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南大學術委員會評定,授予劉青山等298名同學管理學學士學位……”
畢業典禮中的才藝演出、領導講話等環節已經結束,到了最后的學位授予儀式,同學們輪流上臺領證書并接受老師的撥穗。
劉青山站在臺上,手捧證書,微笑著面對臺下鏡頭,留下了幾張照片后,隨著同學一起下臺。
“親愛的同學們,無論未來你們走到哪里,我校都會和你們心心相連,希望你們牢記校訓,成為推動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的棟梁之材……”
“祝愿你們帶著母校的光榮與夢想,帶著師長的祝福與期盼,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幸福平安,前途似錦!”
中午11:20分,畢業典禮正式結束,每個同學臉上都洋溢著開心喜悅的笑容。
徐玖和幾個關系親近的同學約好了,吃完午飯就去拍畢業照,還想叫劉青山一起,但程靜一個電話打過來,劉青山不得不婉拒。
“你要干嘛去?不拍照就算了,午飯也不一起吃嗎?”
“不了,公司的辦公用品采買好了,還有些生意上的事兒要忙,人家等我呢。”
徐玖本來還有點情緒,聞言臉色由陰轉晴,笑嘻嘻地鼓勵:“寶寶加油賺錢,我剛才看江老師眼神都要噴出火來了,萬一以后莫離業績不達標,記得出錢撈我,別讓她的詭計得逞!”
“放心吧。”
大學已經畢業,劉青山徹底擺脫了學生身份,準備正式進入工作狀態,如江傲嵐的微信消息那樣,迎接自己人生的新篇章。
當初劉青山讓陳琢幫忙注冊的投資公司,手續雖然還未審批完畢,但公司名字基本確定。
青山投資與市面上的另一家投資公司重名,不得不改為南山投資,寓意是希望公司能夠像終南山一樣長久存在下去。
而公司的辦公用品,程靜也幫劉青山買了一套送到他家中試用,正帶著安裝工人在秦淮御苑等著。
所以畢業典禮一結束,劉青山便脫掉學士服,回宿舍取上行李箱開車前往新家。
到了地方,門口停著一臺商務MVP,有位男性工人站在車旁抽煙。
24號別墅內,程靜正在陳琢家中喝茶等待,見到門口的奔馳s后,出門迎接。
“靜姐幸苦了,多謝多謝。”
劉青山熱絡的上前握手,右手又拎了一個bvlgar(寶格麗)的小禮袋遞了過去:“一點小心意,別客氣。”
里面是一款價值四萬多的小耳環,本是當初劉青山給楊絳瑜父母見面禮中的一件,但現在一直閑置在車上,他便打算用來做人情往來。
“劉總您這是干什么?”
程靜臉色微變,堅決地推了過去。
夭壽了,送別的東西還好,你送姐姐我寶格麗的首飾?
不談我已婚的事實,這件事兒讓陳老板看見,我不得當場下崗?
“我就是覺得讓靜姐幫我忙前忙后,又跑手續又采購的心里過意不去,您就收著吧。”
“不行不行,我肯定不能收,你別讓了。”
幾經推辭,劉青山看程靜態度明確,心眼也沒有發動,對方顯然不是假客氣,于是便收回禮物,轉而打開房門,讓程靜帶人進家,在書房安裝專業交易設備。
電腦、多屏顯示器、專線網絡……
劉青山把行李放在臥室,便與程靜閑聊起來。
“這房子是最近裝修好的吧?您今天才搬進來?”
程靜觀察著嶄新的家具,隨口提問,得到劉青山肯定的答案后,笑道:“真沒想到劉總和我們老板居然是鄰居,電話里聽您讓我把東西送到秦淮御苑小區,我差點誤會了。”
“呵呵,這棟房子是另一個朋友送的,和陳總做鄰居也是機緣巧合下的結果。”
程靜眨眨眼睛:“我冒昧的問一句,您好像和陳總剛認識沒多久?”
劉青山點點頭:“沒幾天,但一見如故!”
他重新對一見如故這個成語進行了定義。
程靜不知內情,信以為真,沉默幾秒,抿嘴笑道:“看你們很投緣,但劉總你想送禮物感謝我完全沒必要,不如給陳總送點禮物表示感謝,我是聽她的吩咐辦事的。”
二人交談之際,門鈴聲響起。
“叮咚~”
來人正是陳琢,而且還不是空手來的,她手上拎著一個牛皮紙袋,就站在房門大開的門前。
“恭喜喬遷,里面是我自己烘焙的蛋糕和餅干,剛剛做好,可以趁熱吃。”
“謝謝。”
劉青山接過袋子低頭一看,發現里面的蛋糕和餅干居然比尋常蛋糕店的賣相還要好看,不由得驚訝稱贊:“看著不忍心吃,聞著又想流口水,厲害了!”
陳琢笑了笑,邁步而入,問:“江總沒在?”
“她應該在上班,不用換鞋了,直接進來吧。”
陳琢是拎著禮物來的,劉青山按照規矩,也帶著對方參觀新家,各個房間都看了個遍。
期間程靜遠遠地旁觀了兩眼,但沒有跟隨,最后,二人回到書房。
此時恰好工作人員也安裝好設備,程靜跟二人道別便帶人離開。
“陳總,沒事的話我就回公司了?”
“嗯,走吧。”
“靜姐慢走。”
劉青山起身相送到門口,再回書房,只見陳琢坐在了桌前打開電腦,登錄她的證券賬號,聊起了正事。
昨天以劉青山下令指揮,陳琢執行交易的六只股票,均按他預計的那樣以漲停開盤,陳琢盡數平倉,802萬本金,總收益率達26%,盈利208萬。
加上期貨賬戶的52萬盈利,共計260萬。
“這筆錢我已經提現了,把你卡號告訴我,我轉過去。”
“按照原來說的,一人一半,你給我打130萬就行了。”
劉青山說完話報上了銀行卡號,陳琢不語,只是轉賬。
恰好劉青山感覺有點餓了,打開她送的紙袋,拿出一個小蛋糕吃了起來,味道驚艷,讓他忍不住稱贊:“好吃啊!你這烘焙手藝怎么學的?”
“留學的時候經常自己下廚,也做些點心。”
“真好吃,料也好,火候也到位,不甜不膩,奶油醇厚!”
陳琢不以為意:“我每周都會做,想吃下次再多做一些你去取。”
“那多不好意思?”
閑聊兩句,劉青山的手機叮咚一聲,收到了到賬的短信,不是百分之五十,而是全額的260萬,這讓他有點意外。
“你怎么都給我打過來了?不是說好了一人一半嗎?”
陳琢微微搖頭:“但我沒答應,我跟你說的是盈虧自負。”
“哥們你真有原則。”
劉青山嘴上夸贊,但心里感覺有點難辦。
二人相識最開始的那場口角沖突早已過去,后續從USDT的買賣到注冊公司,從對金融行業內部的了解再到昨天酒吧和江山傳媒的談判,陳琢都實打實的幫了他不少忙。
劉青山本想通過這筆錢,稍稍償還一下人情,奈何對方不給他這個機會。
陳琢看出他心中所想,笑道:“人情歸人情,生意歸生意。”
“有道理。”
劉青山微微點頭,隨后讓陳琢等一下,自己起身走回臥室,拿上那個沒送出去的寶格麗耳環返回書房。
但這次送的時候,劉青山雖然表情從容,心里卻總感覺有些別扭:
“我看你之前戴過耳環,這個,你瞧瞧合不合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