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東宮屬官效率甚高,修書奏章早已至李世民御案。
修《氏族志》奏章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朝野沸騰。
李世民被吵至焦頭爛額。
作為始作俑者李承乾日子頗為舒適,甚至有興致來一套廣播體操。
《氏族志》編纂人選引起各方爭奪,其意再明白不過,借編纂之機尋求私利。
魏晉九品中正制,即便到了大唐,依舊存有巨大影響力。抬高門第可是關乎于整個家族前途,即便在貞觀一朝為官,亦是望族出身優先,科舉亦是先看門第,再觀其才,其焉能不積極。
可惜李承乾不敢進宮欣賞那口沫橫飛名場面,想必甚是震撼。
那蒙學讀物(注1),倒是無人在意,穩穩落在東宮屬官頭上。對李承乾來說,此乃重中之重,普及蒙學,是往后改革科舉重要前提,此乃提前鋪路矣!余者,爭吧,搶吧,孤不在乎。
至于《氏族志》,東宮根本無法主持編纂,不同于地志,其背后牽扯利益太大,能參與已然不錯了。歷史記載李世民明年便使重臣重修《氏族志》,搶先一步,東宮還能喝點湯,也算對得住眾多屬官。
李承乾自以為一切按照自己計劃穩步推進,一道敕令,李世民急召其入宮。
李承乾低估了修《氏族志》魅力,亦低估東宮眾臣戰斗力,東宮眾臣以東宮首薦為由,據理力爭,堅決由東宮主持編纂,杜正倫甚至還陰陽了越王李泰主持修地志之事,這可把李世民氣得不輕,急忙召來李承乾出氣。
若是李承乾知曉杜正倫之舉,必然將其叉出去,若去罵李恪應安然無事,扯那死胖子作甚?
李承乾至兩儀殿前,內侍皺眉搖頭瘋狂暗示。
秒懂!李世民不悅。
深呼吸,提太子服,神色甚急,疾步進殿,幾欲絆倒。
李承乾微喘,磕磕碰碰至御前,關切道:“兒見過阿耶,不知召兒前來,所為何事?”
李承乾表演成獨角戲,李世民壓根不瞧一眼。其坐御座上,一言不發,臉若寒霜,手指微顫,胸膛起伏,顯然被氣得不輕。
“阿耶,可是有人頂撞阿耶?告知兒,兒必罵之。若兒不敵,再率東宮眾臣齊至其府上,定將其罵至閉門不出。”李承乾大義凌然道,一副氣勢洶洶模樣。
饒是李世民修養再深,也被李承乾孩童般無賴言語逗至破功。
“胡鬧!頂撞朕之人,正是你東宮諸位好師傅,杜正倫那田舍漢尤甚!”
哦,啊?孤欲收回前言,可否?
杜正倫那大嘴巴,那日才腹議,應驗如此之快,當真匪夷所思。
莫非孤亦有神算之能?
李承乾赫然道:“阿耶莫跟此人一般計較,其便是一直人也。兒在東宮,其屢屢訓誡于兒,不過其忠心可嘉,且能干事,對事不對人。故此,其胡言亂語,兒便當做飛蚊鳴叫罷了!”
“哼……”
竟余怒未消,杜正倫到底闖了多大禍事。
“兒此刻便去同其較量一番,兒不信其敢反撲。”李承乾插科打諢,手上裝模作樣擼起袖子。亦不知效果如何,不行再換策略。
“身為儲君,成何體統?朕氣消矣。近前來!”李世民順坡下驢。
李承乾上前,隨之問道:“可是因修書之事?”
李世民頷首,道:“東宮諸臣力爭主持修《氏族志》,此事你可知曉?”
李承乾腦瓜嗡嗡作響,豬隊友!孤明言交由圣裁,何為圣裁,彼輩不懂,當真不知所謂。要不要落井下石,換一批屬官。
李承乾速思慮,瞬打消念頭,目前而言,眾屬官可稱盡職。換屬官有風險,彼新履職的,風險最大,杜正倫已作教科書示范。
“知曉,那日東宮師傅得知兒薦青雀修如此重典,心生羨慕,不由奏請東宮亦修重典,兒便讓其議一議修《氏族志》,可兒信誓旦旦讓其交由圣裁,彼輩怎敢如此放肆?”李承乾忿忿不平,多半是裝,小半是真。
“哦,修《氏族志》,便是你提議的?”李世民聞言大怒,奏章以東宮名義上奏,初以為是東宮眾臣商議而決,豈料是李承乾主意,狠拍御案,大殿儼然有了回響。心道:逆子,可真會給朕找麻煩,完全忘了前幾日還在長孫皇后榻上夸李承乾明君之范。
要糟,孤速向杜正倫致歉,同為大嘴巴矣!
“確是兒提議。”李承乾膝蓋一軟,下跪不丟人。
“你為何提議修《氏族志》,可是有人為你出謀劃策?”李世民帝王疑心病又犯了,不過也不怪其懷疑,朝野因為此事都炸鍋了,不同尋常。
李承乾背后閃過一絲涼意,思緒急轉,福至心靈。果斷選擇最為穩妥一條,請李師傅上線!
“阿耶,去歲,兒同青雀麗質去拜訪舅父,恰逢崔氏大婚,其排場之大,皇族亦不如也,兒甚為不忿,為何其如此不顧皇家臉面,而百姓卻習以為常,并不覺不妥。”
“兒遂求問于李師傅,李師傅告知兒,等兒有處政之能,再重修氏族,讓李姓居于首位,將其姓氏降至低等,時日一久,如此天下人便慢慢知天家尊貴。兒深以為然,一直謹記于心。”
“那日眾臣所請,兒不勝其煩,便想起此事,隨口一說,怎料引起如此軒然大波,阿耶,此乃兒無心之失,還望阿耶明鑒!”
李世民聞言一震,想不到此中還有此等故事,那些高門大姓確實過分,如此錯怪承乾矣。李綱之言深得朕心,竟同朕思慮不謀而合。可惜了,若是其健在,以其歷仕數朝之經驗,必定是一大助力。
“此事,你應該跟朕商量,不應自作主張。”終究是李綱名頭好用,李世民臉色已如常,似乎想責怪李承乾,也不忍心,都怪東宮那群屬臣邀功心切。
李承乾內心一笑,與你商量,還有東宮何事,說不定蒙學讀物都要外人參合進來,豈不是得不償失。臉上卻是滿臉真摯,頗為懊惱道:“此事,兒思慮不周,望阿耶懲罰。”
“罷了,起吧,此事非你之過,且重修氏族,勢在必行,你提議亦是有功。”
李承乾起身,正衣冠,至李世民身旁。
“承乾,此事便是你提議,那修書人選便由你斟酌而定,你可有數?”李世民起了惡趣味,也讓李承乾愁一愁此間煩惱,與此同時,亦有考究之意。
李世民向孤扔至一顆炸彈,慎接!
李承乾思慮少頃,一時間難有頭緒,道:“阿耶,可否容兒思慮片刻。”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