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張三豐緩緩站起身形,于姜楠跟前再度開啟太極拳的習練,不過此次情形有別以往,他一面舒展拳路,一面傾囊相授。
“這套太極拳法,乃是我深度參透道家思想精要,并融匯自身多年武學潛心感悟所創。
其秉持以柔克剛、以靜制動之理,講究虛實相生,內里蘊藏著陰陽平衡的絕妙至理。
其核心關鍵在于用意不用力,憑意念引領真氣流轉,再借真氣驅策周身,達成內外交融、渾然一體之境。
你且瞧,起勢之初,務必心境澄明、體態松弛,令氣息下沉丹田,用心去體悟身體與周遭天地萬物間那絲絲縷縷的接觸之感。”
張三豐的拳勢如天際行云、潺潺流水,既輕柔舒緩,又于每一招、每一式當中潛藏著深沉厚重的力量,舉手投足間盡顯一代宗師的超凡風范。
姜楠目不轉睛,全神貫注地凝視著,眼睛眨都不敢眨,竭盡全力捕捉每一個動作的精妙細微之處,力求將其神韻深植心間。
緊接著,張三豐不緊不慢地演示了幾個極具代表性的招式,同步耐心講解道:
“你看這‘攬雀尾’一式,向前推展之際,看似輕柔綿軟,實則內勁暗蓄、勁力含而不露,既能化解敵方攻勢,又可瞬間爆發、反手制敵;
再觀這‘云手’,身形靈動扭轉,仿佛行云流水般暢達自然、連綿不絕,就在這一動一靜的交替轉換之間,太極的深邃變化皆包含其中。”
姜楠依循其教導,學著張三豐的模樣,緩緩抬起雙臂,嘗試開啟起勢。
然而初涉此道的她,動作難免顯得頗為生硬、拘謹,氣息亦是紊亂無序。
張三豐見狀,穩步走近姜楠身側,輕輕握住她的手臂,以溫和且精準的力度引導著她調適姿態動作:
“莫要心急,先放松周身肢體,讓心境沉靜下來,凝聚心神,使得氣息能夠循著自然之態順暢流動。
切記,學習太極拳最要緊之處在于心境沉穩,需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用心去感知、去體悟其中真意。”
在張三豐這般細致入微的指導下,姜楠逐步尋得了些許感覺。
歷經數個時辰的反復研習、揣摩與練習,她的動作漸趨流暢自如,氣息也慢慢平穩下來,已然初步掌握了幾分太極拳的精髓要義。
而目睹姜楠逐步領悟太極拳要領的張三豐,立于一旁,微微點頭,眼中滿是認可之色,暗自思忖這孩子天賦卓絕,不愧有著三花聚頂般超凡脫俗的資質,竟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領悟到太極拳的些許精妙。
此后數日,兩人始終依循這般修煉模式,每日張三豐完成聚氣的修行功課之后,便會專注投入太極拳的練習,而姜楠則在旁悉心觀摩,同步感悟太極拳蘊含的深邃精髓。
直至這一日,張三豐結束當日聚氣成雨的修行環節后,并未如往常一般開啟太極拳的練習,而是神色凝重地望向姜楠,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姜楠敏銳察覺到此番異樣,心中當即明了,知曉這意味著第一階段的修行已然落幕,即將邁入更為艱難、關鍵的第二階段。
在《將夜》所構建的這個奇幻武俠世界里,氣海雪山堪稱修行者得以感知天地元氣,進而踏入修煉正軌的核心穴道樞紐。
其涵蓋兩個關鍵穴位:氣海,位于人體前胸部位;雪山,則坐落于后腰之處。
尤為關鍵的是,這兩個穴位之間存有十七處氣竅彼此貫通,修行者憑借意念穿透這些氣竅,便能與天地間游離的元氣建立感應連接,進而實現對元氣的自如操縱。
當下,張三豐即將著手進行的關鍵步驟,便是借助自身氣海與雪山之間相互連通的氣竅通道,引導體內真氣形成的“河流”,從氣海出發,順流而下,徐徐向雪山推進,最終在雪山深處匯聚融合,成功構筑起屬于修行者自身的氣海雪山。
這一過程,難度非常高,風險更是不容小覷,稍有差池,便極有可能導致經脈崩斷,落得個身死道消的慘烈下場。
依據此前對姜楠氣海和雪山之間氣竅連接狀況的細致探察、嘗試,張三豐發現自身有十三處氣竅與姜楠的情形相符,而姜楠已然貫通十五竅,僅余兩竅尚未打通。
由此,他初步推斷,自身至少具備十三處暢通氣竅,已經達到了開啟這一修行階段的最低標準要求。
“老張,要不暫且罷手吧,此刻停下還來得及,一旦開啟下一階段,可就沒有回頭路了。”
姜楠滿臉憂色,目光緊緊鎖定張三豐,她自穿越而來,于這世間已然度過六載春秋,武當派早已成為她心靈的歸宿,而張三豐更是她在這個世界最為親近之人,她委實不敢想象,倘若張三豐因她遭遇不測,自己該如何承受那份自責與悲痛。
“孩子,無需為老道憂心,人生在世,諸多事宜總得有人挺身而出、付諸實踐。生老病死,本就是世間萬物自然發展的既定規律,如今老道自創的太極已然大成,即便有何變故,亦能死而無憾了。”
聞聽此言,姜楠瞬間明白了張三豐為何如此急切地要將太極拳傳授于她。
言罷,張三豐深吸一口氣,屏氣斂息,將全部的精神意念高度集中,開啟了引導“河流”般真氣順著氣竅向雪山艱難匯聚的征程。
一時間,密室之中的氣息愈發凝重壓抑,好像連周遭的空氣都被這極度緊張的氛圍凍結、凝固。
隨著真氣“河流”緩緩朝著雪山方向流淌推進,雪山深處漸漸有光芒閃爍浮現。
那光芒初始微弱,而后愈發耀眼奪目,仿佛與流淌而來的真氣“河流”彼此呼應、相互交融。
然而,就在氣海雪山即將大功告成的千鈞一發之際,意外再度突如其來。
一股雄渾剛猛的反震之力自雪山核心處洶涌襲來,張三豐的身軀猛地一顫,一口鮮血抑制不住地從他口中噴射而出。
姜楠見狀,大驚失色,疾步上前,雙手穩穩扶住張三豐,淚水瞬間奪眶而出:“老張,別再勉強嘗試了,這實在太過兇險!”
張三豐抬手輕輕擦去嘴角的血跡,面色蒼白,卻仍虛弱地搖了搖頭,緩聲道:
“無妨,是老道一時疏忽大意了,就差那么些許……斷不可就此放棄……這次失敗原因,老道已經知曉了。
老道和你一樣,也有十五處氣竅是通的,而老道并不知情,只是引導真氣通過那十三處氣竅進入雪山,然而進入雪山的真氣卻通過兩個氣竅逆流回了氣海,這才引發此番反震之力。”
盡管身體虛弱不堪,張三豐的眼眸深處卻依舊透著一股堅定不移的執著。
“氣海連接雪山的十七處氣竅,老道與你有十三處相同,只是剩余兩處存有差異,卻是咱們此前未曾周全考慮之處,未曾料到真氣竟會出現如此回流狀況。待老道調養數日,汲取此次經驗教訓,下次再行嘗試,老道有十足把握能夠成功。”
“老張,按照既定的修行原理,只要修行者的意念穿透這些氣竅時,就能與天地元氣相感應,從而操縱元氣,那你剛才有真切感覺到天地元氣嗎?”聽聞張三豐這般言語,姜楠情緒激動,急切問道。
“并未有所察覺,許是事發太過突然、迅猛,又或者此地天地元氣本就稀薄匱乏,方才僅僅感受到那一股強大的反震之力,除此之外,再無其他異樣感知。”張三豐略作思忖,神色凝重地回應道。
“按理而言,真氣之中蘊含著修行者的意念,真氣流經氣竅理應能夠感知到天地元氣才對。難不成,咱們所探尋的這個方法壓根就行不通?”
姜楠心急如焚,雙手下意識地在頭頂胡亂撓動,滿臉皆是抓狂之色。
“孩子,莫要慌亂,稍安勿躁,過幾日咱們重新嘗試一番,屆時真相自會水落石出。”
張三豐看著姜楠這般焦灼模樣,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安撫的笑意。
幾日后,依舊是那間靜謐昏暗的靜室之中,張三豐再度牽引起氣海內如奔騰河流般的真氣,全神貫注地引導著“河流”沿著已然探明的十五條氣竅通道,向著雪山方位穩步匯聚。
歷經數個時辰的艱苦鏖戰,在張三豐鍥而不舍的努力之下,氣海雪山終告成功構建。
剎那間,靜室之內,一股雄渾強大且純凈無暇的氣息如漣漪般迅速彌漫開來,那是氣海雪山中新近匯聚凝練而成的真氣所散發的磅礴力量。
而此時,緩緩睜開雙眸、站起身來的張三豐,下意識地將雙手抬至眼前,目光中滿是新奇與探究之色,細細感受著。
他分明察覺到,似乎有某種無形之物在自己雙手的指縫間悄然流淌而過,雖說肉眼無法捕捉其蹤跡,可那種真切的流動之感卻清晰可辨,想來,這想必就是姜楠此前提及的天地元氣吧。
在此期間,張三豐的面色時而紅潤,時而蒼白如紙,這般反復無常的變化,直看得姜楠心急如焚,滿心焦慮。
姜楠瞧著張三豐這般呆呆凝視雙手的模樣,心急難耐,脫口問道:
“老張,你這是怎么了?該不會是練功練得走火入魔、心智迷失了吧?這雙手有什么好看的,你倒是趕緊說說,究竟成功了沒?”
“應當是成了,我能清晰感知到,空氣中似有某物在悄然流動,雖說目不能視、觸不可及,但其存在之感確鑿無疑,想必這就是你所說的天地元氣吧。”
張三豐回過神來,緩緩放下雙手,神色間透著幾分欣慰與釋然。
“恭喜你,老張,太好了,總算是大功告成!你這臉色一會紅,一會白的,可把我擔心壞了。”姜楠聽聞此言,激動之情溢于言表,滿心歡喜地說道。
張三豐微微點頭示意,面容之上浮現出一抹淡淡的笑容:“這算是開啟了全新的起點,接下來,我打算嘗試修煉天下溪神指,即便僅能練成些許皮毛,也足以驗證咱們此番探尋的修行路徑切實可行。”
在隨后的數日時光里,張三豐潛心閉關,全身心投入天下溪神指的修煉之中。
最終,憑借著深厚的武學根基與超凡的悟性,他成功掌握了天下溪神指的入門訣竅,雖說現階段僅習得一星半點皮毛,但已然確鑿無疑地證明了兩人此前摸索的修行方向準確無誤。
緊接著,姜楠在張三豐的悉心輔助之下,正式開啟了開辟自身氣海雪山的艱難征程。
姜楠依循張三豐傳授的方法要訣,小心翼翼地將丹田內積蓄的真氣緩緩引導、匯聚至氣海之中。她緊閉雙眸,摒棄雜念,全神貫注地感受著真氣在氣海之內逐漸匯聚、充盈。
伴隨真氣的持續匯聚,姜楠有條不紊地開啟了提純工序。
她憑借自身熟稔于心的內功心法,屏氣斂息,小心翼翼地引導著真氣徐徐流轉,逐一剔除其中蘊含的雜質,促使真氣愈發純凈、凝練。
歷經一段時日的艱苦努力,真氣量變引發質變,逐漸呈現出聚氣成雨的奇妙景象。
那雨滴仿佛晶瑩剔透、璀璨奪目的水晶,在氣海之中徐徐飄落,熠熠生輝。
繼而,聚雨成河,這些如水晶的雨滴相互交融匯聚,化作一條奔騰不息、氣勢磅礴的真氣河流。
河流蜿蜒穿梭于氣海和雪山之間,持續匯聚各方力量,最終在雪山深處凝聚成一片浩瀚無垠、深邃神秘的海洋。
與張三豐有所不同的是,在姜楠所構筑的這片氣海雪山世界里,海洋中心傲然矗立著一座高聳入云、巍峨險峻的雪山,而在那雪山深處,冰封著一柄散發著神秘光芒的金色長劍,劍格之上,赫然刻著“王權”二字。
當姜楠滿心驚奇地將此事告知張三豐時,就連見多識廣的他都不禁嘖嘖稱奇,委實未曾料到,劍意竟能在氣海雪山之中孕育出劍胎這般神奇之物。
依據兩人此前查閱諸多典籍所記載:“于雪山之中養劍胎,待雪山崩塌之際,劍胎現世,則萬物皆可為劍。”
照此來看,只要姜楠能夠成功練就劍胎,屆時便能順利獲取完整的王權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