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雙喜臨門
- 華娛從向師師學演技開始
- 拾捌雨
- 2926字
- 2025-03-07 12:30:00
李源瞧見來電顯示,心中驀地涌起一個猜測:難道寧昊真的念著那份情誼?
實際上,他對寧昊的態度并不篤定。
他本就不是盲目樂觀之人,心想,若自己站在寧昊的立場,面對中影或者小馬奔騰這類行業內的大公司,相較之下,實在很難偏向他這樣的私人投資人。
他收斂了內心的情緒,盡量不抱過多期望,如此一來,便不會遭受失望的打擊。
“寧昊!”李源沉穩地接起電話。
電話那頭,傳來寧昊爽朗的聲音:“源子!你人在哪兒呢?”
“我在上海。”
“這邊有個角色,我新編劇的電影《感光夏日》,你要不要來試試?”寧昊直截了當地說道。
李源聽聞此話,不禁微微一怔,他此前從未聽聞過這部電影。
短暫的驚愕過后,他迅速恢復鎮定,回應道:“那我考慮考慮,我去BJ找你。”
“行,明天我去接你。”寧昊熱情地說道。
掛斷電話,李源臉上浮現出一絲驚喜之色。
他著實沒想到,寧昊真的念著這份情,愿意向他拋出橄欖枝。這突如其來的邀約,讓他深切感受到了人性中的善意。
李源的眼神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心中已然開始盤算與寧昊見面后的諸多事宜。
李源并未避諱身旁的劉師師,劉師師見狀,眼中帶著一絲好奇與關切,輕聲問道:“你要回BJ?”
“是啊。打算回去了,寧昊找我,估計有電影方面的事找我合作。”李源一邊整理桌上的文件,一邊頭也不抬地回應,語氣中難掩興奮之情。
“真的!恭喜你啊!都要參演電影了。”劉師師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由衷地為李源感到高興。
然而,在這笑容背后,她的內心卻泛起一陣漣漪。
此刻,劉師師才真切體會到蔡一儂所言非虛,李源手中確實掌握著豐富的資源。
他既有資金投資拍攝電視劇,如今又憑借與寧昊的交情,獲得出演電影的機會。
想到這兒,劉師師不禁微微嘆了口氣,這種資源優勢,確實是她們這些普通演員難以企及的。
她在演藝圈摸爬滾打多年,深知資源對演員的重要性,而李源輕而易舉便能獲取這些寶貴機會,讓她既羨慕又自感渺小。
李源心中也是疑惑!
他對電影《感光夏日》毫無印象,按道理寧昊此時不該籌備《瘋狂的賽車》嗎?
為何不找黃渤?
這部《感光夏日》不知是何來歷,估計尚未在大眾視野中嶄露頭角。
不過既然寧昊擔任編劇,想必此刻也在為《瘋狂的賽車》做準備,李源去與他見上一面,倒也能維護好這份關系。
劉師師看向李源,臉上帶著一抹笑意,說道:“正好,我也要去BJ,再過一個月就要進組《射雕英雄傳》了,之后就更沒時間回去了。”
“胡戈那邊傷勢恢復得如何了?”李源微微挑眉,關切地問道。
“恢復得差不多了,感覺胡戈沒受太大影響,還是那么樂觀開朗。”劉師師一邊說著,一邊輕輕撩撥了下耳邊的頭發。
李源點了點頭,其實對于歐陽克這個角色,他興趣并不大,倒不如自己籌備一部電視劇。
但這是蔡一儂遞來的橄欖枝,拒絕的話實在可惜,畢竟這也是個相當重要的角色,并非一般人能夠爭取到。
李源可以選擇放棄,可蔡一儂給予這個角色,是一種重視的表示。
就在李源打算離開工作室之際,電話鈴聲再度響起。
他一看,來電顯示是趙麗影。
李源微微一愣,隨即嘴角不自覺地上揚,心中已然猜到幾分。
他覺得趙麗影此番來電,大概率是已經做出了決定。
若她打算拒絕,想必不會特意打電話,而是漸漸疏遠。
特意致電,那多半是帶來好消息。
“李源!”電話那頭,傳來趙麗影的聲音。
“麗影。”李源回應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期待。
“我決定了,打算簽約你的工作室,離開華藝。就是不知道你那邊能給我什么條件?”趙麗影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忐忑。
“你現在人在哪兒?”李源追問道。
“我在BJ呢!這邊我的戲份已經拍得差不多了。”劉師師在一旁聽到李源與趙麗影的對話,原本掛在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
她的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失落。
一直以來,劉師師與李源在工作中配合默契,關系也日益親近,她心里對李源懷有特殊的情愫,只是一直在等待合適的時機。
此刻,聽聞趙麗影要簽約李源的工作室,她不禁擔憂自己在李源心中的地位會被趙麗影取代。
“那我們在BJ再詳細談談,過幾天我正好也要去BJ。”李源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心中暗自欣喜,看來自己的工作室又將迎來一位得力干將。
而且還是未來有望成為八五花頂流的藝人,一定要好好培養,不能讓這顆好苗子埋沒了。
掛斷電話,李源察覺到劉師師情緒有些異樣,疑惑地問道:“師師,你怎么了?臉色不太好。”
劉師師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沒事,可能是有點累了。”她心里卻五味雜陳。
一方面為李源工作室的發展感到高興,另一方面又擔心自己與李源的關系會因此生變。
畢竟她還是唐人的藝人,且蔡一儂一直將她當作一姐來培養,蔡一儂自然不會輕易放棄她。
此時的趙麗影,在掛斷電話后,心情同樣復雜。
她深知簽約李源的工作室是個重大決定,盡管她對李源的能力充滿信心,但對未來在新工作室的發展仍心懷忐忑。
她擔心自己能否適應新環境,能否與其他藝人融洽相處,尤其是想到劉師師與李源的關系,心中更是涌起一絲不安。
事情一樁接一樁,李源越發迫切地期待王哥能前來相助,他實在有些分身乏術了。
與此同時,在另一座城市里,王鑫坐在寬敞的辦公室內,眉頭緊鎖,目光凝重地盯著電腦屏幕上的行業數據。
近幾個月來,彩鈴業務的發展趨勢急轉直下,已呈現負增長態勢,用戶活躍度持續降低,市場份額正不斷被新興的數字音樂平臺蠶食。
智能手機愈發普及,率先搶占的便是高消費人群的市場,而這部分人群恰恰是彩鈴業務的主要用戶群體。
作為在彩鈴領域深耕多年的資深從業者,王鑫心里明白,彩鈴業務正逐步走向衰落。
經過多日深思熟慮,王鑫終于下定決心——退出彩鈴業務。
他深知,在商業競爭的浪潮中,適時急流勇退,有時比盲目堅守更為明智。
盡管放棄一項曾為自己帶來無數榮耀與財富的業務,心中難免有些不舍,但王鑫更清楚,及時放手,不僅能避免更大損失,還能為自己積累一份人情。
王鑫迅速著手安排后續事宜。
他先是召集彩鈴部門的核心團隊成員,召開了一場內部會議。
會上,他坦誠地向大家說明了自己的決定,并對每一位成員在過去為彩鈴業務所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感謝。團隊成員們雖感到意外與不舍,但也都理解王鑫的決策。
隨后,王鑫開始與合作多年的各大運營商、音樂版權方逐一溝通。當然,他不會直白地說彩鈴業務已走向末路,而是委婉地表示自己想出去闖蕩一番,尋求新的發展機遇。
他以誠懇的態度向對方解釋退出彩鈴業務的原因,并承諾會妥善處理好后續交接工作。
在與一家長期合作的大型運營商負責人通話時,王鑫說道:“張總,這次決定退出彩鈴業務,主要是我個人覺得年齡漸長,心有所向,想出去闖闖。但請您放心,后續的交接工作我一定會安排得妥妥當當,絕對不會給咱們雙方的合作帶來任何負面影響。這些年承蒙您的關照,希望未來還有機會能繼續合作。”張總在電話那頭表示理解,并對王鑫的識趣與負責態度給予了高度評價,兩人約定日后找時間好好聚聚。
完成一系列交接手續后,王鑫走出辦公室,深吸一口氣。
雖然心中有些許失落,但更多的是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他明白,這次急流勇退,雖告別了一個時代,卻也為自己贏得了良好的口碑與人情。
或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刻,這些人情會成為他開拓新事業的寶貴助力。
盡管王鑫為人精明,但在該放棄的時候,他絕不拖泥帶水。
而且他這一退,收獲的是眾多業內人士的人情,尤其是接替他擔任彩鈴部門主管的人,這份人情分量極重,即便日后察覺其中緣由,其本人及背后的勢力也不得不承下這份情。
作為職場老江湖,王鑫深諳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