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父母讓我經受磨難
在臺灣,有一個小男孩,當他牙牙學語的時候,他成天對著父母“哇哇呱呱”地叫個不停,他的父母卻只是“嗚嗚”地癡笑,原來他的父母是啞巴。當他趔趄著小腳丫顛顛學步的時候,他的父母卻并不在旁攙扶,原來他的父母都是雙目失明。當小男孩懂事的時候,他跟著父母顛沛流離,沿街乞討,原來他的父母還都是乞丐。
以后,父母又為他生了四個弟妹,他成了家中的老大,他把要來的食物分給父母、弟妹們吃,自己總吃最少的一點。后來,他看到母親還是一個傻子,每當經期,母親的褲子滿是血污,他總是按時為母親擦洗身體,換洗衣褲。
小男孩長成少年,挑起了家庭的重擔,他不再讓父母沿街討飯,他找到一個被人廢棄的小屋,建起了出生以來第一個固定的住所。他一邊安排好父母,一邊照顧著弟妹。他靠撿廢品垃圾賣錢養活全家,同時,他又發憤讀書。在幾十年撿賣廢品養活全家人生計的過程中,他變得越來越堅強,他還把四個弟妹送進了學校念書。
等到他步入三十歲時,他看到一家瀕臨倒閉的電瓶廠的老板想要賣掉廠子還債,他趕快湊錢將廠子買了下來。五年工夫,他的工廠生意興隆,產品暢銷市場,成了遠近聞名的品牌貨。
這個男孩名叫賴東進,他的自傳體著作《乞丐囝仔》2000年榮獲臺灣出版風云人物大獎,在臺灣、日本他東南亞地區創下銷量奇跡,華文發行量突破百萬冊。他常說:我感謝我的父母給了我身體,給了我經受磨難的經歷。
磨道人生
他出生在蘇黎世郊外一個農家,唯一的家產就是一個石磨,全家人的生計都靠它來維持。貧窮吞噬了他童年的快樂,也剝奪了他求學的權利,他沒有讀完初中就被迫輟學了。四處打工折騰了好幾年,但貧窮仍然如影隨形,蛇一樣死死地纏著他。父親悲哀地說:“別折騰了。孩子,你就認命吧!”他卻說:“不,我決不能像你那樣,一輩子在磨道里轉圈圈。”父親無奈地嘆息道:“唉,那又能怎樣?以前不都是這么對付著過的嗎?難道你還想從這石磨里磨出金子來?”他反駁道:“我只想磨出一份自己想要的生活!”
為擺脫窮苦的命運,他絞盡腦汁想了好多門路,結果都失敗了。這時,父親撒手而去,留給他的遺產便是那一個簡陋的石磨。此后,他常常對著石磨發呆,思考著如何才能磨出一段美滿的人生。
一日,他與好友舒勒醫生閑聊,當聊到蔬菜營養時,舒勒說:“干蔬菜不會損失營養成分。”他腦子里立刻靈光一現:“如果將干蔬菜和豆類放在一起磨,那將會怎么樣?沒準能磨出一種營養豐富的湯料來?”
回家后,他立即將設想付諸行動,著手磨他想象中的那種湯料——速溶湯料,結果大獲成功,產品一投放市場就備受顧客歡迎。因為這種湯料食用起來方便快捷,只需五分鐘即可做出一盆營養豐富的香湯。對此,他并不滿足,隨后一鼓作氣開發出了數十種袋裝速溶湯料,又在此基礎上開發出了萬能調味粉、濃縮食品等一系列高檔產品,并且迅速暢銷整個歐洲市場。
他就是“湯料食品大王”,他的名字叫尤利烏斯·馬吉。
向上帝借一只腳
丹普賽出生時四肢不全,只有半邊右足和一條右臂的殘端。稍大一點兒的時候,這孩子竟不可救藥地迷戀上了足球。父母憂慮地看著這個可憐的孩子,不知道該如何勸阻他。為了安撫孩子,實現他的夢想,他們為他做了一只木制的假足,以便使他穿上特制的足球鞋。
丹普賽付出了數倍于常人的努力,一天天用他的木腳練習踢足球。他不斷對自己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讓自己在離球門越來越遠的地方將球踢進去。他變得極負盛名了,以至新奧爾良的圣哲隊雇他為球員。
那是圣哲隊對底特律雄獅隊的一場比賽,當丹普賽用他的跛腳在最后兩秒鐘內、在離球門五十七米的地方破門時,球迷的歡呼聲響徹了球場!這是這支職業足球隊當時踢進的最遠的一個球。這個漂亮的進球使圣哲隊成了光榮的勝利者。底特律雄獅隊的教練施密特說:“我們是被一個奇跡打敗的。”底特律雄獅隊的后衛沃爾凱說得更透徹,他說:“丹普賽并不曾踢中那個球,那個球是上帝踢中的。”
丹普賽成功地向上帝借了一只腳。
決不向命運低頭
張士柏出生在美國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中。然而就在他十三歲那年,巨大的災難突然降臨在他頭上
1987年3月12日是個陰雨天,這天到游泳館來訓練的人很少,但要求嚴格的父親還是把張士柏送了過來。最近這段日子,張士柏在這里練習跳水。
在訓練了半個小時后,教練對張士柏提出了新的訓練要求,吩咐他入水的動作再靠前一點。
張士柏點點頭,深吸了一口氣,然后從跳臺上“撲通”一聲躍入了水里。奇怪的是,水面上濺起一柱水花后,便是死一般的沉寂,再也不見人浮起來。
所有的人都慌了。大家把他從水中救出后,張士柏已經不省人事,身體也軟綿綿的。經過醫院三天三夜的搶救,醫生宣布:由于頭部撞到池底,第五、六節頸椎骨斷裂,造成高位截癱。
清醒后的張士柏感到無比的悲傷。“爸爸,以后我成廢人了。”他流著眼淚說。
爸爸壓抑住內心的痛苦,鼓勵他說:“孩子,事情發生了,我們就要面對它。一個人在世界上可能要做一千件事,而現在只能做九百件了,只要把九百件做好,會比一千件更完美”
爸爸的話使張士柏堅強起來。命運對他是不公平的,但他決心不向命運低頭。因為他相信:路是人“走”出來的,人總是要自立自強的。
正視了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后,張士柏開始了新的拼搏進取之路:躺在床上完成中學課程,坐在輪椅上上大學。在學校里,他的身體狀況是最差的,可他的毅力卻是最強的。他的肺活量只有正常人的三分之二,說話都困難。他的雙手開始萎縮、僵硬,想寫字,需要靠大臂來帶動遲鈍的手腕。但他在手上套了一個特別的套子,將一根小棍固定在手中,這根小棍,就是他的“手指頭”了。學習時間一長,下肢便血流不暢,臀部常會生出褥瘡,甚至昏倒在電腦旁也是常有的事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張士柏取得了令人驚異的成績:他提前一年完成高中課程,畢業成績排名全校第一,榮獲了美國總統親自簽名的象征最高榮譽的獎狀;哈佛等著名大學同時給他寄來了錄取通知書后,他選擇了以嚴格著稱的斯坦福大學。大學里,他又提前一年完成了本科學業,十九歲直接升入斯坦福大學經濟研究所博士班。
必須自己面對一切恐懼
1970年,約翰·庫緹斯在澳大利亞的一家醫院出生。第一眼看到小約翰,他的父母親傷心極了——小家伙只有可口可樂罐子那么大,腿是畸形的,而且沒有肛門,躺在觀察室里面奄奄一息。醫生告訴他們,這個可憐的小家伙不會活過一個星期。但這個弱小的生命,卻掙扎著活了一周又一周。
由于他的個子非常小,周圍的一切對小約翰來說都像龐然大物。小約翰非常膽怯,對任何比他大的東西都充滿恐懼,尤其是家里的狗經常欺負他。他的父親看到這些,覺得首先需要培養小約翰的膽量,讓他勇敢起來,畢竟,將來的人生要他自己一個人去面對。
“你必須自己面對一切恐懼,勇敢起來。”一天,父親對小約翰說。隨后,父親把小約翰和家中那條狗一起關在了后院里。
父親離開后,后院里很快傳來小約翰的一陣陣尖叫,同時還有狗的叫聲。父親雖然膽戰心驚,但堅持著待在屋里沒有出來。后來附近的鄰居聽到聲音后,報了警。等警察和父親一起走進后院的時候,大家驚訝地發現,小約翰正騎在那條狗的背上。
他終于戰勝了那條狗。
后來,約翰·庫緹斯回憶起這次與狗的戰斗時說:當那條狗惡狠狠地撲過來的時候,我只是揪住它的尾巴,用手指在它屁股上使勁捅,終于制伏了那個討厭的家伙。
“如果你覺得恐懼,那么你就學會去面對它!”父親給小約翰上了人生第一課。
約翰上學了。父親第一次把他送到學校,并且告訴他:從現在開始,你必須學會獨自承受生活:真實的世界,就在前面。當約翰背著比他個頭還大的書包,坐在輪椅上開始憧憬新的生活時,壓根兒沒有想到迎接自己的卻是一連串噩夢。
學校里有很多調皮學生,他們根本不懂得尊重別人,個頭矮小的約翰幾乎成了他們的玩偶。他們拆掉約翰的輪椅,弄壞他輪椅上的剎車,甚至把他綁在教室的吊扇上,隨風扇一起轉動有一次,幾個同學用繩子綁住他的手,用膠帶紙封住他的嘴,把他扔到垃圾箱里,還在垃圾箱外點起了火。滾滾濃煙令約翰窒息,他恐懼極了,瘦小的身體拼命地掙扎著,直到一位老師把他解救出來。很多時候,其他同學放學都走了,只有約翰一個人躲在教室的角落里,孤獨地慢慢組裝被同學拆散的輪椅。
后來,約翰進入了高中。高中學校有一千多個孩子,而對于約翰來說,則是面對著幾千條腿。他每天坐在輪椅上,在無數條腿中間小心地穿行,唯一要做的就是保護自己的手不被其中任何一條腿給踩傷。
恐懼時時伴隨著他,但他卻在內心鼓勵自己:我一定要勇敢起來。
成年后的一次偶然的公開演講,給約翰帶來了全新的人生。
在一次午餐會上,約翰應邀對自己的經歷作簡短的演講。“我一定要把最勇敢的一面呈現給觀眾!”約翰告訴自己。他戰勝自卑走向新生的經歷和現狀讓現場觀眾熱淚盈眶,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演講之后,約翰獨自一個人來到海邊,坐在沙灘上,望著洶涌澎湃的大海,他的內心開始激蕩。回想起在午餐會上熱烈的掌聲,他開始生平第一次大聲笑出來——因為在他的一生中,第一次別人如此關注他的講話,并且報以最真誠的掌聲。這時,約翰忽然清晰地發現,到講臺上去,講出自己經歷的自卑和憂傷,講出自己的掙扎和拼搏,給他人以啟迪,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就這樣,約翰開始了公眾演講。在演講過程中,約翰盡量降低他的生理特性對聽眾造成的影響,而且盡可能地講有價值、有影響力的話。他希望觀眾是來分享他的人生經驗而不是來看“怪物展覽”的。
約翰有著天生的演講家的氣質,語言幽默,反應敏捷。在演講臺上,約翰用粗壯的胳膊支撐著身體,眼神炯炯,聲音洪亮,仿佛拿破侖激勵他的千軍萬馬向前沖。
誰能想到,到現在為止,沒有腿的約翰在一百九十多個國家,做了八百多場演講,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激勵和影響了兩百多萬人。連一些正常人都無法做到的事,沒有腿的約翰卻做到了。他已經成為了澳大利亞,甚至是全世界的知名人物。
這里沒有膽小鬼
美國前第一夫人、現任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四歲的時候,她家從外地搬到了芝加哥郊區的帕克里。
來到一個新環境后,活潑好動的小希拉里急于交上新朋友,但很快她就發現這并非易事。因為每當她到外面去玩耍時,鄰居的孩子們對這個新來的小女孩并不友好,不是嘲笑她就是欺負她,有時還將她推來推去,或將她打倒在地。每當這時,小希拉里都會哭著跑回家去,再也不敢走出家門了。
希拉里的母親靜靜地觀察了幾周后,對孩子如此膽怯的逃避行為非常生氣,她認為這樣會造成女兒心理上的缺陷,影響她將來的人生旅途。母親決定要扭轉希拉里的懦弱心理。
一天,當希拉里又一次被鄰居的孩子們欺負哭著跑回家時,母親站在門口擋住了她的去路。
母親嚴厲而大聲對希拉里說:“回去勇敢地面對他們,我們家里容不得膽小鬼。”
看著母親不容更改的決定,委屈的希拉里只得硬著頭皮走出家門。但這回卻讓那些欺負她的孩子們大吃一驚,他們沒料到這個小丫頭敢再回來,而且這么快就回來了。小朋友們不敢小瞧她了,有幾個小伙伴還友好地向她伸出了手。
最后,希拉里終于以自己的勇氣贏得了一群新朋友。
在以后的歲月里,每當遇到困難與挫折時,希拉里都會想起母親告訴她的那句話,從而鼓起勇氣,大膽地迎接挑戰。
超越不幸會更加余味悠長
艾特二十歲那年,還在享受著生命的甘美與愉悅。艾特快樂地生活著,他積極投身體育鍛煉,擅長滑冰滑雪,還打高爾夫球、網球、羽毛球、籃球和排球,他甚至還組建了一個競賽聯合會,并在著手建立一家網球場建設公司。
艾特還和自己認為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訂了婚,艾特的前景一片光明。然而,厄運卻在這時降臨了。
那是個美妙的圣誕之夜。艾特離開加利福尼亞州,開車前去猶他州。他要去那里和未婚妻黛麗絲共度假期,離結婚之日僅有五周的時間,他們也想借此機會談談婚禮的計劃安排。艾特開了八個小時的車,感到有些力不從心,于是就讓朋友駕駛,他則到乘客席系上安全帶睡覺。這時,已經是深夜了,疲憊的朋友開了一個半小時的車后,竟然伏在方向盤上睡著了。結果,汽車撞到了護欄上,然后又滾下了山坡。金屬扭彎的聲音、玻璃破裂的聲音使艾特驀然驚醒,但瞬息間又恢復了平靜——他昏過去了。
艾特再次睜開眼睛時,世界已變得一片黑暗。知覺恢復時,艾特感覺滿臉在流血,疼痛萬分。他從車里被拋了出去,在光禿禿的地上摔壞了脖子,腿腳、腹肌、腰肌、胳膊和手都不聽使喚,胸部以下也都癱瘓了。
艾特被救護車送到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一家醫院,診斷后,醫生宣布說艾特已成為廢人。
這就成了艾特又一種生活的起點。
因為艾特的身體狀況,他不能再工作了。值得慶幸的是艾特還有百分之七的身體可以工作。醫生說他不能再駕車了,余生得完全依靠他人喂食、穿衣和行走。他們還說艾特最好再也不要提結婚的事了,因為誰還會要艾特呢?他們斷定艾特再也無法參加任何種類的競技和體育活動了。艾特第一次感到無比驚懼,他深恐醫生所言會是真的。
躺在醫院的病床上,艾特自問:我的全部希望和夢想都到哪里去了?一切是否可以從頭開始?自己還能工作、結婚、生子,還能享受先前幸福快樂的生活嗎?
那一段日子對艾特來說既擔心又害怕,世界一片黑暗。
這時,母親來到艾特身邊照顧他,并對他說了一句再次改變艾特命運的話:“艾特,當困苦降臨后,超越它們會更加余味悠長。”
聽了這句話,艾特覺得黑暗的病房剎那間被希望和熱誠的光芒所充滿。
距離聽到母親鼓勵的話十一年后,艾特擁有了一家公司,是一名專業評論員,還寫了一本書:《奇跡如此發生》。艾特每年行程三十二萬千米舉辦演講,聽眾超過十萬人。艾特還入選美國小企業管理機構的1992年度最佳青年企業家。1994年,《成功》雜志推舉艾特為該年度最偉大的身殘志堅者。
遭遇坎坷而夢幻成真,這一切緣何而來呢?
自從那天聽到母親鼓勵的那句話后,艾特感到身體在逐漸恢復。他克服了常人無法想象的痛苦,頑強地鍛煉身體。手腳恢復知覺后,他就開始學開車,一年后居然又能開車了。通過六年頑強不懈的鍛煉,他在生活方面已經完全能夠自理,他又可以到想去的地方干想干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