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開始屯糧了!
- 四合院:從交道口街道辦開始!
- 小腕骨來嘍
- 2038字
- 2025-03-21 20:15:00
到了1953年十一月一日,
四九城開始發行面粉購買憑證。上面寫著“遺失不補,過期無效。”
從出現此票證開始,白面的購買數量和時間就有了限制。
待到1955年十月,四九城才開始施行糧食以人定量。
到這個時候,所有品類的糧食,才都開始計劃供應。
也是到了那個時候,孩子多,定量卻少的家庭,才到了作難的時候。
但不管怎么說,此時此刻,四九城只要不買小麥面粉,其實其他糧食是不限量銷售的。
張平安穿越過來的時候是一月二日,到現在不足半個月。
這段日子只要有機會,他就會買一些粗糧,囤積在空間里。
到現在,他已經囤了五百斤棒子面,和一百五十斤細玉米粉。
為了盡量不引起注意,他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囤積這點糧食,跑了五個糧店。
張平安人高馬大,扛著兩袋糧食出了糧店大門。
走到一個偏僻的巷子,把糧食放在空間里之后,又撣干凈身上的痕跡。
這才重新走出來,朝著布匹商店走去。
跟還沒有開始定量的糧食不同,布匹,棉花和棉紗是第一批定量的物資。
從去年,也就是1954年9月9日,全國已經開始使用布票。
這就意味著沒有票,張平安是買不到這些的。
但他還是打算去碰碰運氣,因為據說,有些布店會售賣一些不要票的殘次品。
在前門大家跑了好幾家布店。
每次進門之后,一問,意料之中的,沒有計劃外的布料和棉花。
就這么跑到第五家布店,就在對方說沒有,
張平安扭頭打算走的時候,迎面就跟一個女人撞在一起。
“哎呀,你這人長沒長眼睛,怎么往人身上撞?”女人一疊聲抱怨著,看向張平安。
這一看,眼神就變了。
上下打量張平安一番之后,她捋了一把頭發,聲音跟剛才完全不同:
“同志,這是沒選到可心的布料嗎?怎么空著手往外走?”
那聲音,黏黏糊糊被摻了蜂蜜似的。
張平安看了看眼前的女人,大波浪頭,丹鳳眼,小巧鼻子,還有張肉嘟嘟的小嘴。
她穿著墨綠色旗袍,外搭白色小坎肩,脖子上有項鏈,細細的手腕上有一個水綠的鐲子。
張平安頓時看直了眼,倒不是因為女人的長相,和她出挑的穿戴。
而是因為,這女人,尼瑪的不是《正陽門下X女人》里的徐慧珍一生之敵,陳雪茹嗎?
感情自己隨便進了一家店,居然是她開的?
陳雪茹問話之后見他不答,便耐著性子重新問了一次。
張平安:“我想買點殘次布料,給家里的孩子們做衣服。但這里的營業員說沒貨。”
陳雪茹臉上立刻浮現出一抹失望:“你這么年輕,就有孩子了?”
聽這意思還不止一個。
“是我幾個外甥,這不快過年了嗎?想給孩子們一人做一件新棉襖。”
“這樣啊。真是個好舅舅。”陳雪茹眼神又開始變得黏糊。輕輕一笑,“要多少?我給你拿。”
“不是沒有嗎?”
“你要就有。”陳雪茹意有所指,說完,示意張平安跟著自己走。
兩人穿過忙碌的選料子,賣貨的營業員和客戶。
忽視頭頂上嗖嗖嗖,鐵夾子飛過的聲音,走到布店后面的倉房里,陳雪茹指著堆放的一些布料。
“這幾種布頭都不要票,你看看喜歡哪種?”
張平安翻開一下,發現里頭有綢緞,竹布,條絨,毛呢,棉布……
雜七雜八什么都有。
但沒有整匹的和特別大塊的,確實都是布頭沒錯。
里頭碎布不少,但也有一些挺大的,給孩子做衣服不成問題。
張平安想了想,最終選了幾塊黑色和藏藍色的棉布。
陳雪茹坐在一旁的凳子上,托著腮,抽著煙看他干活。
見他選的都是最便宜的,忍不住勸道:“這些碎布料都很便宜的,你可以挑點好的。”
張平安搖頭:“這些就行。”
他們家條件鄰居們都知道,穿這些不打眼。要是穿好料子,保不齊別人就要多想。
而且相比全是補丁,不知道穿過幾個人的舊衣,用大塊布頭做的新衣服已經很不錯。
張平安抱著一堆布走到陳雪茹面前,詢問價格。
陳雪茹朝他吐出一個煙圈:“光要布不要棉花嗎?”
“您這里有?”張平安環視倉庫。
“有。”
“那就一事不煩二主,謝謝您嘞。”
這年頭,沒票也買不著棉花。
陳雪茹喊了一聲春梅。
很快,一個扎著辮子的小姑娘走進來:“你去樓上,把棉花拿下來……嗯,拿下來”她看向張平安,“你要多少?”
“五斤吧。”張平安也不知道一件棉襖要多少棉花合適,隨口說了個差不多的數字。
“幾個孩子?”仿佛看出他的遲疑,陳雪茹又問他。
“六個,最大的十二。最小的四歲、”
陳雪茹點點頭,看向春梅:“拿六斤。”
最后,張平安帶著老大兩個包袱,跟陳雪茹走出倉庫。
“掌柜的,徐慧珍來找你了!”
“來了。”
陳雪茹疾步離開,張平安獨自走到柜臺前:“同志,算錢。”
原本告訴他沒有殘次品的老頭兒,從眼睛后面看看他,又看看陳雪茹的背影,嘆了口氣。
“布棉布一尺兩毛四,布頭打二折,也就是一尺四分八厘,棉花一塊一毛五一斤,這些加起來,一共十一塊二毛二。”
扒拉完算盤珠子,就把價格報了出來。
張平安點頭,掏出一疊錢放在桌子上。
不等老頭兒點完錢,就扛著大包小包離開。
終于打發走徐慧芝,陳雪茹疾步走過來:“人呢?”
“老馬,你怎么沒有讓他等我一下?”她嗔怪。
“人家男同志好像有急事兒,放下錢就走了。”老馬嘆了口氣。
“你收他錢了?”陳雪茹看向他手里的一疊錢,“這是多少錢?”
“二十二塊四四毛四。”老馬把錢擺出來給她看。
其實他們的布頭邊角料,拿到黑市或者賣給二手商人的價格,跟幾乎都是翻倍的。棉花也是。
老馬知道這波兒次品賣的沒吃虧,但問題就出在沒吃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