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商業創意攝影:技術、藝術、實踐
- 耿洪杰
- 3278字
- 2025-02-17 17:11:24
1.3.3 AI構建影像創作新范式
AI作為一種新興的技術手段,正不斷地拓展其應用范圍。在攝影藝術領域,AI技術也逐漸發揮重要作用。傳統的攝影創作要求攝影師具備良好的審美素養、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然而在AI技術的助力下,攝影創作的方式和形式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基于AI的自動生成、圖像處理和內容分析等技術,為數碼時代的攝影創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過去,人們通過相機來記錄和展現現實世界中的美好、大自然的美麗等,如今,基于AI技術的新型攝影藝術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著攝影藝術的面貌。這種改變不僅是在技術層面上的革新,更是一場審美和創作上的革命。AI技術能夠生成令人驚嘆的圖像和視頻,這些作品既有趣又充滿無限創意可能性,它們讓我們重新審視圖像和視頻的定義,同時也為人類文化和藝術領域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探究AI技術在攝影藝術創作中的應用,以及它如何顛覆和創新傳統攝影藝術創作模式,如何利用AI技術構建攝影藝術創作的新范式,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AI技術在攝影領域的應用始于圖像識別和分類。早期應用主要集中在圖像處理技術,如自動調整曝光、自動校正圖像、自動去噪等。隨著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技術的崛起,尤其是智能對話大模型ChatGPT和AI智能繪畫工具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等風靡全球,AI開始展現出更強大的圖像分析和理解能力。現在,只需簡單輸入幾個關鍵詞,便可通過AI算法輕松生成相應內容的攝影作品,而這僅需幾十秒,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豐富了藝術創意思維的多樣性。
傳統的攝影創作方式主要依賴傳統攝影器材,這種方式具有其特點和優勢:一是基于真實世界的創作。攝影師通過自己的視角和觀察力來記錄和表達真實的事物和場景,這更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和審美觀念;二是創造獨特的影像效果。傳統攝影器材的不同特性和操作方式,使攝影師可以通過調整光線、景深、快門等參數,創造出別具一格的影像效果,從而增強作品的藝術性和表現力;三是創作過程的可控性和可重復性。攝影師可以通過精確控制器材來達到預期的創作效果,并可以進行反復拍攝和后期處理,不斷調整作品細節,以實現更佳的藝術效果;四是攝影器材和技術的多樣性。傳統攝影器材和技術種類繁多,為攝影師提供了廣泛的選擇空間,以滿足不同的創作需求;五是促進人際交流與互動。傳統攝影創作過程中,攝影師與被攝對象或場景的直接溝通與交流,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被攝對象的情感和狀態,從而賦予作品更豐富的情感內涵和意義。
AI技術與傳統攝影創作的融合已成為當今攝影藝術領域的新趨勢。在這種融合模式中,AI技術不再僅是攝影創作的工具或支持技術,而是與攝影創作深度融合,成為藝術創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AI技術為傳統的攝影藝術創作模式帶來了顛覆性的創新。傳統模式往往要求攝影師具備高超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而AI技術的運用則使攝影創作變得更為便捷和高效。
如今,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和攝影師開始探索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攝影藝術創作,以此開創一種新的創作范式。這種新范式不僅拓寬了攝影藝術的邊界和表現形式,同時也為藝術家和觀者提供了更加豐富、深刻的攝影藝術體驗,如圖1-8所示。

圖1-8
一種基于AI技術的新范式能夠直接自動生成攝影藝術作品。借助人工智能技術,通過智能繪畫工具如Midjourney等平臺,用戶只需輸入描述文本或關鍵詞提示,系統便能在分析后臺數據庫原有素材的基礎上生成新的圖像,這是一個從文本到圖像的創新過程。此外,用戶還可以修改現有圖像或將多個圖像融合,生成全新的圖像,這是從圖像到圖像的創作過程。同時,用戶也可以導入自己的作品,通過系統分析得到一系列關鍵詞,再利用這些關鍵詞自動生成高質量的攝影圖像。此外,還有各種預設和插件可供選擇,以控制圖像的美學效果。例如,近期備受矚目的索尼獲獎作品《電工》,便是由藝術家鮑里斯·埃爾達格森(Boris Eldagsen)通過DALL E2的AI圖像生成系統創作而成的。該作品以兩名女性為主角,其中年長的女性躲在年輕女子背后,一只男人的手神秘地從畫面外伸出,整體畫面復古而神秘,散發著獨特的美感。這幅作品是埃爾達格森的“Pseudomnesia”藝術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運用人工智能生成圖像,深入探索了藝術、技術、人工智能和記憶之間的復雜關系。他強調,他現在的作品與AI圖像是一種協同合作的關系,雙方結合各自的優勢,共同延續他向內探尋的藝術之旅。他現在完全依靠想象力進行創作,不再受限于模特、地點或相機;他的技術、藝術史知識和創意成為創作的核心材料,這使他擺脫了預算和攝影技術的局限。這種新方法不僅能助力藝術家擴展想象力和視野,創作出新穎、奇特甚至令人驚嘆的視覺藝術作品,同時也能幫助普通人更好地掌握AI攝影技術和明確創作方向,從而推動了攝影藝術的創新性和探索性。
另一種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新范式是全自動化的攝影藝術處理。在這種模式下,計算機能夠自動化地處理攝影圖片。攝影師只需簡單操作,平臺或軟件便能自動調整圖像的曝光、亮度、對比度、飽和度等參數,進行色彩調整、瑕疵修復和噪點去除等工作。此外,還可以為攝影作品添加合適的濾鏡和特效等多種風格供創作者選擇。這不僅大大提高了攝影師的工作效率,也使圖像處理更加精確和高效。同時,它還能幫助攝影師更好地實現創意表達。
最后,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新范式還能協助攝影師進行攝影作品的分類和標注工作。通過對圖像進行深入的語義分析和理解,計算機可以自動對攝影圖片進行分類、添加標簽以及進行檢索和推薦。這些強大的內容分析和推薦功能不僅可以幫助攝影師更好地把握圖像信息和創作方向,同時也能讓觀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賞藝術作品。
雖然AI的新范式可以幫助攝影師快速得到一張攝影作品,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AI技術生成的圖像往往缺乏獨特性和個性,難以充分展現攝影師個人的創作風格和思想;其次,盡管AI技術可以自動生成圖像,卻無法理解人類的情感和主觀性,因此很難觸及攝影藝術的深層靈魂和特質;再者,由于過度依賴數據和算法,AI技術需要大量的數據和算法支持,這可能導致算法的偏差和局限,生成的圖像可能并不符合預期,仍需要攝影師的主觀性和創造性介入,以產出更具表現力和個性的作品。
然而,AI技術在攝影藝術中的應用前景依然非常廣闊。未來,隨著技術的持續創新和完善,AI技術將不斷催生出更多新的應用方式和形式,為攝影藝術創作帶來更多的驚喜和創新。
一是個性化定制。AI技術可以根據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自動創作出符合其需求的作品,使個性化定制成為AI技術在攝影藝術中的一個重要應用方向。
二是跨界融合。AI技術有能力將不同領域的技術和藝術形式進行融合,創作出更加多元化和有趣的作品。例如,通過對圖像進行風格轉換,將攝影作品的風格變為印象派、立體派等,再與音樂、視頻等元素結合,創作出具有視聽雙重體驗的多媒體作品,如圖1-9所示。同時,也可以與建筑、設計、文學等領域相結合,創作出更具創意和獨特性的作品。

圖1-9
三是實時互動。AI技術可以實現對現實場景的實時感知和處理,與觀者進行互動創作。一些攝影藝術家已經利用AI技術開發出了互動裝置,觀者可以通過觸摸、聲音或其他感應方式與裝置進行互動,從而創造出獨特的攝影藝術作品。這種創作方式讓觀者在參與創作的過程中更深入地了解攝影藝術的內涵和表達方式,同時也提升了觀者的參與度和創造力。
四是智能增強。AI技術能夠智能提升攝影作品的質量和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動、自然和逼真。
五是虛擬現實技術。這一技術可以將現實世界中的場景和物體模擬成虛擬的三維空間,為用戶提供交互式和沉浸式的體驗。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藝術家可以創造出具有視覺沖擊力和交互性的作品。同時,也可以利用AI技術對作品進行自動生成和優化,為攝影藝術帶來全新的表現形式和體驗方式,為藝術家提供更多的創作自由和靈活性。
展望未來,AI技術在攝影藝術創作中的作用將越來越重要。我們可以預見,未來的攝影藝術將更加多樣化、自由化,擺脫傳統模式的束縛。然而,在AI技術的發展過程中,我們需要對道德和倫理問題保持警覺,確保技術的應用不會對人類社會產生負面影響。同時,我們也必須堅持保護個人隱私和數據安全,防止AI技術的應用侵犯個人權益。此外,我們還應保持對技術的敏銳度,充分利用其優勢,以推動攝影藝術領域的發展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