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這是一個發生在全民抗戰時期重慶市大足縣的一個小村子里的故事。這天我和外婆談起西門橋,現在的西門橋和以前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外婆問我說,那橋頭的石像還在嗎?大概一米左右。我很疑惑,石像?我怎么沒有見過呢。“嗯……想必那石像已經被風化了吧!”外婆深思著說道。看著外婆的眼神我似乎能猜到那尊石像肯定有個讓我很感興趣的故事,我對外婆說道:“給我講講那石像的故事吧!”當然外婆也很樂意講故事。“那是好幾十年前的故事了,那時我還是個小孩……
第一章
“楊隊長,上級發來通知,要在我們這里征收抗戰軍糧,你看這該怎么辦呀?”
“唉,這兵荒馬亂的年代,苦的也是咱這些老百姓啊!”楊隊長長嘆道,“現在是抗戰的高峰階段,既然要征糧那就征吧。”楊隊長看著桌上的電報。“老劉,你去通知各村的村長來,我把這事給他們說說。”
老劉從房里出去。
“喲,老劉忙著呢!”楊志遠問道。
“哎呦,別說了,上面的又要在我們這里征糧了。”老劉說道“我先忙了!”說完,老劉匆忙的跑著走了。
楊志遠走進楊志忠的房間。
“大哥,剛才聽老劉說要在咱們這里征糧是嗎?”楊志遠問。
“沒辦法呀!你也知道現在的情況,國共合作抗日,需要糧食。真希望早點戰爭結束,我們這些百姓也能好過點。”楊志忠說。他把手里的電報放進紙袋里,隨手又放進了抽屜里面,站起身來踱步著想了想,說:“志遠,征糧這事就交給你去辦吧!”
楊志遠驚訝道:“讓我去,大哥你知道這年頭,誰家有多少存糧啊,你這不是在為難我嗎!”
“這我也知道,志遠吶,大哥是信任你才叫你辦這事。我知道你是一個老實人,自己心里有掐數,讓你去,我放心。”楊志忠看著楊志遠說。
楊志遠沉思了一定眼,轉身對楊志忠說:“既然大哥看得起我,那我就答應了吧!”說完楊志遠深吸了一口氣,“要是沒什么事,我就先去做事了,大哥?”
“你有活兒就去忙吧,等一會兒村長們來了我還得跟他們商量商量這事該怎么辦。”楊志忠說。楊志遠轉身準備離開時楊志忠叫住他又說道:“志遠,等征糧的數兒有了我回頭告訴你!”
“知道了……”楊志遠在中院答道。
太陽曬到了頭頂,楊志忠坐在客廳里,手里搖晃著蒲扇。
“楊隊長,村長都叫了,他們馬上就來。”老劉氣喘吁吁的跑進屋。
楊志忠站起身,手里搖著蒲扇。“辛苦你了,老劉。”楊志忠迎著老劉坐在條凳上,從桌上倒了一杯水遞給老劉。老劉接過水杯一口喝干,“哎呀,這天氣怎么這么熱啊!”老劉一邊揩這額頭上的汗水一邊說:“我都給村長們聯系了,他們馬上就來。”
楊志忠把手里的蒲扇給老劉,說:“辛苦了,來扇一扇吧!”
老劉拿過楊志忠手里的蒲扇呼呼的扇了起來。
不一會,幾個村長都到了。楊志忠和村長們商量了征糧的事,算了算每戶征糧的數目。
……
“好吧,就這樣定了。你們都回去了吧”楊志忠說。
幾個村長都紛紛離去。
“楊隊長,那馬大家的糧不好征呀!”高村長說,“你也知道馬大那人,出名的惱火鬼。”
楊志忠想了想說:“這是上面要的,不怕他不交糧。”楊志忠轉身走進屋,“都回去了吧!”
太陽漸漸的落坡了。
楊志忠抱著煙筒坐在大門檻上呼嚕呼嚕的抽著煙。
“伯……放……牛……我……”啞娃從牛圈里牽著牛出來。
“去吧!”楊志忠說,“到望城坡上去放吧,記得早點回來”
“曉……得……”啞娃牽著牛走了。
楊志遠背著背篼出去割草,“啞娃,放牛去啦!”
啞娃笑了笑說:“(放)……牛……”
下午了,天氣沒那么熱了,干活的都上坡了。楊志遠背著背簍上了龍崗山,龍崗山上有一座白塔,經常有人在那里歇氣。楊志遠也會到那去歇上一陣子。
“嗚……嗚……”從塔后面傳來一陣哭聲。楊志遠繞到塔背后去,看見默珍正坐在地上哭,楊志遠箭步走過去。
“默珍,你怎么了,怎么一個人在這里哭呢?”楊志遠很著急的問道,“是不是又有人欺負你了,告訴我是誰,我去替你教訓他們。”
默珍擦擦眼淚,低著頭搖搖說:“沒……沒有人欺負我,只是我爹,他要我們趕快結了婚,怕我一個人以后不知道該怎么辦,想讓我早一點有個歸宿。”
楊志遠松了一口氣,笑著說道:“原來是這個呀,我還以為有誰欺負你了呢!”楊志遠坐在默珍的身邊,對默珍說道:“我也早想把我們的事給辦了,只是最近有事比較忙,還沒有顧及得上嗎。”楊志遠拉著默珍的手,說道:“等我把這幾天過了,一定抬著花轎迎娶你過門。”楊志遠看著默珍笑著說:“你就準備著做我的新娘子吧!”
默珍羞澀的低下頭,藏進楊志遠的懷里。默珍對楊志遠說:“志遠,咱倆都在一起這么長一段時間了,我一直都在期盼著那一天,可不要太久了。”
楊志遠把默珍摟住說:“不會太久了,要不就下一個月把,我回去跟我大哥說說,讓他幫我們操辦。”
“嗯,我聽你的。”默珍靠在楊志遠的肩上說。
“對了,今天我大哥給我說又要征糧了,他還要我來辦這個事”楊志遠說。
默珍聽了心里頓時感到不安,十分的著急,“這該怎么辦呀?我家里就那么一點糧食,這……”默珍著急的說。
楊志遠安慰道:“默珍,別著急,我回去給我大哥說說,讓他把你家的糧食給免了。你家里的情況怎樣他也是知道的。”
“這怎么好呢?要是被其他人知道了,會去鬧事的,恐怕會找你大哥的麻煩的”默珍說。
“別擔心了,有什么麻煩就我一個人承擔,你就放心吧!”楊志遠堅定的說。
紅紅的太陽斜照在白塔上,山坡頂上的呦呵聲在龍崗山里回蕩。晚風吹拂著山上的樹林,樹葉相互拍打。兩尊大佛并坐在白塔的底下,楊志遠牽著默珍走到二佛前虔誠的祈禱。
第二章
夜晚了,老北街上還是那么的熱鬧。馬大和幾個伙計坐在路攤棚里喝酒,他光著上身,穿著一條灰白的七分短褲,紅著臉,耳朵脖子都紅透了。馬大和幾個伙計正大喝著。
“張老頭,再給我弄個洋芋絲兒,抓一盤花生米下酒。”馬大大聲叫道。
張老頭看了看馬大說:“馬大,你在我這里吃了多少白食了,每次都賒賬,你叫我這生意怎么做啊。”
“唉,去去去去,我馬大是那樣的人嗎?不就是幾頓飯錢嗎,有什么大不了的,上次你那花生米里面還有發霉的,我還沒找你算賬呢,你反倒問起我來了。這什么道理呀!”馬大說道,“你要賣就賣,又不是只有你這里有吃的,我到別人家去一樣有吃。”
“我說你這馬大,這條街上的那個不曉得你,我是看在你爹的面子上才不和你計較那么多,你以為我怕你不成。有本事的去別家吃去,看他們要你吃不。”張老頭大聲說到。
馬大不敢再吭聲了,他在桌上抓起一把花生剝開扔進嘴里嚼著,有喝了一口酒。看著幾個伙計,感覺自己很尷尬,他拿起凳子上搭著的衣服,從衣兜里翻出幾塊錢仍在桌上生氣的說:“吃什么吃,都別吃了,吃著都沒勁。”話完馬大轉身就走了。只聽得一陣狗叫,馬大消失在老北街的夜里。
楊志遠一家圍在飯桌上吃著晚飯,大哥楊志忠,大嫂,啞娃,老劉也留在家里吃晚飯。楊志遠端著飯碗,他好像在想什么。他是不是的看看大哥。
“志遠,你還在想征糧的事嗎?”志忠看出了志遠有心事,“今天我和村長們都商量了,把征糧的數目按照每個村和戶數分配,咱們村的就交給你吧!吃了晚飯就到我房里來,我具體的給你說說。”
“是的。”志遠回答到。
晚飯后,老劉回去了,志遠到大哥的房里去了。
“大哥。”志遠輕輕地進屋去。
“志遠,你來了。”志忠回答到。志遠坐下,志忠看著手里的一張紙,上面還寫著一些數字。
“大哥,其實我想和你說點其他事。”志遠很緊張的說。
志忠低著頭看著手里的紙說:“我知道你想說什么,你和默珍的事我早就想過了,他的爹以前給村里打石頭把腿給摔斷了,現在就只有幫人刻點石頭,做點草鞋過日子,默珍一個女子也干不了多少農活。我們家里也不是很好,這打仗的年頭,農民的日子都不好過,況現在又是干旱,糧食減產,上頭又要征糧,這日子真是不好過呀!”
“大哥,我知道。所以我就想和你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免去默珍家的征糧。默珍她爹又患病了,今天我在上山看見她坐在地上哭。大哥你也是知道的,全村就默珍家沒有勞動力,默珍她娘去世的早。村里的人都知道默珍家里的狀況,就一家均攤一點,把默珍家的征糧湊上吧!您看這行嗎?”志遠問到。
志忠想了想說:“把默珍家的征糧平攤給其他人,恐怕會有人乘機鬧事,尤其是那馬大家的和他那幾個無所事事的狐黨。要是他們不鬧還好,要是他們給鬧起來,那還開交呀。就拿上一次修水道的事說吧,差一點沒給鬧出人命。”
楊志遠深思了,他咬了咬牙說:“大哥,要是有什么事我一個人來擔,不怕他馬大鬧事。”
“你要想清楚了,這不是鬧著玩的,要是真給馬大鬧起來,恐怕連我也招架不住啊。你可要考慮好呀!”楊志忠說。
楊志遠點點頭說:“我已經想好了,如果真有什么事,就讓我來承擔。征糧的事本來就是我負責的,默珍家的情況大家肯定也愿意幫忙。”
“那好吧,你自己決定吧!”楊志忠答應了志遠的請求。
楊志遠高興地從大哥的房里出來。
第二天,楊志遠和默珍在西門橋見面,楊志遠把這事告訴了默珍,默珍聽了也很高興。
“志遠,你這樣的幫助我,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謝你才好了。”默珍感激的說,“總叫你幫我,我都不好意思了。”
楊志遠拉著默珍的手說:“默珍,我你還見外嗎?等這事辦完了我們就成親吧,我們倆在一起都幾年了。我們拜了堂,你爹就可以接到我家里來了。”
“都是我連累了你。”默珍愧疚的說。
“別這樣,只要你不嫌棄,我為你做什么都是值得的。”志遠安慰著說,“只要你能快樂的生活,即使讓我去死我也愿意。”
“別說死,要是你死了,我活著還有什么意思呢?”
“那好,我就一直陪著你到老。”
切切耳語訴情思,淙淙流水似愛意。可憐鴛鴦難成眷,朝還相依暮分離。
第三章
楊志遠按照計劃把默珍家的征糧平攤給了其他鄉親,卻不知為何被馬大發現了楊志遠沒有征收默珍家的糧食。馬大和他那幾個狐朋在村里四處宣揚。
“哎……鄉親們,楊志遠偏袒他媳婦不收征糧,還讓我們平攤張默珍家的征糧,這公平嗎?不公平呀!”馬大在街上大聲的喊著,叫著。他的幾個狐朋也跟著馬大一起吆喝著:“不公平呀!這不公平呀!”
“不知道那楊志遠以前坑走了我們多少錢和糧食,還有他那大哥楊志忠,都不是什么好東西。”馬大越說越帶勁了,“我還聽說他們和那龍水鎮的幾個洋鬼子有來往,他是把咱們的血汗拿去供奉了洋鬼子吧!”
啞娃看見馬大在街上詆毀楊志遠,他飛快地跑回家去把這事告訴了大伯楊志忠。
“伯……馬……馬……街……罵……罵……”啞娃一句話只能夠說出一個字,一時也說不明白,他拉著楊志忠往街上走去。……
這時候,楊志遠已經到了老街上。
“馬大,你別誣蔑人。是,我是沒有收默珍家的征糧,但我從來沒有黑吃過鄉親們的東西。”楊志遠和馬大辯解說。
“誰知道你有沒有黑吃鄉親的錢呀,你黑吃了難道還會告訴我們不成。這次征糧,又不知道你們要在里面刮多少下來。吃多了小心被撐著了。”馬大囂張的說。
街道上圍滿了人,都在討論馬大說的話。馬大和那幾個混混一唱一和的,村民們開始懷疑楊志遠了。
“我的為人大家都是知道的,我楊志遠是那樣的人嗎?默珍的爹為咱們村打石頭把兩條腿給壓斷了,默珍一個女人哪里能種出糧食呀!看看你馬大,每天游手好閑,還不知道你……”
“我怎么了,我能交出糧食來,怎么著。知人知面不知心,表面上看起來老老實實的,不知道肚子里裝的是什么壞水呢?”
鄉親都開始議論起來,對楊志遠也開始懷疑起來了。
“是呀,村里有什么事都叫他去做的,也不知道他做沒做手腳。”一個村民說。“對呀,上一次修水溝,每家每戶捐了那么多錢,結果水溝到現在都還沒有修好,是不是他們把錢給吃了?”
楊志忠從人群里走了出來,看著眾鄉親說道:“鄉親們,我楊志忠為人一向光明正大,絕不會挪用和私吞大家的一分一毫。讓大家幫助默珍交征糧是我的主意,不是我有意偏袒默珍,大家都知道默珍家里沒有勞動力,種不出什么糧食,而且她家的田不是很多都讓你們鐘了嗎?你們讓她從哪里去拿糧食來征糧呢?”楊志忠咽了咽又說道,“大家都是信佛的人,每個人都施舍一點糧食幫助默珍把征糧交了,這也是在做善事呀!”楊志忠看著馬大,說:“馬大,你還有沒有一點良心,你還記不記得上一次強盜來咱們村,要不是志遠,你早就見閻王了,現在你居然還在這里落井下石,你的良心都被狗吃了嗎?”
馬大轉過身去說:“那是以前的事了,況且我有沒有叫他救我,是他自愿的,我為什么要謝他。現在是關系到咱們全村的事,為什么他可以讓默珍不交糧而要讓我們交糧,這不公平。他是想討媳婦吧!憑什么要我們平攤默珍家的征糧,要一家不交糧,咱們全村都不交!”
馬大的話剛落,村民們都叫喊了起來,“一家不交糧,全村不交糧!”
“一家不交糧,全村不交糧!”
“那好,我替默珍交征糧,這可以了吧!”楊志遠大聲說到。
“這不行,你要是給默珍家交了,那就把全村的征糧都交了吧!”馬大轉向周圍的村民說:“大家說好不好呀?”
全村的人都在幸災樂禍的叫“好~~好~~”
默珍跑了過來,她擠進人群說:“都是我不好,讓大家幫我交糧。我知道大家種糧食不容易,默珍十分感激。”默珍看著楊志遠說:“謝謝你幫我,我家里的糧食我自己交吧!別讓大家為難。”
楊志遠拉著默珍說:“默珍都是我不好,我沒用,這樣的小事都幫不了你。”
默珍說:“沒有,你是一個好男人,能嫁給你是福氣。放心吧,我會把糧給交上的。”
“默珍,我……”楊志遠無助的看著默珍。
“都散了吧,散了吧!”楊志忠把圍觀的鄉親都叫走了,志忠叫著啞娃也回家去了。楊志遠抱著默珍痛哭起來,感覺自己幫助默珍都是那么的無能為力。楊志遠和默珍又走到了西門橋上,兩人相互的安慰著。
世事難料心感傷,身雖有余力不強。本自良心幫窮戶,卻被侮蔑惡心腸。
第四章
“志遠,我早就給你說了那馬大不是什么好東西,現在看見了吧!他是什么事都做得出來的,還好今天事沒有鬧開。不知道他還會做些什么事?”
楊志遠還在擔心著默珍交糧的事,他想給默珍送一點糧食過去。他給志忠說:“大哥,要不把我們家的糧食送一點到默珍家去吧!她一個女人怎么可能拿出糧食來呀。”
“不行啊,要是被馬大他們那群人曉得了,豈不是又要折騰鬧事。不行,我不會答應的。”楊志忠堅決的說。
“那可怎么辦呀?”楊志遠著急的說,“要不我和默珍先成親,這樣不就可以了。”
楊志忠想了想,“這樣也不行啊。你看馬大給鬧的,你們要是現在成親那豈不是讓馬大好乘機作祟嗎?不行不行。”
“要不是我們以下聘禮的形式把糧食給默珍,讓默珍先把糧食給交了。如何?”楊志遠說。
“好了好了,先別說了。不管怎樣,絕對不可以再讓馬大那幫人再鬧事了。今天差點就把我給拖進去了,你就打消了那些念頭吧。”楊志忠生氣的說,“好了,今天也折騰得夠累的了,你也早點休息去吧!”
楊志遠一夜都沒有睡著,他一直掛念著默珍交糧的事。
“馬大,今天這事就這樣算了吧!那楊志忠和楊志遠兄弟倆不知道為我們這做了多少好事,這樣鬧一鬧就算了吧,別再計較了。”老劉找到馬大說。
“就這樣算了,不可能。你沒聽見他今天在大街上當著那么多的人罵我嗎?我可咽不下這口氣。我一定要出這口氣,你就叫他給我走著瞧吧,我馬大可不是那么好惹的。”馬大氣沖沖的說。
馬大連夜去找了縣隊里的馬隊長。馬隊長是他的親戚,他給馬隊長說,楊志遠和龍水鎮的幾個洋人勾結私吞村民交的軍糧,還辱罵他。馬大從兜里拿出一摞銀元放在馬隊長的衣兜里說:“大伯父,你一定要給我出氣呀。要不然他還真以為我們馬家好欺負。你說對吧!”
馬隊長怒道:“好,你放心,我一定會為你出氣的。”
馬大笑著說:“那謝謝大伯父了。”他又說道:“那張瘸子的女兒默珍我一直想娶她,可她老是不肯,還和那楊志遠好了。這事您還得幫幫忙啊!”
“你盡管放心,我叫幾個人跟著你回去,楊志遠怎么辦你自己決定吧。”
馬大笑呵呵的說:“那就謝謝大伯父了。”
清晨,楊志遠到默珍家去看看,誰知在半路就被馬大一幫人給攔住了。
馬大攔在路口叫到:“楊志遠,給我站住,你這個反革命派的。今天你是逃不了了。”馬大給帶來的幾個人使了個眼神,立馬就將楊志遠給綁住了。
楊志遠掙扎著叫到:“馬大,你這個龜孫子,別誣蔑人,有本事的跟我明著來,別在人別后作俑。”
“你這小雜種,死到臨頭還罵人。給我帶走,帶到西門去。”馬大生氣的說。
馬大把楊志遠帶到了西門街的瀨溪河邊,把楊志遠捆在了西門橋頭的老樹上。他叫人把街上的人都叫了過來。
一會兒,西門橋上圍滿了人。
“大家都來看呀,這個人私吞咱們的糧食,還把咱們捐的錢給私拿了。他還包庇別人不交抗戰的軍糧,他就是一個反革命分子,要把他槍斃了。”
鄉親見馬大氣勢洶洶,都開始議論起來。鄉親們見旁邊站著兩個衛兵都相信了馬大的話了。
“鄉親們,都瞧瞧吧,楊志遠不知道黑吃了我們多少,今天我馬大就要為大家做主,殺了這個墮落賊。”馬大站在橋檐上大聲的說到。
啞娃割草回來看見楊志遠被綁在樹上,他丟下草背簍迅速的往家里趕去,叫楊志忠。
默珍也聽說楊志遠被綁,也跑到了西門街口。
“馬大你個狗雜的,你還叫人嗎?”默珍哭喊著,“志遠,志遠,他們為什么綁你,為什么?”
楊志遠已經被木棒打得昏迷了,他的身上已經被血染污。
鄉親們還在議論著,他們也不知道實情。
“馬大,你快放了志遠,你們憑什么抓人,他犯什么罪了,你們沒理由綁他。”默珍朝著馬大大吼到。
馬大笑道:“憑什么,就憑他勾結洋人,私吞抗戰軍糧,黑吃鄉親的錢財。他做了什么他自己心里清楚。”
“你胡說,志遠絕不是那種人,我看你才是。”默珍怒道,“我知道你想干嘛,你不就是想娶我嗎,嫉妒我和志遠在一起,所以老針對志遠,你打的什么主意我還不知道?”
馬大有些不安,他環視了一下周圍叫到:“把這婆娘給帶走,少叫她在這里胡說八道。”
兩個衛兵把默珍帶走了,默珍掙扎著,但她也無力反駁。
人心不良造冤案,強拆鴛鴦情何堪。如今好事難成道,世態變幻冷和暖。
第五章
“伯……伯……”啞娃匆忙的跑回家通知楊志忠,“伯……伯……橋……大……槍……綁……殺……”啞娃十分著急的說。
楊志忠明白了啞娃的意思,他丟下煙斗就往西門跑去。啞娃也跟著過去了。
西門橋上已經擠滿了人,馬大手里拿著一把槍,他向圍觀的人說道:“這是個反革命分子,今天我就當著大家的面殺了他,為大家除掉這個禍害。”
楊志遠漸漸地醒了過來,他看著周圍站滿了人,都議論紛紛。
“馬大,你這狗雜種,你會遭到報應的。”楊志遠罵道。
馬大轉身走到楊志遠面前說:“告訴你,老子不是那么好惹的,憑你那點瞎貓抓耗子的本事,你還嫩了點。”馬大咧嘴笑了笑又說:“你不是想娶默珍嗎?你去娶呀。今天我就要送你下地府。”
“馬大,你這不要臉的東西,你這卑鄙小人。”楊志遠罵道。
“呸,我卑鄙,是你自己眼神不好看上了默珍,誰叫你跟我爭呢?是你自己活該。”馬大說完又轉身向圍觀的人說道:“大家都看看,這就是黑吃我們糧食的下場。今天我就來主持公道,為民除害。”說完馬大抬起手里的槍對準楊志遠。
楊志忠和啞娃正叫喊著奔向人群,“要不得,要不得呀。”
“啪……”一聲槍響驚飛了樹上的鳥。
“啊……啊……”楊志忠沖入人群,看見楊志遠被打死在樹下。楊志忠抓住馬大說:“你這王八蛋,楊志遠犯什么法了,你有什么權利打死他。”楊志忠痛哭著對圍觀的鄉親說道:“你們還有沒有良心啊,眼睜睜的看著志遠被殺,你們的良心難道被狗吃了嗎!好端端的一個人吶,就這樣被殺死了,你們居然還能看下去,你們于心何忍啊!楊志遠為大家做的事,大家難道心里都不清楚嗎?他哪里又黑吃了你們的錢,你們的糧食。你們都好好地想一想,楊志遠有哪一點對不起你們的,就因為他幫默珍征糧,讓你們平攤了是嗎?默珍她爹是怎么斷腿的,大家都忘了嗎?張大叔說過什么了?沒有吧!默珍一個女人,她能種出糧食來嗎?大家每人幫她一點,又有什么呢?你們就這樣的自私嗎?”
鄉親們都感到十分的慚愧,都低下頭沉默了,有的已經落淚,不斷地擦拭著眼眶。
楊志忠怒視著馬大說:“馬大,這下你高興了,得逞了是吧?你的良心能安嗎?你會遭到報應的!”
馬大聽了有些神色不安,他叫上那幾個衛兵和狐黨走了。這時默珍也被放了出來,她哭著跑進人群。
“志遠,志遠,你醒醒啊,你快醒醒啊!”默珍已經哭得說不出話來了,她趴在楊志遠的身體上絕望的哭泣著,她不知道應該怎么辦,她喘了兩口氣,昏倒在地上。
鄉親看見默珍昏倒,都過去把她扶起來。楊志忠說道:“鄉親們,你們都長眼睛了嗎?誰是黑,誰是白,你們都知道嗎?看清楚了嗎?”楊志忠仰天呼道:“老天呀,你看看吧,你睜開眼看看吧!如今這什么世道呀,好人為什么活不久呢?”楊志忠又看著鄉親,他用顫抖的手指著說:“你們該醒醒了吧,都醒醒吧!你們呀!殺人好看嗎?誰該殺,誰不該,難道你們都不當回事嗎?你們良心何安吶!”
鄉親聽了楊志忠的話心生愧疚,他們都紛紛跪在楊志遠的尸體前深深地懺悔,為自己良心的不安而深深地悔悟。
楊志忠看見鄉親們的覺悟,心感欣慰,他對鄉親們說:“人都應經死了,說什么都沒用了,你們都想想還能做些什么吧……”
三天后,楊志遠出殯。村民們都前來為楊志遠送行,他們為楊志遠雕刻了一尊石像,并將石像安放在西門橋頭,以此來悼念楊志遠。默珍在這幾天已經把嗓子哭啞了,她的眼睛也紅腫了。而馬大經常找默珍,往默珍家送東西。就在楊志遠下葬后的第二個晚上,默珍獨自走到西門橋頭。她站在楊志遠的石像前,嘴里還暗念著楊志遠的名字。她看著楊志遠的石像,眼淚不斷從眼眶里落下。默珍十分的痛苦,她決定伴隨楊志遠而去。于是她走到了瀨溪河岸邊,從身一躍跳進河里。不一會,河面的水波又恢復了平靜,在月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銀色的光芒。
“快來人呀!出事了,出大事了。默珍跳河啦!快來人啊!”一個村民大聲的呼叫著跑到街上。
楊志忠聽說默珍跳河自殺,他立馬跑了去看看,啞娃也跟著去了。
“默珍啊,你怎么這么傻呢?”人們把默珍的尸體從河里撈上來,鄉親對默珍的死感到很同情又傷心。
生死有命不可量,好人在世命不長。但有良心在胸膛,仰天直指罵上蒼。
尾
我問到:“那個馬大最后怎么樣?”
外婆嘆息著說:“那馬大最后當然也沒有什么好下場,就連整個村都遭到了報應。”
“后來發生什么事了?”我好奇的問到。
“最后呀,村里來了一幫強盜,強走了村里的很多東西。那馬大不讓強盜搶,結果惹怒那幫人,結果被用刀砍成了幾截。”外婆說,“聽那時的人說馬大死的很慘。那次村里遭強盜搶了以后又鬧了一次大旱災,死了很多人。鄉親有做法師,又抬城隍,這才躲過了那次災難。”
當我再一次走到西門橋,我在橋上橋下轉了好幾圈,試圖想把楊志遠的石像找到,但找了很久還是無功而返。每當我和朋友走到西門時,我都要把這個故事講一遍。然而,如今的西門已經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而那些發生在這里的故事也漸漸的被風化,沒有人還會記得那些曾經發生的故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