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日月神教
- 從倚天開始的長生路
- 那年夏天到了
- 3617字
- 2025-02-28 06:00:00
經過趙敏一番推波助瀾后,張無忌就趕緊召集了明教的一眾高手,把姜楠的話一五一十地轉達給他們。
自從各地義軍全面起義,明教的人數便呈爆發式增長,像吹氣球一樣迅速膨脹起來。
同時也變得比先前沒有教主更加混亂了,不少義軍首領表面上對教主的命令唯唯諾諾,背地里卻陽奉陰違,打著明教義軍的旗號,行著燒殺搶掠之事,把明教的名聲攪得烏煙瘴氣,越來越臭。
楊逍率先打破沉默,他眉頭擰成了個“川”字,眼神中滿是憂慮,說道:
“姜姑娘此建議聽起來確實有幾分道理,可真要把明教一分為二,我實在是不敢茍同。此舉恐怕會讓我們教元氣大傷,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而且拆分之后,我們明教還能叫明教嗎?”
韋一笑在一旁微微點頭,接著補充道:
“楊左使所言極是。我們明教自創立以來,歷經無數風雨,始終屹立不倒,靠的就是團結一心。如今若分崩離析,各方勢力定會趁機而入。再者,朱元璋野心勃勃,將義軍交給他,實在難以保證他日后不會對我們明教不利。”
韋一笑輕功絕世,可行事作風一向謹慎,對潛在的風險有著超乎常人的敏銳洞察力。
五散人之一的布袋和尚說不得也站起身來,神色凝重,擲地有聲地說道:
“我等雖常年在江湖漂泊,但對明教的忠心日月可鑒。這拆分之事,必須慎之又慎。一旦處理不當,不僅會辜負教中兄弟的信任,還可能讓我們多年來的心血付諸東流。”
然而,也有人持有不同看法。鐵冠道人張中沉思片刻后,緩緩開口:
“諸位所言不無道理,但我覺得姜姑娘的建議也有可取之處。當下明教確實處于兩難的尷尬境地,義軍事務與江湖事務相互交織,千頭萬緒,難以兼顧。若能將兩者分開,各司其職,或許能大大提高效率,更有利于我們明教的長遠發展。”
他目光深邃,仿佛已經看到了明教未來的另一種可能,充滿了希望。
彭瑩玉也點頭表示贊同:“沒錯,如今元朝統治搖搖欲墜,正是義軍大展宏圖的絕佳時機。朱元璋在軍事方面確有過人之處,將義軍交給他,或許能加快推翻元朝的進程。而我們明教,也能借此機會,專注于江湖事務,重塑我教在武林中的良好形象。”
眾人各抒己見,爭論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一時間,會場內氣氛劍拔弩張,仿佛一點就著。
在長時間的激烈討論后,會場突然陷入了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將目光齊刷刷地投向張無忌,等待著他做出最終的決定,這決定關乎明教的生死存亡。
張無忌緩緩站起身來,目光堅定地掃視著眾人,語氣沉穩有力:
“諸位,今日之議,關系到明教的興衰存亡。師叔祖的建議雖大膽,但也不失為一個解決當前困境的辦法。而且朱元璋是師叔祖指定的人。”
他微微頓了頓,接著說道。
“朱元璋或許野心勃勃,但哪個打天下的人不是野心勃勃,而且不可否認,他在軍事方面有著卓越的才能。
將義軍交給他,或許能讓義軍得到更好的發展,更快地實現推翻元朝的大業。
而我們明教,也能借此機會,專注于江湖事務,傳承和發揚明教的教義,讓明教的精神得以延續。”
“而且現在明教的聲譽已經被一些不法義軍徹底搞臭了,我們也不得不換個名字,重新開始,但教義絕對不會改變。”
楊逍聽了,眉頭微微皺起,陷入了沉思,但他沒有再出聲反對。
他心里十分清楚,如果不解決義軍的問題,一旦元朝被推翻,屆時他們這些明教中人極有可能成為義軍爭權奪利的犧牲品。
自古以來,登上皇位的人只有一個,那九五之尊的位置下堆積著的是尸山血海,就連唐太宗為了坐上那個位置都能殺兄弟、囚父親,這些人為了皇位還有什么做不出來呢?
韋一笑也輕輕嘆了口氣,無奈地說道:
“既然兩位教主已經決定,那我自當全力支持。只希望日后,兄弟們見面后還能把酒言歡,而不是兵戈相向。”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一場激烈的爭論終于落下帷幕。
其實,明教當前身兼江湖教派與義軍高層的雙重身份,這看似風光,實則處境艱難。
一方面,義軍的壯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到推翻元朝統治的戰爭中,這導致明教的資源嚴重不足,已經有不少義軍為了生存開始燒殺搶掠,敗壞明教名聲。
另一方面,大量人員加入義軍使得明教規模過于龐大,人員管理困難重重,就像一個難以駕馭的龐然大物。
如此看來,姜楠的建議極具合理性。從組織架構來看,將明教一分為二可以使兩個部分各司其職,避免資源的過度分散和職責的混亂。
把原本所屬的義軍部分,交給像朱元璋這樣有野心、有能力且熟悉軍事斗爭的人來領導,能夠更好地整合資源,全力投入到推翻元朝的大業中,而明教也能輕裝上陣,專注于江湖事務。
就這樣,張無忌和明教眾人最終決定采納姜楠的建議,將明教一分為二。
將還愿意服從教主命令的義軍部分全部交給朱元璋,而愿意留下來加入新教的江湖中人則依舊由小昭擔任教主。
同時,為了紀念明教,新建立的教派取名為日月神教。
新建立的日月神教僅僅只是一個江湖教派,日后將專注于收攏江湖中人,傳承和發揚明教的教義,在江湖中樹立新的形象,開啟新的篇章。
決定既已做出,接下來便是緊張而復雜的權力交接工作。
張無忌親自前往朱元璋的軍營,將明教一分為二的消息告訴了他。
同時通知他準備接手那些仍然聽從教主命令的義軍,臨行前還語重心長地叮囑他要好好善待這些兄弟,隨后便轉身離開。
得到這一消息的朱元璋一臉茫然,心里直犯嘀咕:這幾天究竟發生了些什么事?怎么感覺自己都亂了套呢?
不過,亂歸亂,朱元璋此時也展現出了他作為義軍首領的非凡魄力,當機立斷,直接將這近十萬來自天南地北的義軍全部收編。
成功接手明教義軍后,他的勢力得到了極大的擴充,逐鹿天下,驅逐元人,恢復漢人天下的底氣也更足了。
收編完成后,朱元璋回到軍營,立即召集眾將領,商討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他目光炯炯地掃視著眾人,豪情萬丈地說道:
“諸位兄弟,如今我們已得到明教義軍的全力支持,實力大增。
元朝的統治已是搖搖欲墜,正是我們大展宏圖之時。
我決定,先集中兵力攻打附近的幾座元朝重鎮,擴大我們的地盤,然后再逐步向中原腹地推進,直搗元大都,推翻這腐朽的元朝統治!”
眾將領們聽了,紛紛熱血沸騰,齊聲高呼:“愿聽大帥號令,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那聲音震耳欲聾,沖破云霄,展現出了他們對朱元璋的絕對忠誠和對未來勝利的堅定信念。
朱元璋看著眼前這群忠心耿耿的將領,心中充滿了信心,推翻元朝指日可待。
在做出分教的決定后,新建立的日月神教的籌備工作便緊鑼密鼓地展開了。
如今的日月神教眾人深知,這也算是開宗立派了,他們需要精心規劃,為日月神教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讓這個新生的教派在江湖中站穩腳跟。
選址是首要任務。眾人經過多方考察和商議,最終選定了位于腹里(元朝時期的河北)境內的一處險地,作為總壇所在地。
此地由恒山而東,不一日便可到達平定州。離平定州西北四十余里,有一片山石殷紅如血的長灘,水流湍急,那便是有名的猩猩灘。
這里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四周群山環繞,森林茂密,宛如一處天然的屏障,守護著這片神秘的土地。
山谷之中,有清澈的溪流潺潺而過,為教眾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滋養著這片新生的教派。
至于小昭擔任教主,眾人也沒有異議。如今的小昭已經修煉了乾坤大挪移,而且嫁給張無忌后又修煉了明玉功,此時的小昭武功已經不弱于護教法王等人了。
而且小昭還是張無忌的妻子,背后有武當派撐腰,而日月神教也能借助與武當派的姻親關系更好地立足于江湖之中,獲得江湖中人的認可,為教派的發展鋪平道路。
不到幾日,明教一分為二這一重磅消息,如同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瞬間在江湖中激起千層浪,引發了各方勢力的強烈反應。
少林,素來以武林中的泰山北斗自居,雖然這些年被武當超越,但他們卻一直聲稱張三豐同樣也是出自少林。
寺內的高僧們得知此事后,齊聚一堂,共議此事。
方丈空聞大師神色凝重,緩緩說道:
“明教此舉,雖看似無奈,但也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
失去了義軍的拖累,他們也能更好地發展江湖勢力,他們的教主還是武當派張無忌的妻子,如此一來,少林怕是已經很難和武當并列了,這對于少林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
“不錯,近些年來,也不知道是不是張三豐又創出了什么新的武功,武當六俠的武功已經超過了我等三人,如今又有了這新出現的日月神教為盟友,六大派并列的局面怕是不復存在了。”
智慧過人的空智一臉愁容地說道,對于少林在武林中的地位逐漸下降表示擔憂。
峨眉派這邊,滅絕師太得知明教分裂的消息后,冷哼一聲:“明教本就是魔教,如今一分為二,不過是自相殘殺罷了。”
由于沒有周芷若,趙敏也就只是搶走倚天劍,并沒有找峨眉的麻煩,而萬安寺的時候,武當也派出了弟子參與救援五派的人,所以滅絕也就沒有死在萬安寺,依然是那個倔強的峨眉掌門。
華山、昆侖、崆峒等門派,在得知明教一分為二的消息后,也是議論紛紛。
有的門派認為這是一個削弱明教實力的好機會,想要趁機打壓明教,以提升自己在武林中的地位;而有的門派則持觀望態度,他們深知江湖局勢復雜多變,不敢輕易做出決定,生怕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明教一分為二的事件,徹底改變了江湖的格局。各方勢力的反應,也讓江湖局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而朱元璋得到增強后的義軍,近日頻頻攻城略地,天下局勢變化更加激烈。
同時隨著日月神教的建立,姜楠也收到了系統的通知,見證名場面,建立日月神教,獲得了高級抽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