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華喧囂的都市中,司馬逸塵的身影顯得有些落寞。他曾是名知金融集團備受贊譽的基金經理,在業界也算是小有名氣。然而,隨著人工智能量化系統在集團中的廣泛應用,他的地位逐漸被邊緣化,最終無奈地被裁員。
失去工作的司馬逸塵,心中充滿了對人工智能的憤懣不滿和對未來的迷茫無措。走在熙熙攘攘、人來人往的街頭,周圍的喧鬧聲、車輛的鳴笛聲、商家的促銷聲交織在一起,仿佛形成了一道無形的屏障,將他與這個世界隔絕開來。他只覺得自己如同被世界拋棄的孤獨者,每一步都顯得那么沉重而迷茫。
夜晚,回到那狹小簡陋的出租屋,司馬逸塵疲憊地癱倒在床上,望著斑駁的天花板,思緒如同亂麻般交織在一起。他不明白,人類的未來難道真的要被那些冰冷無情的機器所掌控?自己多年的努力與付出,難道就這樣被輕易地否定和取代?帶著這樣沉重而迷茫的疑問,他在無盡的思緒中沉沉地陷入了沉睡。
在夢中,司馬逸塵來到了一個奇異如夢的地方。這里四處彌漫著神秘的光芒,仿佛是宇宙的起源之光,充滿了未知而強大的力量。在這片神秘的領域中,他偶然間發現了一本散發著古老而悠遠氣息的書籍——《太乙金華宗旨》。
司馬逸塵從小就擁有控夢的獨特能力,此時他敏銳地感覺到這本書或許就是改變自己命運的關鍵所在。
正如詩仙李白曾云:“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边@夢界之奇妙,猶如仙人所遇之幻境,充滿了無限可能。
在這個神秘莫測的夢境中,他懷著敬畏與期待之心,開始依照書中所述小心翼翼地探索修煉之道。修煉伊始,司馬逸塵需踏入“聚靈境”。他如同一位虔誠的求道者,在夢界的靜謐清幽之地穩穩地盤腿而坐,輕輕閉上雙目,將呼吸調勻得如同山間的清風徐來,讓自己的心沉入一片空靈澄澈之境。他全神貫注,試著去感知那夢界中如同繁星般游離閃爍的能量。初始時,那些能量就如同頑皮不受拘束的孩子,肆意地四處亂竄,難以捉摸和掌控。但司馬逸塵毫不氣餒,他宛如一位經驗豐富且沉穩耐心的漁夫,不急不躁地拋出自己的意識之網,一次次專注而堅定地嘗試將那些飄忽不定的能量聚攏過來。
不知經過了多少次的失敗,不知在黑暗中經歷了多少漫長的等待,終于,有一絲極其微弱但卻充滿希望的能量被他的意識所捕獲,如同一顆閃爍的星辰,緩緩地匯聚于他的體內。這一絲微弱的能量,就如同在無邊黑暗中點亮了第一盞明燈,給予了他莫大的鼓舞和堅定的信念。
縱觀歷史長河,許多名人都曾在夢界中獲得靈感與啟發。古代的蘇東坡,在夢中游歷名山大川,醒來后揮毫潑墨,寫下流傳千古的詩詞佳作;科學家特斯拉,常在夢界中模擬實驗,那些奇妙的構想在現實中落地生根,推動了科技的巨大進步;作曲家周倫,也多次從夢界中獲取音樂的靈感,將夢中的旋律帶入現實,創作出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
司馬逸塵深知這些前人的經歷,更加堅定了自己在夢界修煉的決心。
隨著修煉的不斷深入,司馬逸塵向著更高層次的“通脈境”奮勇進發。此時的他,體內那微弱的能量猶如一股潺潺流淌的涓涓細流。他以無比堅毅的意念為引導,驅使這股來之不易的能量勇敢地沖擊著經脈。每一次的沖擊,都如同驚濤拍打著堅固的岸堤,帶來一陣又一陣深入骨髓的痛楚。但他咬牙堅持,如同金庸小說中那些歷經磨難卻始終不屈的大俠,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和無畏的勇氣對抗著這痛苦的浪潮。
無數次的沖擊,無數次的疼痛,司馬逸塵都默默承受。他的額頭布滿汗珠,身體微微顫抖,卻始終沒有放棄。終于,在一次又一次的堅持下,經脈漸漸變得通暢起來,能量得以在其中如江河般奔騰不息,洶涌而有力。
而后,司馬逸塵向著更為艱難的“開竅境”勇敢攀登。他全神貫注,將所有的意識和精神力量都凝聚于身體的穴位之處。每一次沖擊穴位,都好似有千鈞之力壓頂,那種巨大的壓力仿佛要將他的靈魂都碾碎。然而,他的心中始終堅信,不破不立,只有經歷了痛苦的磨礪,才能迎來真正的突破和升華。
在無數次幾乎令人崩潰的嘗試后,穴位終于一個接一個地被激活。每一個穴位的開啟,都像是打開了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門,新的能力和對夢界能量的深刻理解如潮水般源源不斷地涌來,讓他的內心充滿了震撼和喜悅。
司馬逸塵憑借著自己與生俱來的控夢天賦和堅定不移的強大意志,在夢界中進入了一種渾然忘我的修煉境界。夢界空間的時間流速比外界緩慢許多,他在夢界中刻苦修煉一整天,外界僅僅過去幾分鐘。
在外界看來,他只是閉目養神了一會兒。利用這神奇的時間差,司馬逸塵找了份金融客服的閑職,乘著午休和晚上睡覺的時間繼續潛心修煉。他深知,自己在這條充滿艱辛與挑戰的修煉之路上每前進一步,就離改變命運、掌控未來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