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命運的岔路口
書名: 重生1977之南下北上作者名: 江月秋水本章字數: 2024字更新時間: 2025-04-21 09:00:00
這個時候,屋外傳來“咯吱咯吱”的踩雪聲。
陳志飛撩開窗簾,看見崔玉杰正往公社方向狂奔,呢子大衣后擺上沾滿了泥雪。
遠處,趙常山趙書記帶著兩個民兵跟在他的身后,估計也只有趙書記能找到這個不著調的“父親”和“丈夫”了。
“我去去就回。”陳志飛抓起棉帽子,臨出門前又折返,從兜里掏出那張被酒浸濕的錄取通知書,輕輕放在嬰兒襁褓旁。
公社大院里亂成一鍋粥,原來也不知道是誰走漏了風聲,說是昨天晚上王翠英早產的時候,崔玉杰還在跟別村的女人偷情。
本就義憤填膺的社員們直接把崔玉杰按在磨盤上,趙常山舉著鐵皮喇叭喊道:“破壞家庭!欺騙組織!必須嚴肅處理!“
“都讓讓!”
陳志飛擠進人群時,劉國慶突然扛著鋤頭沖進來,身后跟著十來個知青。
人群像潮水般分開,露出縮在墻角的崔玉杰。這個新科大學生此刻狼狽不堪,金絲眼鏡碎了一片,正哆嗦著往磨盤底下鉆。
“劉哥!別打!”陳志飛攔住掄起鋤頭的劉國慶,“為這種人吃官司不值當!”
劉國慶也沒真想打崔玉杰,就是想要教訓他一下,而且又趙常山在場,也出不了什么大事。
所以陳志飛也就沒多管,而知道暮色四合時,陳志飛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衛生所。
走廊長椅上蜷著個黑影,走近才認出是宋威海——他懷里抱著那個襁褓,正笨拙地喂米湯。
“這……孩子活了?”
陳志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嬰兒的小嘴嘬著棉絮蘸的米湯,發出微弱的吞咽聲。
戴春玲從藥房探出頭,眼睛腫得像桃子,看樣子也是在這兒守了一夜:“還真是奇了怪了,本來這孩子都要沒氣了,反倒是在老宋手里撿了一條命。”
宋威海突然抬頭,胡子拉碴的臉上泛著油光,他小心翼翼地從懷里掏出張車票:“飛哥,我想好了,明天下午的火車。“
月光透過冰花窗欞照進來,陳志飛這才注意到墻角堆著兩個鼓鼓囊囊的旅行包,明顯是早就準備好的。
“王翠英她……”
“剛睡著……”宋威海用下巴指了指里屋,他頓了頓,聲音突然哽咽,“我想帶著翠英一起走!崔玉杰那王八蛋,根本配不上翠英!”
“行啊,早走早安生!你都想好了?”
“想好了!”
陳志飛摸出兜里皺巴巴的信封,里面有整整五十元。
“飛哥你這是干什么!”
“拿著,不是給你的,是給孩子和王翠英同志的!”
宋威海默不作聲,不過未來艱難,他最終還是接受了陳志飛的好意。
第二天下午三點,和平鄉火車站被雪埋得只剩個尖頂。
陳志飛踩著沒膝的積雪送行,王翠英裹著藍布棉被,懷里抱著熟睡的嬰兒。
“回去吧,都別送了!”宋威海緊了緊背上的行李帶,陳志飛喉嚨發緊。
宋威海這么一走,陳志飛在和平鄉,就再也沒有過命的兄弟了。
火車開動時,宋威海半個身子探出車窗大喊:“飛哥!你要和秀蘭妹子好好的,將來也生一個大胖小子!”
陳志飛只能看見宋威海的笑臉,至于他說的是什么,都被風雪撕得粉碎……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中心小學的破鐘就響了起來。
陳志飛剛走進校門,迎面撞上慌慌張張的戴春玲:“陳主任,縣里面來人了!”
“來人?是為了咱們學校燒煤預算的事兒?”
戴春玲欲言又止:“也算是吧,你過去就知道了……”
會議室里煙霧繚繞,校長李松林佝僂著背坐在角落,對面是三個縣教育局的干部。
桌上攤著份文件,鮮紅的公章像攤血跡。
“經過縣教育局的領導們研究決定……”為首的干部扶了扶眼鏡,“和平鄉中心小學與公社中學合并!”
陳志飛腦子嗡的一聲,他看見李松林的手在膝蓋上發抖,磨破的褲管露出里面發黃的秋褲。
“領導!”陳志飛突然站起來,“我們剛收到批煤,孩子們可以過冬啊!”
“煤?”干部冷笑一聲,“知道全縣多少學校在燒豆秸嗎?怎么就你們學校富裕是嗎?”
他敲了敲文件,“給你們三天時間整理檔案,馬上合并!”
散會后,李松林蹲在臺階上一根接一根地抽煙。
陳志飛剛想上前,王金香突然舉著個鐵皮盒子狂奔而來,辮子都跑散了:“找到了!找到了!”
“慌慌張張的,找到什么找到了!”
王金香氣喘吁吁地解釋:“我爹當年在煤礦設計的......用煤矸石就能燒!后山廢礦場堆得跟山似的!“
李松林的煙頭掉在地上,陳志飛抓起圖紙就往公社跑……
三天后的清晨,整個和平鄉都被“咚咚“的鑿冰聲驚醒。
陳志飛領著高年級的男生在后山廢礦場刨煤矸石,女老師們則帶著姑娘們用黃泥砌爐子。
“陳主任,這玩意能成嗎?”戴春玲擔憂地看著圖紙上那個像火箭似的怪爐子。
陳志飛剛要說話,遠處突然傳來拖拉機突突聲。
公社書記帶著一幫人沖上山坡,最前頭的趙常山舉著鐵皮喇叭直嚷嚷:“你們這種行為是在破壞礦山!都給我住手!”
“書記!”陳志飛抓起塊煤矸石,“您先別激動,您聞聞這是什么!”
公社書記狐疑地湊近,突然被王金香拽到爐子前。只見她劃著火柴往爐膛里一扔,“轟”地一聲,藍汪汪的火苗躥起老高。
“這……”書記趙常山的胡子被燎焦了一撮,“真是煤矸石燒的?”
“當然!這還能差了!這樣一來,別說咱們中心小學,就是咱們公社冬天取暖的問題都能解決了。”
有句話叫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來的路上,趙常山并不相信陳志飛能搞出什么名堂來,可當他看見這熊熊火焰,也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本來這座廢棄的礦山在這里也是堆著毫無用處,陳志飛還算是廢物利用上了。
所以趙常山思前想后,最終也沒有阻止陳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