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接班?
- 重生六零,可我只想吃軟飯啊!
- 我腕骨掉了
- 2144字
- 2025-02-17 15:29:50
張耀東推開家門:“爸,媽,我回來了。”
預料中的溫情畫面沒有出現,
眼前不大的屋子里,
他媽坐在炕上用襪子板補襪子,一邊補,一邊還跟坐在炕梢的他嫂子趙虎妞聊天。
“家里的幾個孩子就跟腳上長了牙似的,襪子穿三五天腳后跟就破大洞。”
“你瞅瞅,咱們家這幾個孩子的牙就跟長腳上似的,好好一雙襪子穿三天,腳后跟就得磨出個大洞。”
“要是補的慢了點,孩子出門一脫鞋,前頭露腳指頭,后面露出腳后跟.....人家可不會說孩子,只會說這家的大人真是懶!!!!”張宋氏似乎完全沒有聽到小兒子愛的呼喊,猶自說道。
趙虎妞一邊遞給老太太邊角布料,一邊也說道:“誰說不是呢?每個月光給這仨小崽子補襪子,我都得買不少邊角布料。
今兒這襪子補好了,回去我就跟他們說清楚,誰要是再亂跑,我打斷他的腿!!”
“狗屁!!那小孩子哪有不跑的?不跑的那是病了!!”張母撇嘴。
這倆人,也沒把我當回事兒啊!!張耀東無語。
炕前的八仙桌旁,他爸爸老蔫兒正在搓卷煙,倒是聽到他的聲音了,可也只是抬眼斜了他一眼,沒吱聲。
張耀東撓撓頭,有些尷尬,知道家里人這是又對自己有意見,故意給自己擺臉子看呢!!
要擱在前世時候,他肯定嗤笑一聲,扭頭就走了。
但前世種種已然經歷一遍,重活一世,他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家人,唯有家里人,才是對他最好的人。
想到這里,他沒有在意家里人對自己的態度,而是扭頭鉆進廚房,給他們家老太太幫忙去了。
“奶奶,咱今晚吃什么飯?這是在做二和面饅頭?來,我給您幫忙……”說著話,已經挽起袖子準備和面。
老太太和藹地看著他,嗔怪:“馬上做好了,不用你再沾手。真想幫忙的話,去燒火。”
“誒!”張耀東從善如流,蹲在灶前開始點火。
燒柴火灶有講究,得硬柴下面加軟柴,軟柴下面加小木棍,最后,再加上一點引火用的。
張耀東填好柴火之后,隨手掏出從白依琳那里要回來的情書,直接就給點了。
張奶奶舀了一瓢水過來,正好看到了:“東子,你把什么給燒了?”
“沒什么,廢紙,正好引火用。”
“哦。”張奶奶把水倒在鍋里,“今兒又去哪兒了?一整天的不著家。
你啊,眼瞅著二十了,也該收收心了。
今兒晌午,知青辦又來動員你下鄉了……
沒工作就得下鄉,你爸媽每天急的嘴角起燎泡,你倒好,成天沒心沒肺……”
老太太絮絮叨叨說個不停,張耀東卻沒有像往常那樣翻臉,反而靜靜地聽著。
老太太說話不耽誤干活,饅頭做好放在篦子上蒸著之后,又開始切咸菜。
他們家咸菜從不買,都是自己腌制。
這年頭什么六必居,沁芳居的,賣的醬菜那都是給有錢人吃的。
普通老百姓家都是秋菜下來之后,買一大堆,自己腌制。
張奶奶從廚房一角的大缸里頭撈出幾顆腌制的黑黢黢的大頭芥菜,噠噠噠地切著。
“你這孩子打小兒也是被慣壞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要是下了鄉,且有你的苦日子過呢……
我跟你爸爸下了死命令,不管怎么著,都得想辦法讓你留在城里!!”
張耀東一邊燒火,一邊看著他們家老太太利索的動作。
老太太今年六十六,后世來說還算中老年,但在這個年代,已經是妥妥的老太太。
老太太生了仨兒子,仨兒子又給她生了六個孫子,可她最疼的只有最小的張耀東。
不同于前世跟父母,哥哥越來越糟糕的關系,張耀東跟這個最疼他的老太太關系一直很親密。
只可惜,老太太去世的早,自己工作后,并沒有陪她幾年。
老太太摔倒的那個上午,因為家里沒人,就那么耽誤了救治時間……
而當時,他正在廠里上班。
想起往事,張耀東眼眶有些濕潤,他低著頭,悶聲回答老太太:“您放心,我一定會留在城里的,我還想多陪您幾年呢。
以后啊,我就踏踏實實地留在家里,陪著您,照顧您。您走哪兒我就跟到哪兒,給您當拐棍兒。”
“大小伙子哪有不上班在家的?”張奶奶只當他在說渾話,但也受用地笑了。
……
這年頭做飯簡單,熬個棒子面粥,蒸個二和面饅頭,再拌個咸菜就得。
飯菜準備好,
張耀東和老太太一起將它們端進屋里。
張宋氏終于放下手里的襪子板,趙虎妞拉開窗戶,朝著院子里扯著嗓子吆喝:
“都給老娘滾回來吃飯!!”
話音未落,幾道稚嫩的聲音響起。
“來嘍!”
“媽,吃什么飯??”
很快,
張家的八仙桌前,坐滿了九個人。
張奶奶,張父張老蔫兒,張母張宋氏,張耀東的大哥張耀強,嫂子趙虎妞,以及他們的仨兒子,張為民,張衛國,張衛軍。
仨小子一個八歲,一個七歲,一個六歲,正是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的時候。
小家伙長身體能吃,定量卻只有大人的一半兒。
家里雖然經濟還算寬裕,奈何這年頭錢并不是萬能的。
沒有票,才是萬萬不行。
是以,張耀東大哥和大嫂每天都為了定量發愁。
今天能過來跟老家兒一起吃飯,省了自家的糧食,夫妻兩人很開心。
所有人坐定,張母發了話:“今天讓老大一家也過來吃飯,一來是咱們全家挺久沒聚在一起吃頓團圓飯了。
二來,是我和你們爸爸有個消息要宣布。”
說到這里,她乜一眼已經抓了一個饅頭在手的張耀東。
張耀東心虛的撇撇嘴,把饅頭放回去。
他不是饞啊,真不是,只是,只是太想念他們家老太太做的饅頭了。
多少次夢里,就饞這一口呢。
看到小兒子把饅頭放回笸籮,張宋氏這才收回目光,繼續道:
“今天知青辦又來家里動員老二下鄉了,據說政策很嚴格……
我跟你爸爸商量了一下,覺得這么下去也不是個辦法。
所以我們決定,讓老二接你爸爸的班兒,去軋鋼廠上班。他有了工作,也就不用下鄉了。”
什么?讓老二接班?
寥寥幾句話,立刻在這個十口之家掀起軒然大波。
但下一刻,張耀東的話,再次讓大家詫異:“我不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