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臣要告齊王世子私通北漠
- 理智暴君:從藩王到始皇帝
- 紅凱夫人
- 2140字
- 2025-02-19 14:51:36
李浩然一切如舊,只是在院中多待了些時間,一個人大大方方在隱蔽角落品茶。
一連多日都是如此,監視的感覺漸漸減弱,最后消失。
“他都干了什么事情。”涼亭中李承業把玩著懷里的貓,漫不經心問道。
“喝茶,翻土,釣魚,打魚,吃魚。”侍從低頭精簡回答。
李承業把貓放下,用鼻子回了一聲,“嗯。”
侍從頭低得更低,他的回答沒能讓世子滿意,喉嚨微動,組織好思路再次稟告:
“回世子爺,三公子蹲在隱蔽角落獨自喝茶,挖他院子的地龍,去釣您院子旁邊池塘的魚,釣不上來跳下去抓魚,抓到后打了魚一頓,拿回去燉了吃。“
‘看來我要早做準備’李承業心中暗道,坐下倒了一杯火爐上的熱酒,手指敲打桌面。
良久,把酒一飲而盡,看向遠處山河吩咐道:“把趙莽叫來。”
一刻鐘后,遠處走來一人,身形像一柄收在鞘中的唐刀,十指戴著玄鐵指套,關節處凸起銳利的棱角,走到李承業面前單膝點地:“主人。”
“照舊。”
“上鉤了,我就說那能天天空軍。”李浩然提著魚回到偏院,風撫臉頰,抬頭自語,“起風了。”
...
月色慘白,陸九卿伏案疾書,筆鋒掃過宣紙的沙沙聲似毒蛇吐信。
“世子通敵,鐵證如山。”李浩然指尖輕叩偽造的密信,火光映得他側臉半明半暗,“崔琰最恨勛貴黨跋扈,這刀……他不得不借。”
信末“李承業”三字墨跡未干,筆鋒轉折與世子平日奏折一般無二———陸九卿臨摹三日,連齊王都難辨真假。
院外忽起梆子聲,李浩然呢喃:終于到了,可不要讓我失望啊。
一處偏僻小院,密信“恰巧”飄出窗縫,正落在按時到來的清流御史腳邊。
清流御史撿起看了小院幾眼,將東西收入袖中,拂袖離開。
五更漏盡,太極殿炸開驚雷。
“臣冒死進諫!”御史盧植高舉密信跪地,“齊王世子私售精鐵于北漠,此乃叛國!”
勛貴黨大將軍蕭景桓聞言一驚,鎮靜出列按劍怒喝:“未經驗證污蔑宗親,其罪當誅!”
“呈上來。”龍椅上的天子李淳猛咳幾聲后,語氣冰冷道,渾濁目光掃向垂簾后的內侍監高力。
高力低頭不語,身邊的一個小宦官會意離開。不一會兒小宦官將密信呈給李淳,李淳看后,冷冷回了一字,“查。”
垂簾后的高力小步急趨離開太極殿,命令夜梟司所有爪牙蜂擁而出。
查驗真偽的同時乘機打壓勢頭正盛的勛貴黨,頓時整個京畿亂作一團。
天已亮,而太極殿鴉雀無聲。
突然響起細微腳步聲,高力捧出沾血賬冊,嘶聲道:“陛下,北漠間諜招供……接應人確是世子近衛!”
崔琰瞇縫的眼睜開,持笏出列,聲震殿梁:“請陛下廢黜國賊,打入大牢,以正朝綱!”
“陛下,臣愿前往抓拿逆賊李承業,以正天子威儀。”蕭景恒見事已成定局,持笏再次出列,大義凌然道。
李淳看著三方各種動作,起身面無表情,看向蕭景恒冷漠道:“準,退朝。”
崔琰滿意扶須,蕭敬恒怒目圓睜瞪了一眼崔琰,急匆匆前往齊王府,崔琰望著蕭敬恒的背影笑了。
蕭景恒率領京畿禁軍到王府外時,偌大的齊王府早已被夜梟司里外圍了三層,且戶部尚書王衍早已恭候多時。
他看到夜梟司和王衍都比自己先到場,頓時明白他們早已聯手,這是針對勛貴黨的一個局。
蕭景恒讓鐵血營接手包圍,并驅趕夜梟司和王衍,王衍非常自覺離開,但就在不遠處看戲。
“蕭大將軍好大威風,夜梟司是天子耳目。
簫大將軍驅趕咱家的人,難道是別有用心。”
內侍監高力尖細的聲音響起,人卻是笑瞇瞇的從齊王府里面出來。
蕭景恒氣得差點拔劍斬了閹狗,大踏步走進王府,路過高力時不客氣道:
“本國公自然秉公辦理,倒是你們沒有陛下諭旨如此擾亂辦案,本國公可要參你們一本。”
整個王府頓時雞飛狗跳,不多時抓了烏泱泱一片人。
王衍在不遠處一個個核實名單,對高力點頭示意離開。
蕭景恒押送李承業為首的人去天牢,而高力帶著夜梟司在后面吊著,直到所有人都打入大牢,才滿意離開。
夜晚,蕭國公府。
“你來干什么?”
“大人可要救我兒啊。”
“你竟有如此能耐,何須求我,以后都不要來找我,你我再無瓜葛。”
那人被突然的呵斥嚇得唯唯諾諾,腳步啷當滾回了齊王府。
...
三天后,李浩然如約買通獄卒進來看望李承業,他覺得要送一送好大哥,畢竟黃泉路遠早去早投胎。
詔獄深處,李承業鐐銬纏身,昔日華袍沾滿血污,指縫藏垢,看見李浩然破口大罵;
“賤種!你不得好死,我等著你……”
鐵門咣當開啟,李浩然提燈踏階而下,昏黃光影掠過兄長猙獰的臉。
“兄長可知,北漠人用你賣的鐵器鑄了多少箭矢?幽州邊軍……又折了多少手足?”
他俯身將火盆推近,炭火爆出噼啪碎響:“這詔獄的炭,可比王府大方多了。”
李承業嘶吼著撲來,卻被鐵鏈拽倒在地。
張初升匆匆來報——世子貼身侍衛趙莽殺出重圍,攜私印潛逃,蹤跡直指東海。
當晚三更四刻,世子李承業畏罪自殺,三方默契沒有深究,天子亦沒過問。
齊王府經此一事,一蹶不振,人人避之,齊王李崇也一病不起。
等李承業那遠嫁幽州的姐姐得知消息,整個齊王府都是李浩然的人了。
一個月后,子時三刻,齊州碼頭陰風惻惻。
二十名黑衣死士跪伏甲板,面具覆臉,袖口銀線繡麟紋。
“隱麟衛,隱于九地,動于九天。”李浩然拋出一袋金鋌,“三日內,我要看到勛貴黨三座糧倉起火。”
為首女刺客蘇七領命躍入夜色,腰間軟劍泛著淬毒青光。
陸九卿劇烈咳嗽著遞上密函:“江南八姓愿借白銀十萬兩,但要殿下許鹽引三成。”
“給五成。”李浩然碾碎信箋,“餓狼喂飽了,才肯替獵人逐鹿。”
東海孤島礁石上,趙莽割破掌心滴血入海:“殺吾主,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浪濤中隱約浮出鬼面刺青——東瀛戰船的黑帆刺破濃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