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強折賤賣
- 大唐:速請太子監國
- 雜牌大學生
- 2059字
- 2025-03-19 14:13:31
這段時日,朝中重心均放在兩副農具之上。
作為農耕為主的王朝,其重要性超乎了李承乾想象。
李世民于上林苑,邀眾臣見證一次別開生面的農具實物演出。
那日段綸所言,興許群臣尚且云里霧里,此番見實物操演,果真是效率大增,以證段綸所言非虛。李世民心中盤算大唐賦稅能增幾許,勛貴大臣則盤算府庫錢財能豐厚幾許。
大喜過望的李世民讓禮部、欽天監選一黃道吉日,準備祭祀事宜。
事實上,吉日是能隨皇帝意志而改變,欽天監輕松算出黃道吉日便是兩日之后,其信誓旦旦模樣,讓人不得不相信,黃道吉日來得真是湊巧至極。
李承乾欲偷懶,李世民不允,并令其扶農具,共同祭祀。李承乾得此敕令,瞬息之間,便化作無敵打工人,哪還能推遲,屁顛屁顛領旨。
只因這一幕,李承乾太熟悉了,后世乾隆帝私下吃了雍正帝賜下一塊肉,坐穩江山數十載。此番公開祭祀,其意義再明白不過,亦不知青雀聞言啜泣否?
李世民率群臣,李承乾扶農具于其后,祭先農,告上帝(天上神)。
李世民扶犁親耕,三兩下便了然于胸,熟稔操控,儼然農事好手,興致大盛之下,邀群臣下田,與天子同樂,好一幅君臣相得畫面。
李承乾于一旁見此,下意識伸手進褲袋,欲打卡,摸了半天,沒褲袋,才醒悟,這不是二十一世紀。
得益農具實物演出,農書賣得出奇好。段綸雖被幾位大老粗噴了一臉口水,但兩千本售賣一空,李世民收回農書雕版,并爽快賜予李承乾二成利,還不忘叮囑李承乾為長孫皇后打造飾物,宜從速。
隨之便速下旨,將農書分發至各州縣,至少不能誤了明年春耕。
部分勛貴士族聞此訊,問候段綸阿娘無數遍,無他,發至州縣那一本,也可能落入自己人手中,如此手握兩本,虧了三貫。
封賞來得比想象中要快,畢竟這屬于貞觀一朝大事,能于李世民文治功績簿留下濃墨重彩一筆。
李世民親自督促,那彰顯功績之心,絲毫不遮掩。幾位宰相同吏部得令快馬加鞭,不日便議定,敕令急下。
段綸食邑增二百戶,另贈侯爵,一門雙爵,貞觀一朝亦是不多見,且絹繁多。楊思齊任工部亭長,贈男爵(不世襲),楊思齊嚇暈,其心中明白乃占太子之功,誓死請辭,改贈奉議郎,恩蔭其子儒林郎(文散官正九品上),可進國子監求學。
東宮眾臣教太子有方,且此次有參贊之功,李世民本欲大賞。李百藥心知內情,不敢居功,勸諫李世民該賞太子,李世民納諫,提高東宮用庫物上限,東宮料物,庫藏歲出一萬貫(注1),掐指一算,東宮已能月入八百余貫。
眾臣受賞絹繁多,唯有一人例外。李百藥受李承乾指示,著重肯定馮孝約此次功勞,自此其兼親府校尉變成正除親府校尉,其父由藍田令遷長安令。
東宮司藏丞得了癲狂癥,李承乾心生憐憫,見不得其如此遭罪,令馮孝約帶走,不日便驚嚇過度于家中去世。
東宮三寺家令寺、率更寺與仆寺一時間風聲鶴唳,好在李承乾并沒有大清洗打算,畢竟李世民盯著,且任上多是勛貴子弟,倒不好一刀切,僅調換典倉,司藏令與丞。
至此,東宮方恢復以往熱鬧,連貼身奴婢蘭兒都敢大聲說話。
工部郎中領大唐旅游券一張,貶往極南之地當縣尉,觀看海景。劉洎倒是有御史臺護著,并沒領旅游券,但其已臥病在床,數日閉門不出,亦不知真假。
人逢喜事精神爽,作為大唐最有出息那部分年輕才俊之一,馮孝約內心自然是欣喜異常,但臉上已能不露聲色。
至麗正殿,見李承乾埋頭于案牘,放緩腳步,至案前,輕聲道:“拜見殿下!”
李承乾抬頭,望著馮孝約,微頷首,道:“叔儉,來了!”
馮孝約叩拜行禮:“臣謝殿下恩典!”
“起,你阿耶何時能上任?”
馮孝約一早已同其父商議,得敕令當天,便可隨時動身,道:“殿下,七日之內,阿耶一早便得殿下教令,早作準備,敕令一到便起身,已從速,望殿下明察。”
“甚好,讓其速熟知長安事務,孤有重托。”
馮孝約聞言一喜,行禮道:“臣代阿耶謝殿下。”
“其他事可有督辦?”
“殿下,酒樓已定,于常樂坊,占地十畝,作價二十萬(兩百貫)(注2)。”
李承乾聞言,一愣,白菜價,莫非馮孝約當真是以理服人?
“何人手中購得,可有傷人?”
馮孝約略慌,跪禮道:“是河間王(李孝恭),察事司辦事不力,臣識人不明,臣得殿下教令,便讓察事司走訪,其中一人落入河間王手中,其迫于河間王威勢,將臣供出。”
“叔儉,其可說察事司之事?”李承乾臉色一沉。
“殿下,其不知察事司,非敢死忠義之士,臣并不會告知,知此事不過三人,均為忠貞之輩。余者只做事,后經臣考察得當,方納入。”馮孝約背后閃過一絲涼意。
“那人你如何處置?”
“臣囚于秘院,請殿下定奪。”馮孝約想一刀了之,但生殺大權源于主上,雖有便宜行事之權,亦不敢擅專。
“此事,你自行處置,不必再另行奏報,諸如此類,孤不欲再聞。”
“喏!”
李承乾臉色稍緩,道:“起,續說。”
“河間王認出臣,召臣至府,問及此舉是否殿下之意,臣矢口否認,托詞乃為家中長輩求購。但其不信,欲強賣于臣,臣不敢擅專,望殿下定奪。”
李承乾略作思慮,自己同這位功勛卓著宗室往來甚少,強行送錢,其意欲何為?
“河間王可有說緣由?”
“僅說經營不當,急需轉手,且其隨臣一同回,現已安置于偏殿。”
李承乾狠瞪馮孝約一眼,道:“當盡早稟告,豈能讓皇叔久等。”
馮孝約大急,道:“殿下,臣便是請河間王前來。”
“不,孤親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