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九陽真經
- 從俠之大者完顏康開始
- 青山隱隱隱
- 2485字
- 2025-03-05 09:02:55
楊康見覺遠遠遠站著,便請他再取支筆來。
覺遠也不問緣由,應聲而去。
黃蓉已將研好墨,請好師侄下筆。
楊康遞去第二冊《楞伽經》道:“小師叔,你瞧我發現了什么?”
黃蓉疑惑,不知好師侄又搞什么幺蛾子。
楊康道:“咱們的《九陰真經》今日居然遇著《九陽真經》咯,一公一母,真是天注定的緣分。”
“《九陽真經》?什么一公一母?難聽死了!”
“喏,你瞧這梵文行間寫的漢字。”
楊康湊過來手指給黃蓉看,黃蓉驚得瞪大眼睛。
她頓時萬分好奇,接著《九陽真經》成名那句之后,繼續往下看去。
仔細看來,她更為驚訝。這《楞伽經》中居然記載著一門高深的內功!其武理似道似佛似儒,陰陽相濟但更重陽剛之氣......微言大義,奇妙無比!
原本九陰下卷中記載武學的改良、破解之理,如今配合著這《九陽真經》看來,竟又生諸多妙解!是區別于楊康所述全真心法的感悟。
黃蓉抬頭又驚又喜看著楊康道:“好師侄,這般寶貝,你就如此大方給你小師叔瞧啦?”
楊康無所謂道:“此經本就不是我的。”
黃蓉心思一轉:“那也不是少林寺的!不然為何那方丈全然不知此經另有玄機?”
“確實不是。”楊康趁著黃蓉細看第二卷時,已將第三、第四卷粗略通讀,他將第四卷翻到最后一頁遞給黃蓉。
“此經看起來與《九陰真經》倒是有緣。”
黃蓉接來第四卷,見到最后一頁上九陽真經作者自述記載,不由得感慨天下竟有如此多的奇人異士。
居然有人能以斗酒贏了“中神通”王重陽,借觀《九陰真經》后還創下《九陽真經》。
相較之下,便宜師侄只是結合了全真心法與九陰下卷而得武功大進,這也算不得什么曠古爍今了。
原創比二創牛逼,這是自古以來應有之義。
黃蓉再看第三、第四卷經文,她思維敏捷越看越喜。
她倚在楊康手邊,小聲道:“咱們拿了此經,速速離去?”
“咳咳!小師叔,師侄是來抄經祈福,不是來盜經作孽的。”
“你騙鬼吧你!你不是來找會梵語的和尚幫你解讀九陰真經最后那段稀奇古怪的文字的么?”
“呀!小師叔你怎么知道!”
楊康故作驚奇,他在向天鳴講出漢字音注梵文的那一刻,便猜到以黃蓉的冰雪聰明,必然有所悟了。
捧哏給小師叔情緒價值,惠而不費,何樂不為。
“哼哼,你能敷衍得了小師叔?”
小小黃蓉,甚為得意。
“好師侄,咱們到底走不走啊,再不跑路,那覺遠小和尚可要回來了。誒?他只是再取支筆而已,怎么還不回來?”
覺遠背對著站在門口,剛回來便見著兩位施主依偎在一起說著悄悄話,他心中莫名翻涌諸般雜念,只得轉身不入,視而不見。
待得楊康喚他進來,覺遠才恭敬將新筆奉上。
他知道兩人已翻閱過《楞伽經》,便勸道:“兩位施主,達摩祖師所傳《楞伽經》中另有一部中原前輩高人撰寫的《九陽真經》,此經并非佛理,而是一些強身健體的法門,這些法門用來保養有色有相之身倒是有用,卻不能明心見性、頓悟成佛。兩位施主謄抄佛經,不必多費筆墨在意這皮相小道。”
楊康心想,覺遠和尚年紀輕輕思想覺悟就這般高了?看來真是一以貫之到老,后來五十多歲時帶著張君寶追蹤盜書的尹瀟二人時遇到過兒也是這般說法。
只是如今《九陽真經》提前出世、黃蓉在我身邊、諸事變化,覺遠往后的境遇應是亦變了。
不過......有些事的變化,也過于離奇了!
楊康察覺到覺遠看向黃蓉時,眼中流露出的懵懂神色。
“嗯......”
黃蓉見好師侄若有所思,以為他要被小和尚的歪論勸退,趕緊辯駁道:“形神俱備,方為真人,什么皮相小道,我們是要當人的、又不是要成佛作祖。”
言畢,她忽覺不對,自己不是不打自招承認了是覬覦這《九陽真經》么?
好哇!小和尚明知《楞伽經》中另有玄機,卻不早說,此時跳出來捉贓!
黃蓉自詡聰明無雙,此時心感被這面似憨直的小和尚擺了一道,頓生郁郁,拍了拍楊康手臂示意他快上。
好師侄,小師叔倒要瞧瞧你要怎么辦。
沒想到好師侄卻塞了一支筆給自己,讓自己從第四卷開始謄抄《九陽真經》,而他卻從第一卷開始抄起來《楞伽經》。
珠聯璧合,分工明確。
誒?直接不理會覺遠小和尚的嗎?
也對,他早知經書有異,卻未稟告方丈,此時當然也不會去通風報信。
難怪這小和尚直接把經書交給好師侄了啊!
真壞!還說什么皮相小道,分明是自己覓得神功,不欲教師門知曉!
楊康道:“覺遠小師傅,近來幫我們研墨吧?”
覺遠也不再勸或者拒絕,右掌施禮應是。
“這《九陽真經》你練過了么?”
“小僧閑暇時練過一些,確實如經中所載,能強身健體、滋養內功。小僧近些時日來,滿院打掃整理、上下取經曬書,倒是不需耗費多少力氣了。”
“那你怎么不告訴方丈大師此書有異?”
“寺中諸般武功,并不多這一本,但達摩祖師親傳《楞伽經》,卻只有這四冊。若稟告上去,此經下場或將與《易筋經》《洗髓經》原本一般失傳,小僧于心不忍......”
說到底,還是不通武功的覺遠完全不看重《九陽真經》。
“那你卻取來與我相看?”
“完顏施主既然點名要謄抄這部《楞伽經》,想必是有緣之人,若執意皮相小道,小僧又勸不得,緣法如此那便如此罷,施主若要告知方丈,小僧也不會阻攔。”
“放心吧,你既然不愿我又何必插手少林閑事。不過此經確實與我有緣,覺遠小師傅可知這第四卷末所載全真派、王重陽?”
“小僧謹謝施主!小僧慚愧,只知其名,不知詳細。”
“在下正是終南山全真教第三代首席大弟子!師祖已在二十余年前仙逝矣。”
“竟是這般緣法!”覺遠不疑有它,只道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黃蓉:“......”
她方才對覺遠初生偏見,但后面又聽得覺遠語意誠摯,不似個道貌岸然的,眼下見他被好師侄真真假假反以緣法之說忽悠得深信不疑......
她不由啞然。
少林寺有此一心向佛的弟子,真是可喜可賀!
誰知,好師侄卻道:
“覺遠小師傅,這《九陽真經》你練練也好,強身健體總沒有壞處的。”
“完顏施主教誨,小僧銘記于心。”
“不過這第四卷卻有一處生死玄關,常人絕難度過。你練到第三卷便停了吧,別再繼續下去,不然一身九陽功力持續積攢,就算不會爆體而亡,亦會因一場劇烈戰斗而過度泄氣致死。”
“小僧謹謝施主指點,施主放心,小僧不喜掄槍弄拳、只好讀經誦典,絕不會與人爭斗的。”
“那就好,我也不愿見到《九陽真經》第一位傳人卻因《九陽真經》而死。”
黃蓉聽到楊康所言,停了筆,研究起來眼下第四卷后文。
看其描述,細細想來,好師侄真不是在誆小和尚。
她本坐在案前,如今斜撐著手臂歪著身子看向楊康。
嘴巴微動,好像在說,你干嘛這么好心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