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殿上,大臣們因處置意見不同,雙方爭執不下,宋太宗趙光義索性看這他們爭論不休。
這時,宰相王重帶著老太君佘賽花,上了勤政殿面圣,道。
″臣等,參見圣上,萬歲!“
老太君佘賽花,有龍頭拐仗可面君不跪,直言,道。
“圣上,打算如何處置我天波府,老身也好回去一同上路?“
宋太宗趙光義,是挺佩服佘賽花的女中豪杰風骨,笑道。
“老太君啊,朕且問你,朕命王愛卿,上天波府拿人,你們楊家又當如何?“
老太君佘賽花,直言相告,無半句慌言,道。
“圣上,當世明君,下此旨意也是無奈之舉,我楊家眾人一向忠義為先,就算是圣上要楊家眾人死絕不會抗旨,我夫君我兒子,絕不會去投降大遼為奴,圣上,若不信依王相和趙相之言,我楊家明日可上斷頭臺!“
宋太宗趙光義,繼續試探問話道。
“老太君,為何不用龍頭拐仗,換取楊家眾人的性命?“
老太君佘賽花,何等聰明人豈會,用龍頭拐仗來救楊家,直言相告,言道。
“圣上,龍頭拐仗乃是,上打昏君下打佞臣之物,意在楊家人世代護衛大宋江山,豈能,因一家之性命而用他換取楊家性命!“
宋太宗趙光義,本意是為試探設局而已,沒想下殺手,笑道。
“老太君,朕,也不信楊業父子降遼,可大臣們卻是非要朕處決楊家眾人,朕也很為難啊!″
老太君佘賽花,并末求皇帝赦免,她可不想中了王重等人的奸計,擺出生死由命的姿態,一心求死,為皇帝解圍,道。
“那請圣上,將楊家眾人處死,收回天波府邸,龍頭拐仗請圣上收回。“
宰相王重,見佘賽花一心求死便主張處死,站出來言道。
“圣上,證據確鑿,何不以正國法,請圣上下旨處決!“
副相趙興邦,推波助瀾,極力主張處死,道。
“圣上,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楊業父子降遼以成事實,還請圣上下旨處決!“
八王爺趙德芳,此刻,沒有在等下去,而是出面為楊家求情,站出來勸諫,道。
“圣上,想做明君,可網開一面不必追究,若想不明是非,一心要處決楊家眾人,大可命人下旨明日可送上斷頭臺,楊家對大宋的忠心世人皆知,你們誰把自己的八個兒子,送上了亡命的戰場之上,王大人,趙大人,你們舍得把自己的兒子送上戰場嗎?“
王重,趙興邦,二人,也是啞口無言,紛紛,道。
“八王爺……你!″
八王爺趙德芳,仗義執言后原本,猶豫不決的大臣們,也不再沉默,選擇出言為楊家求情,道。
″圣上,臣等附議。“
宋太宗趙光義,見時機差不多了,問道。
″太子,你怎么看?“
太子趙恒,對楊業父子,也是有所耳聞,是否忠心大宋,他不是不清楚,但大臣口誅筆伐楊業父子時,他這個太子不得不選擇暫時觀望,小心回答,道。
“父皇,楊家將,為大宋御敵有功,楊業父子更是令遼人喪膽,兒臣,只知道楊家是大宋柱石,望父皇三思而行!“
只見,一半大臣們,又一次附議,道。
“臣等,附議太子之言,皇上,三思而行!“
宋太宗趙光義,見有一半大臣為楊家求情,便做起了順水人情笑道。
″八王爺,你帶朕的旨意,去一趟兵部大獄,放了楊家眾人返回天波府,老太君,你與八王爺一同前去,退朝吧!″
老太君佘賽花,懸著的心算是放下了,謝恩,道。
″臣,謝皇恩,萬歲。″
老太君,等眾大臣,紛紛恭送皇帝退朝,王重趙興邦等人更是不甘心的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