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舒城(求票求追讀!)
- 梟漢
- 枕金刀
- 2086字
- 2025-03-26 20:00:00
東邊不必去,但是西邊的廬江郡肯定要走上一遭的。
從歷陽前往廬江治所舒城,陸路運輸不便,一應收集好的各類文書,自然要裝船送往柴桑。
魯肅放心不下,執意要親自隨船。
劉備則是放心不下魯肅的安危,只能將身邊目前僅剩的關羽派遣出去,護衛船隊周全。
在襄安附近下船登岸之時,劉備身邊的人手就只剩下十騎,一行人趕往舒城。
在這個時代,絕大部分人根本活不到六十歲。即便是少部分人能夠活到六十歲,也已是垂垂老態,形神枯槁。
陸康今年已經六十有四,不但精神矍鑠異于常人,就連頭上發色也是黑白摻雜,簡直是一個另類中的另類。
此時的他正端坐書房,身前案幾之上,堆放著竹簡、木牘,顯然正在處理一郡政務。
他抽出一封帛書,細細看了幾眼,而后一手拍向案幾,整張臉上透露出一股無力感,喟然長嘆一聲:
“驃騎將軍董重自殺身亡,太后董氏憂憤而死,天子權位未穩,又起爭端。朝堂爭斗,何時可休?”
“從祖。”
一道稚嫩童音傳來,陸康收拾心情,將毛筆與寫好的一份木牘放置一旁,只待墨跡晾干之后,再行裝入絲織袋子中。抬頭一看,矍鑠板正的臉上方才顯露一絲笑意。
“議兒怎得來了,快來從祖這里。”
名字叫做“議”,又是陸康的從孫,也只有今年剛滿七歲的陸議了。
當然,如果歷史線沒有經過修改的話,他的名字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內被改成陸遜。
也就是東吳四都督的最后一位。
陸康將陸議攬在懷里,論及年齡,這位從孫,比他的幼子陸績還要大上六歲...
沒錯,陸康的幼子陸績正是生于去年,也就是中平五年,如今正在襁褓。
這等龍精虎猛之輩,年過六十,仍然發未全白,必然有其緣由。
“議兒,從祖問你,今日讀了哪些經書?”
陸議極為乖巧,雙手抱于胸前,行了個后輩禮,才挺直身子,脆聲回答道:
“回從祖問話,議今日誦讀了《詩經》和《禮記》。”
換做旁的孩子,這個年紀大都只在誦讀《急就篇》,以期明文識字,稍微聰慧一些的,已經開始接觸《論語》《孝經》。
陸議這等小小年紀,已經進入第三階段,開始培養詩書氣質以及禮儀了。
“誦讀《禮記》好啊!”
“如今天下紛擾,正是諸臣失德,以至于朝綱不振,地方不寧。倘若人人知禮,我大漢天下,何至于淪落至此?”
陸康感嘆一句,看了一眼案幾上墨水逐漸干涸的木牘,摸了摸陸議的小腦袋,語重心長道:
“議兒,你一定要記住,為人臣者,需一生秉持忠誠耿直,列居朝堂,當常懷憂國憂民之心,報銷君主之意。尤記公私分明,切不可混為一談!”
“從祖諄諄教誨,議當謹記在心,必不敢忘。”
陸議并沒有立即回話,而是轉著大眼睛思考了一番,仔細將這番話語收入心中,才重重點頭。
“這就好,這就好...”
陸康輕撫孫兒后腦,眼眸卻落在案幾之上,稍稍有些失神。
“稟告府君,門外有一行人馬,自稱新任揚州牧守,劉備劉玄德,請見府君。”
“哦?劉使君到了?”
陸康稍一恍神,顧不得親自檢查孫兒今日的課業,連忙起身,大手一揮:
“先請入中堂,容我更衣!”
稍傾,仆從帶著三人進入中堂,各自落座,奉上漿飲。
為首者自然是劉備,后邊跟著的便是高淵與孫乾二人。
“廬江郡守,陸康,陸季寧,見過劉使君。未及遠迎,還請使君恕罪。”
很快,陸康換好了正服,恭謹施禮。
“涿郡劉備,劉玄德,見過陸公。”
劉備連忙起身,施禮的同時,言辭中用上了尊謂。
“東萊郡守孫乾,孫公祐,見過陸公。”
“...高淵,高子玄,見過陸府君。”
三人中倆人自稱都有前綴,只有自己,連個出身地都說不清楚,高淵只能搪塞過去。
“嗯?”
你個東萊太守,不去正東青州赴任,怎得跑到揚州來了?
陸康有些納悶,礙于禮數,也不好迎頭就問。與三人各自落座,一陣寒暄之后,才出言問道:
“孫太守不往東萊赴任,反倒南下揚州,可是有什么緣由?”
“不敢有瞞陸公,乾奉天子令,前往東萊之前,還需在揚州遷延幾月。”
“哦?”
陸康若有所思,“可是青州黃巾的緣故?”
“正是。”
涉及辛密之事,中樞重臣都不許知曉,孫乾自然不可能直言相告。此番陸康隨口提到一個由頭,倒給孫乾省了解釋的時間。
“原來如此。”
陸康了然,如此看來,青州賊人恐怕聲勢浩大,需要在揚州打造戰船,招募兵伍,操練妥當之后,再行揮兵北上。
莫非北方已經糜爛如此地步,單靠徐、兗、冀三州兵馬,都奈何不得青州賊亂?
是了,天子新登帝位,正值年幼,主少臣疑,致使洛陽中樞,皆以私欲為重,爭斗不斷,更何論這些外臣?
彼輩能夠盡力保全下轄之境,已經算是忠君愛民了,哪里顧得上臨州匪務?
想到這里,陸康憂心難卻,不由得長嘆一聲。
聽到這聲長嘆,來客三人皆是為之一愣。主賓甫一見面就唉聲嘆氣,恐怕有違待客之道啊。
劉備看了一眼其余二人,轉過頭來,小心翼翼地問道:
“陸公可是有煩心之事?”
陸康恍過神,情知自己已然失儀,連忙施禮道:
“下官失禮,使君恕罪。只是一想到中原不安,青徐動亂,未免心懷憂慮,以至于官前失儀。罪過,罪過。”
聽到這話,劉備神情為之一凜,正色道;
“人言陸公秉忠純良,賢德愛民。今日得見,果真不欺我也!”
“使君謬贊,下官愧不敢當。”
陸康苦笑著搖搖頭,“明公近在歷陽,但有事宜,只需遣人送信即可,下官無有不應。怎得猥自枉屈,倒親來舒城?”
“不敢有勞陸公。”
劉備微微一笑,“陸公有所不知,備已下決議,要將揚州州治,遷往豫章柴桑。”
“柴桑?”
陸康微微凝神,有些不解,“這是何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