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印刷書開賣
- 秦時:我只工作八小時
- 醒臥美人席
- 2075字
- 2025-03-08 19:56:55
“王上。”
“天色已晚,羋夫人適才來了,見您在忙,又走了。”
“您是不是該休息了?”
趙高恭聲問。
“羋玉?”
“她來做甚?”
嬴政目露不解。
他對女人沒什么興趣,特別是對羋玉,羋玉是楚國公主,華陽太后幫他選的。
“奴婢也不知。”
趙高搖頭。
“她既沒求見,想來無甚要事。”
“寡人忙完再去見她不遲。”
嬴政面沉如水道。
話畢,他揮袖示意趙高退下,繼續翻閱奏折。
……
半個時辰后。
困意襲來,嬴政順勢伏在桌案上,開始睡覺。
不遠處的趙高看到這一幕后,立刻快步走進書房,關上竹窗,把火爐搬到了離嬴政比較近的位置。
現在的趙高,和歷史上嬴政在沙丘駕崩后的趙高,判如兩人,現在的趙高對嬴政畢恭畢敬,唯命是從,難怪歷史上嬴政一直很喜歡趙高,就連趙高犯了錯,都法外開恩,饒了趙高。
……
半個多月后。
第一批印刷書籍制作了出來。
蒙恬負責賣。
為了賺錢,充盈國庫,蒙恬不僅往山東六國賣,秦國國內也賣。
由于印刷書籍的價格只有手抄書籍的一半,所以供不應求,很快,第一批印刷書籍就賣完了。
在秦國各郡任職的呂不韋族弟,或心腹得知此事后,怒火中燒。
但由于負責制書,賣書的是蒙恬,再加上北地郡呂亮,呂明的前車之鑒,所以他們沒有直接針對印刷書籍,而是紛紛給呂不韋寫信,希望呂不韋能站出來主持公道。
……
咸陽,相府。
呂不韋剛吃完午飯,就收到了十幾封信。
信中所言皆和印刷書籍有關。
看完后,呂不韋一一回信,把這些人臭罵了一頓。
不就是印刷書籍斷了一部分財路?
汝身為郡守,郡丞,郡尉,賺錢的方法就這一種?
“這印刷術也是許林那小子的發明?”
回完信后,呂不韋看向呂錢,面無表情的問。
“好像是。”
呂錢答。
“此人確是大才。”
“只可惜不懂審時度勢。”
呂不韋嘆了口氣。
若許林愿為他效力,他可以讓許林做九卿,甚至是三公。
但許林執意與嬴政合作,那就怪不得他了!
“驚鯢那邊如何了?”
略作沉吟后,呂不韋追問。
“驚鯢已住進許府。”
呂錢恭聲答。
呂不韋聞言目露滿意之色。
驚鯢加入羅網多年,執行過數百個任務,還從沒失手過。
因此,想來這次她也不會失手!
在呂不韋看來,只要許林一死,局勢能立馬反轉。
呂亮,呂明被殺也好,他被罰俸也罷,都是小事。
他還是秦國相邦,嬴政還是沒有加冠。
華陽宮會一直倒向嬴政?
要知道,華陽太后是楚人,且野心勃勃。
因此,等許林死后,他不是不能和華陽太后合作。
當年就是他和華陽太后合作,才把嬴異人推上了太子位。
念及此處,呂不韋陰冷一笑。
……
齊國桑海,小圣賢莊。
“師弟。”
“你對這印刷書怎么看?”
伏念將剛得到的印刷書放到桌案上,負手而立,問道。
他外形高雅不凡,舉手投足有一股天生的華貴氣度,是儒家新一任掌門最有利競爭者。
“據說這種書的制作速度很快,非手抄可比。”
“若我儒家經典,皆用此法,想來縱千百年后,我儒家亦是當世第一顯學。”
子瑜答。
伏念頷首表示贊同。
不知這印刷書籍,究竟是怎么印的?
他一時半會還想不出來。
其實就算想出來也沒用,因為草紙的制作方法,還沒傳到桑海。
“師兄。”
“秦國商鞅變法后,連出數個明君,如今大勢已成。”
“現在又接連出現草紙,印刷書,咱們儒家何不與其合作?”
子瑜問。
“茲事體大,非是你我可以決定。”
伏念不茍言笑道。
起初,他對秦國印象并不好,因為山東六國之人皆言,秦國乃虎狼之秦,蠻夷之地。
現在接連出現草紙,印刷書,這讓他感覺或許秦國沒有大家說的那么壞!
秦國若真是蠻夷之地,能出現草紙,印刷書?
等將來有時間,他要親自去秦國游歷一番,看秦國到底怎么樣。
在他看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
道家,太乙山。
道家起源于遠古的隱士傳統,創始人老子于函谷閉關著曠世之作《道德經》,主張以自身修煉達到萬物融合的至高境界。
五百年前,陰陽家脫離道家,劍走偏鋒,自成一派,追求天人極限,去了神都九宮山。
三百年前,道家因為對‘道’的理解不同,分裂為天宗和人宗,之后一直爭斗不休。
印刷書之事傳到道家人宗后,人宗掌門逍遙子對此毫不在意。
在逍遙子看來,就算草紙,印刷書皆出自秦國,也改變不了秦國是暴秦,虎狼之秦!
道家天宗掌門赤松子得知印刷書之事后,則持截然相反的看法。
在赤松子看來,就算沒草紙,印刷書,秦國亦能一統天下,如今有了草紙,印刷書,秦國或能像周一樣,國祚綿延數百年。
“若是如此,我道家應與其合作。”
赤松子雙手負后,望向秦國,喃喃道。
但茲事體大,不是他一人可以決定的。
因此,他打算等過段時間先去問北冥子對此是何看法,然后跟人宗的逍遙子商討一番。
此事關乎到道家存亡,必須謹慎行事!
……
齊國臨淄,稷下學宮。
荀子得到蒙恬制作的印刷書后,讓人把他最得意的兩個學生韓非和李斯找了過來。
不多時,韓非和李斯就來到了荀子身前。
“老師。”
韓非和李斯不約而同的朝荀子躬身一禮。
“免禮。”
荀子揮袖。
“印刷書之事,你們聽說了吧?”
荀子屏退左右,開門見山道。
“聽說了。”
“都說此書制作速度極快,但直到現在學生也沒想明白這書是如何做的。”
“學生以為,此書的制作方法,或與往絹帛上蓋印有關,但應該沒那么簡單。”
“發明印刷書之人,曠世之才,學生自愧不如!”
韓非正色道。
別看他平時吊兒郎當,但在荀子面前,他從不嬉皮笑臉。
荀子點頭,然后把視線轉移到了李斯身上,他想知道李斯對此是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