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 宋美薇 李達主編
- 2554字
- 2025-02-26 18:26:58
第三節 大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
每一個學生跨入大學校門,就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大學生。面對新的校園環境和學習氛圍,作為大學生必須認真思考自己的角色變化,面臨一個重新認識和評價自我的過程。
一、大學生活不同階段的劃分
大學生活一般劃分為3個不同的階段,分別為入學適應階段、穩步發展階段和就業準備階段。在每個不同的階段,大學生的心理狀況是有差異的,主要表現如下。
(一)入學適應階段
剛剛進入大學,大學生首先要面對的是全新的生活:新的校園、新的生活環境、新的學習的方式、新的人際關系……面對這些新的環境,作為一名大學新生肯定會感到新奇又陌生,需要一定時間的適應。新的變化打破了我們習慣化的心理結構,心理定式被破壞了。在陌生的環境中只有努力去適應,建立新的心理結構,才能實現新的心理平衡。這個適應階段是大學生需要經歷的最困難也是最重要的時期。如果不能很好地適應,將對其整個大學的生活和學習產生不良的影響。這個適應階段所需要的時間是因人而異的,適應能力強的人所需的時間相對較短,一般需要一個學期。大學生如果在一年的時間還不能適應新生活,則說明其心理健康可能出現了問題。
(二)穩步發展階段
在適應大學生活后,大學生活就進入了穩步發展階段,這一階段是大學生活最重要的階段,基本持續到鄰近大學畢業前。這一階段是大學生得以全面發展的階段,雖然也會遇到一些新的問題,也需要做出選擇和判斷,但大學生極強的可塑性在這一階段得到了充分展現。他們可能會遇到許多鍛煉自己的機會,可能會有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喜悅,也可能會遇到困惑、苦惱,難以自拔。然而,大多數學生正是經過了這些磨煉才成長起來的。
(三)就業準備階段
大學畢業前夕,每一個大學生即將走向社會或者新的學習環境,面對又一次環境和角色變化,心理將有所波動。不過,此時的大學生已經歷了大學生活的歷練,自主性比較強,會對未來的生活道路產生種種設想,盡管這些設想可能與現實有一定的距離,但他們不再像剛入學時心中充滿了不確定性。這一階段的大學生能否進一步把握好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是他們面臨的主要任務。面對做畢業設計、決定畢業后的去向、處理與戀人的關系等問題,大學生也會產生一些心理負擔和心理沖突。這一階段可以說是進一步考驗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階段,也是進一步促進大學生心理成熟的階段。
綜合來看,大學生心理發展是有階段性的,每個階段有著不同的主要矛盾和心理特征。但發展階段的劃分是相對的,各個階段之間互相滲透、互相影響。階段性和連續性是大學生心理發展過程的特征,我們既應該注意到不同階段的主要矛盾,又要注意各階段之間的銜接。
二、大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
大學生正處于從青少年向成年人轉化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大學生不僅生理上發生著變化。心理上也發生著顯著的變化,這些變化既有與一般青年的相似性,又有作為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的獨特性。雖然在大學各個階段,大學生的心理發展會有一些區別,但整體上大學生在大學期間的心理發展有如下特點。
(一)邏輯思維能力大大提高
大學生能夠比較全面地理解和分析不同的事物,掌握事物發展的一些規律,有創新的思想,敢于創新。
第一,觀察能力明顯增強。大學生對事物的理解不再限于五官的感受和對事物表面的理解。他們希望探索事物之間內在的、本質的關系,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事物。
第二,想象力大大增強。隨著知識的積累和視野的開闊,大學生的想象力更加活躍,更富有創造性。想象的結果可以達到一定的深度和廣度。
第三,記憶力達到頂峰。隨著大學生年齡的增長,大腦皮層形成的時間聯系不斷增多,記憶存儲量不斷增加,理解和記憶能力不斷增強。
(二)自我意識逐漸成熟
青年時期,大學生的自我意識進一步發展,獨立性、自尊、自信心和競爭力不斷增強。他們從外在世界轉向內在世界,致力于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評價、自我監督和自我約束。他們通過加強自我反省,更加注重內心的分析和體驗,進而了解自己的情緒和心理;注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渴望被尊重和理解;注重自己的形象,規劃出理想的自我模式。他們經常把自己和別人作比較。在比較的過程中,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積極性。總體而言,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正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同時,由于缺乏一定的知識、能力和經驗,大學生的自我意識還沒有達到最終的完善和統一。相當一部分大學生不善于處理自我完善與社會需求之間的關系。他們的自我認識存在一定的偏差,往往不能正確評價自己,自我評價過高或過低,一旦遇到挫折,他們就容易陷入自卑之中。
(三)情緒豐富,情緒波動大
進入大學后,大學生的活動范圍不斷擴大,生活比起高中時期更加豐富多彩。多樣性的需求和體驗使他們產生豐富而復雜的情感,包括學習各門知識的過程中形成的理性意識、集體生活中形成的道德意識、人際交往中形成的友誼和愛情、文化娛樂中形成的審美情趣,以及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大學時期,大學生的情緒尚未達到穩定狀態,情緒波動較大,呈現兩極性。比如,在從興奮到抑郁,或從冷漠到狂熱的短暫時間內,這種不穩定的情緒狀態往往使一些大學生陷入理性與感性的沖突。
(四)意志水平明顯提高,但不平衡、不穩定
大學時期,大學生的意志水平顯著提高,其意識、決斷力、堅韌性和自控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大多數大學生都可以自覺確定自己的目標,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克服實施過程中的困難和障礙,努力實現自我價值。
但在這一時期,大學生意志水平的發展并不平衡和穩定。他們通常能夠獨立、快速地處理一般的學習和生活問題,但在遇到關鍵問題或采取重大行動時,往往表現出優柔寡斷或倉促武斷、盲目從眾等心理。情緒波動對大學生意志活動水平有著明顯影響。心情好時意志活動水平較高,心情不好時意志活動水平較低。
(五)性意識趨于成熟
隨著性生理和性心理的逐漸成熟,大學生的性意識得到了迅速發展。他們對異性充滿好奇,希望多了解異性,追求純潔美麗的愛情,努力建立一種相對穩定的愛情關系。他們的性意識開始覺醒,表現出對性刺激的反應、對性知識的興趣、對性問題的思考。
新一代的大學生成長于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社會環境復雜,價值觀念多元化,而且網絡環境也對現在的大學生心理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大學生要全面地看待大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把向上求進的決心、欣喜的情緒和背負的使命轉化為大學學習的動力,努力利用大學時期成長為一個健康向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