洗都洗不掉。
不想一旁的御史中丞秦檜卻躬身幫腔道,“太子殿下天縱英睿,然本朝祖制,皇子年十五始就外傅。
昔年真宗為開封牧,亦在束發之年。官家圣明燭照,當知稚子理政,猶雛鳳試火。”
趙諶沒想到秦檜會在這個時候冒頭反對自己,他原本對這個時候的秦檜還有些好印象:秦檜是反對割讓三鎮的大臣之一。
這個人究竟是個什么貨色,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二世為人的趙諶也看不透。
孫傅再一次捧玉圭出班,“臣聞唐太宗十四歲救隋煬于雁門。今金虜壓境,正需太子殿下這般少年英氣!”
說完這句話,他突然跪倒,“老臣愿以項上烏紗作保,輔佐太子治理開封府,若政令不暢,甘愿罷黜!”
王時雍正要出列,忽見趙恒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意思就是讓他閉嘴。
到了這個關鍵時候,張叔夜也忍不住站了出來,“太子殿下親自坐鎮開封府,方可安前線將士之心。臣請官家準太子殿下所奏。”
孫傅、張叔夜這兩位重量級大佬先后表態支持太子領開封府事,中樞另外兩位大佬陳過庭、梅執禮也終于表態贊成。
趙諶長長的舒了一口氣,權知開封府事,妥了。
隨著反對的聲音減弱,趙桓環視眾臣,面無表情的開口說道,“準太子奏。著太子趙諶權知開封府事。”
趙諶連忙領旨謝恩,“兒臣領旨。”
趙桓繼續說道,“擢徐秉哲為禮部尚書,何栗為資政殿大學士,馮獬為端明殿大學士。”
徐秉哲明升暗降,到了禮部這么一個清冷衙門。
何栗、馮獬都是直接拿到了致仕的待遇,比唐恪差一點。唐恪的觀文殿大學士是殿學士之首,從二品。
何栗、馮獬并沒有反對,直接叩謝君恩,至少還能穿紫袍、議朝政、伴君前。
今天罷相之所以這么順利,讓趙諶真實感受到了如今皇權的高度集中。
皇權與相權的爭斗,一直是歷朝歷代權力爭斗的焦點。
自太祖趙匡胤起,就開始分割相權,臺諫系統也逐漸淪為皇權的工具。
新舊黨爭又讓士大夫群體分裂為互相攻訐的派系,難以形成制約皇權的合力。
尤其是徽宗大興“文字獄”進行思想控制,又自詡“道君皇帝”神化自身權威。
這種乾綱獨斷,使罷免宰執被視為“天命所歸”。
隨著開封府尹的爭論塵埃落定,今日的早朝也變得索然無味,很快便散朝。
朝會結束后,張叔夜直接跟著王宗濋前去調兵,對于太子殿下的提醒,他是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早做準備總是好的。
而趙諶和孫傅、陳過庭、梅執禮三位宰執,全都被官家趙桓留下。
他們隨著官家來到了垂拱殿。
趙桓開口就是,“自從昨日太祖附體到太子身上,訓斥朕和太上官家不得與金人和談,朕就在思考宰執人選。沒想到太祖與朕的想法,不謀而合。”
趙桓畢竟干了數年太子、一年的官家,說話很有藝術,這么一說就讓孫傅、梅執禮兩人感動的激動不已。
而接下來的一句話讓趙諶終于見識到了自己便宜父皇的優柔寡斷,“孫相,梅左丞,陳右丞,你們有信心打退金兵嗎?”
孫傅倒是盲目的自信,“官家,如今汴京尚有數十萬青壯,抵擋數月無虞。等到李相、康王的勤王大軍趕到,金人只能退兵。”
退朝后,任命李綱為尚書左仆射的圣旨已經悄悄出城。
只要李綱得到圣旨,他肯定第一時間收攏大軍,前來救駕。
陳過庭沒有發言,他對能否打退金人一點也沒有底。
梅執禮看著趙諶,終于說出了心中的疑問,“官家,太祖真的附體太子殿下?此事非同小可,臣孤陋寡聞,聞所未聞。”
這也難怪梅執禮懷疑,史書還從來沒有記載過先人附體的情況,只有東晉干寶的《搜神記》收錄有亡魂附體的故事。
對于太祖托夢,梅執禮并沒有太多懷疑,畢竟這種記載很多。太祖附體一事要是被推翻,那對皇室聲譽打擊就太大了,尤其是官家的名聲。
梅執禮之前擔任禮部尚書,所以對此非常在意。
趙桓知道他的好意,并沒有呵斥,而是耐心解釋道,“梅左丞,太祖先是傳下一道無字天書,唯有在燭火上烘烤才能顯現文字。
更神奇的是太祖顯靈時仙氣縈繞,做不得假。”
趙諶非常滿意父皇的這番說辭,他對太祖顯靈一事深信不疑,還能幫著解釋,再好不過。
梅執禮聽了官家這么說,終于不再懷疑,“官家,臣以為太祖顯靈之事應在京城大肆宣傳,振奮軍民之心。”
太祖皇帝趙匡胤英明神武、能征善戰的印象,在大宋那可是深入人心。如果從皇宮傳出太祖顯靈的神跡,一定能鼓舞人心。
梅執禮這么建議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明確的告訴守城軍民,官家在太祖的巡視下已經痛改前非,決心抗戰到底,絕不再卑躬屈膝、一心求和。
孫傅立馬明白了梅執禮的想法,也開口支持,“官家,我們對外宣稱太子殿下已經被太祖選為傳話使者,這樣對太子殿下出任開封府尹也有益處。只要城內軍民一心,汴京絕對無虞。”
尚書右丞陳過庭依然像個透明人,沒有表態。
就在這個時候,邵成章急急忙忙的闖了進來,“官家,大事不好了,虜賊今天沒有進攻宣化門,反而在猛攻西城的萬勝門。”
聽到這個消息的趙桓、趙諶和三位宰執都傻眼了。太祖不是托夢說虜賊將要主攻宣化門嗎?怎么突然改變了主意,難道是太祖搞錯了?
宣化門是金軍東路統帥斡離不所部負責進攻,萬勝門則是西路統帥粘罕攻打,之前西路進軍主攻的是北城的封丘門,萬勝門并不是宋軍的防御重點。
趙諶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今天朝堂上所議之事可能泄露了,有內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