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日子總是如此的短暫,但每一刻都充滿了深刻的意義和無盡的回憶。陽光灑在綠色的地毯上,風兒輕輕吹過,帶來了青草的清香。
漫步在如此的美景中,會讓人忘掉一切煩惱和憂愁,雖然身處草原,但心早已經“回家”了,這是其他地方所不能帶給人的別樣體驗。
在鐵木真年僅十一歲的那年,泰赤烏部的首領塔里忽臺得知了乞顏部未來繼承人鐵木真的消息,擔心他長大后會報仇。這種擔憂并非沒有根據,他深知自己在鐵木真一家最苦難的時候,帶著多個部落中的“資源”集體反水,這是一種恥辱。而一旦鐵木真長大成人,必將會對他進行報復,這也使得還未成年的鐵木真早早就成為了他們的心頭大患。
因此,塔里忽臺突然說了句“羊羔兒地毛褪了,羊羔的身體長大了”,就毅然決然地決定趁鐵木真還未成氣候,便斬草除根,永絕后患。
但幸運的是,這一舉動被也速該生前的部下蒙力克知道了。他獲知消息后第一時間就將這一重要的情報通知了訶額倫。
訶額倫看著眼前的鐵木真,一股愛憐之意從心底里生出,她本能地想要保護鐵木真,于是高呼讓他趕快離開。畢竟這種陣仗是近幾年來少有的,同時也讓機警的訶額倫一瞬間就明白了事情的嚴重性。
眼見形勢不妙的她,立即展現出作為母親的果敢與智慧,她迅速召集兒女們,向山腳下的山澗中隱藏,并藏身于一處叢林中,利用茂密的樹木作為掩護。
“你們幾個趕快拿這些荊棘來建一個圍欄,以阻擋馬匹的沖擊”,訶額倫一邊指揮孩子們迅速搭建起臨時的圍欄,以抵御騎兵的進攻。雖然條件簡陋,但大家齊心協力,很快就搭建起了一個隱秘的藏身防線。
可奈何此時的鐵木真只想呆在家人跟前,和他們共同應對這場“浩劫”。無論母親訶額倫怎么說、怎么勸,他都沒動過離開的念頭。直到訶額倫用短刀抵在脖子上,以死相逼,鐵木真才滿眼淚水地騎上了馬。
臨走時,訶額倫用力地拍打了馬的屁股,馬兒奮力向前沖去,但馬上的鐵木真雖然人走了,但心卻留在了這里。他始終望著母親所在的地方,直到淚水模糊了自己的雙眼。
有幾次他想勒停馬兒,回頭去找家人們,但是一想到母親臨走的舉動,鐵木真下了好幾次決心都放棄了,只能任由馬兒馱著自己向鄂嫩河的茂密森林之中奔去。
馬兒好似有靈性一樣,一心護主的它,也是奮起四蹄向前奔。此時去哪里已經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離開這里,離開這個馬上就要成為“是非之地”的地方。
這天,泰赤烏部的騎兵如同狂風驟雨般向鐵木真一家的牧場急馳而來,馬蹄聲震天動地,卷起一片塵土。
泰赤烏部的騎兵到達牧場后,發現鐵木真一家已經消失無蹤。他們并不甘心就此離去,于是開始分散開在附近搜索。很快,他們發現了身處山澗中的圍欄及訶額倫一家人,一聲招呼就并攏圍了上來。
塔里忽臺騎著馬,高舉蒙古刀高聲喊話,表示他們只想要鐵木真的性命,對其他人并無加害之意。然而,訶額侖深知泰赤烏部的殘忍與無情,她絕不會輕易交出自己的兒子。她堅定地回應道:“我們是一家人,生死與共。你們若要殺鐵木真,就先從我身上踏過去!”
說完她張開雙臂護著幾個孩子,眼神堅毅而堅定,不懼怕面前的眾多騎兵,這一刻她儼然已經化身成一道血肉長城,能夠阻擋任何“入侵”。身后的孩子在此刻也感受到了來自母親的保護,他們也齊齊聚攏在訶額倫身后,面色不善地看著“敵人”。
泰赤烏部的騎兵被訶額侖的堅定態度所震懾,一時間竟無人上前,甚至連戰馬都打著響鼻想要后退。他們知道,鐵木真一家雖然勢單力薄,但絕非易與之輩,絕不會這么容易就屈服。可是,奈何塔里忽臺的命令猶如催命符一樣,像是一把沉重的枷鎖,束縛著他們的選擇,只能進攻。硬著頭皮下,騎兵們開始了沖鋒,臨時搭建的圍欄在蒙古騎兵的“肆虐”下,就如大海里的孤舟一樣,顯得那么脆弱、那么無助。
最終在泰赤烏部騎兵的沖擊下,訶額侖及家人還是被打亂、打散了,全家人被逼無奈只能做鳥獸散,好在塔里忽臺旨在“除掉”鐵木真,對其他人只是進行了驅趕,訶額倫全家再次踏上了逃亡之路。
彼時在鄂嫩河的茂密森林中,鐵木真知道這是自己唯一的生路。這片密林,仿佛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天地,它的神秘與危險讓人望而生畏。鐵木真,這位未來的草原王者,此刻已深入這片茫茫林海中,饑餓與孤獨如影隨形。
隨后回過味來的泰赤烏部騎兵們并沒有放棄追捕,他們迅速將那片森林包圍起來,布下了天羅地網,等待著鐵木真自投羅網。
塔里忽臺的命令很簡單:“不困死鐵木真,絕不撤退”,于是在這片森林的每個可能出口處都被安插了大量的騎兵,只為“堵住”鐵木真。
鐵木真在森林里小心翼翼地躲藏,他知道自己不能有任何松懈。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饑餓和疲憊開始侵襲他的身體。馬兒尚有山泉水和新鮮的草填肚子,而此時的鐵木真卻無任何果腹的東西,他只能趴在山泉水邊,猛灌幾口冰冷的泉水,以抵擋餓意。
隨著天黑來臨,鐵木真本以為包圍的人會撤退,但是周邊時不時傳來的馬嘶鳴聲,卻在提醒他“敵人”是不到黃河不死心,他們一直都在。就這樣,鐵木真在深夜短暫的睡了一會兒,但后半夜的寒意還是催他“醒”了過來。
饑餓難耐的鐵木真,刨了幾根草根和著泥土的土腥味塞到肚子里,那股味道幾度令他反胃、嘔吐,但是被他硬生生的咽了下去。因為他明白,這時不填肚子的話,一旦“敵人”開始搜索,自己將無力防御和躲避,只能成為熱鍋上的螞蟻、待宰的羔羊,就這樣艱難地頂過了“逃亡”的第一晚,
第二天清早天剛亮,感到饑餓難熬的鐵木真試圖尋找一些食物來充饑,但森林里的獵物似乎都躲藏了起來。
這片密林,如同一座囚籠,既難以進入又難以逃脫。它像是一個吝嗇的守財奴,連一顆果子、一棵野菜、一朵蘑菇都不愿施舍給鐵木真,讓他能夠稍稍緩解饑餓之苦。
就這樣,鐵木真在這個密林里持續不斷地尋找可以果腹的“食物”。好在天無絕人之路,老天還是比較垂憐可憐人。在這片看似荒涼的密林中,鐵木真意外地發現了一顆小白樺樹,這顆樹雖然小,卻成了他的救命稻草。他小心翼翼地削去樹皮,露出里面新鮮的木質,然后用力吮吸,竟能嘗到一絲絲清甜的汁水。這汁水雖然不多,卻足以讓鐵木真在絕望中找到一絲希望。
然而,命運似乎并不打算輕易放過鐵木真。那點兒可憐的白樺樹汁液,不到三天就被他吸干了。饑餓再次如潮水般襲來,鐵木真感到頭暈眼花,幾乎站不穩腳跟。
此時,他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赤烏部人應該已經走了,他們或許已經在別處找到了自己,或許已經厭倦了在這片密林中搜尋他的蹤跡。無論如何,鐵木真覺得現在是離開這片密林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