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祖,這事該怎么辦啊?”
夏侯惇苦笑一聲道:“還能怎么辦啊?你祖父一生要強,此事萬萬不能讓他知道。
老夫一會便去處決了那個混賬,你也交代下去,此事不能再有第三個人知道。”
“知道了,伯祖。”
老曹素來喜歡人妻,可萬萬沒想到,卞氏竟然也給他結結實實戴了一頂帽子。
想到這里,曹軒不禁感慨,人生真是世事無常啊。
隨著卞夫人陰謀的破產,鄴城也徹底安定下來了。
越來越多的百姓從隔離區出來,也讓曹家的聲望在鄴城內直線上升。
街頭巷尾,人們談論的都是曹家世子曹軒如何力挽狂瀾,帶領大家度過了這場危機。
而通過這場疫情,曹軒也順利坐穩了世子的位置,雖說在其中有一些波瀾,但曹軒身上所體現出來的果敢、睿智與擔當,讓滿朝上下乃至整個鄴城的百姓都為之折服。
時間緩緩流逝,建安十二年也漸漸到了歲尾。
當最后一批患者從隔離區緩緩走出來后,整個鄴城都沉浸在一片歡騰的氛圍中。
街道兩旁張燈結彩,人們臉上洋溢著劫后余生的喜悅。
在鄴城疫情徹底平息的這一天,曹軒身著莊重朝服,親自率領滿朝文武大臣,整齊列隊于城門之外,恭迎華佗等一眾醫者歸來。
回首這場驚心動魄的抗疫歷程,最殫精竭慮、不辭辛勞的非華佗莫屬。
自疫情初現端倪,華佗便不顧個人安危,毅然決然地投身到抗疫一線,他深入疫病最嚴重的地區,一間間家仔細走訪,為每一位患者耐心診斷,不放過任何細微癥狀。
每日天未亮,華佗便已起身,奔波于各個隔離區之間,直至夜深人靜,其他醫者都已休息,他仍在昏暗的燭光下,翻閱醫書、鉆研藥方,只為能找到更有效的治療之法。
短短兩個月時間,華佗便累得身形愈發消瘦,原本明亮的雙眼也布滿血絲。
“先生,辛苦了。”曹軒大禮參拜道。
華佗笑道:“公子,老朽幸不辱命。”
曹軒笑著說道:“此次抗疫成功,先生居功甚偉,祖父特向陛下求來的恩旨,改武安縣為濟世縣,封先生為“濟世侯”,食邑五百戶。”
“老朽拜謝曹公,拜謝陛下。
只是,老朽行醫半生,所求不過救人性命,對封侯食邑并無太多執念。
這濟世縣之名,老朽深感欣慰,它時刻提醒著老朽醫者的使命。
可這侯爵之位,榮耀雖高,卻恐讓老朽分心,不如去之,以義診四方、普救含靈為務。”華佗一本正經的回道。
曹軒微微一怔,然后上前一步,誠懇地說道:“先生高義,世人皆知。
但這封侯之舉,一來是天下人對先生功績的認可,是天下人對先生仁心醫術的敬仰,更是告訴天下人一個道理,那就是醫者普度眾生,不能以賤役視之。
二來,有了這侯爵身份,先生往后行醫,無論是在招募助手、籌備藥材,還是在各地建立醫館救助百姓,都能獲得更多便利,可更好地施展您的醫術,福澤更多黎民。
如此豈不一舉兩得?”
“還請神醫勿要推辭,今日有我夏侯惇在,誰要是敢說一句您不配,老子定然不會放過他。”說罷,夏侯惇雙眼圓睜,掃視四周,尤其是孔融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員,更是他重點關注的對象。
見狀,華佗無奈的應道:“既然如此,那老朽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曹軒笑著把圣旨交給華佗,然后緩緩說道:“諸位,正所謂讀圣賢書所為何事?
不就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么?
今日我曹軒在此保證,只要能做到這四點,不論出身,不論貧富,朝廷皆不吝封賞,定讓其名垂青史!”
此言一出,在場眾人頓時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皆因“橫渠四句”過于震撼了,短短二十字,卻蘊含著吞吐天地的磅礴氣勢,以及對天下蒼生、古今學問、千秋萬代的擔當與抱負。
人群中,一位年輕的儒士挺身而出,拱手說道:“世子,楊修不才,愿以所學,投身踐行,還請世子不吝賜教。”
“哈哈,得德祖此言,軒真是惶恐啊。”曹軒大笑著扶起楊修道。
對于楊修的當眾投靠,曹軒還是很欣慰的,這家伙雖然有些有些桀驁不順,但卻不能否認他的才學出眾。
此時,孔融緩步來到楊彪身邊,冷笑一聲道:“文先兄,這便是你所謂的以待時機?
你們楊氏這么做,對得起大漢的列祖列宗么?”
楊彪面色不變的回道:“這是楊修的選擇,不是老夫的選擇,更不是我們楊氏的選擇。”
“哼,有什么區別么?
他楊修是你親子,如今公然追隨那曹軒,為曹家搖旗吶喊,置大漢正統于何地?
楊氏世代食漢祿,本應匡扶漢室,如今卻做出此等有違忠義之事,這不是楊氏的選擇又是什么?”孔融怒斥道。
楊彪捋了捋胡須緩緩說道:“文舉啊,如今漢室衰微,天下大亂,早已不是當年的大漢。
曹操雖挾天子以令諸侯,可他在一定程度上也維持了北方的穩定,讓百姓免遭更多戰亂之苦。
曹軒此子,有勇有謀,心懷大志,楊修選擇追隨于他,或許也是看到了曹軒身上能讓天下太平的希望。”
“荒謬!曹操乃漢賊,篡漢之心路人皆知。
曹軒身為曹操之后,又能好到哪里去?楊氏若真默許楊修的行為,便是與逆賊同流合污,我孔融絕不答應!”說罷,孔融便拂袖而去了。
看著老友離去的背影,楊彪不禁長嘆一聲,也打道回府了。
他也是萬萬沒想到,自己的這個兒子會如此心急?楊修自小聰慧過人,飽讀詩書,楊彪一直對他寄予厚望,期望他能在這亂世中為楊氏謀得榮耀。
可他今日的所作所為,卻是把自己,甚至整個楊氏都逼到了絕路。
此時,曹軒笑著擺了擺手道:“諸位,隨我一起去恭迎丞相吧,莫讓丞相久等了。”
“謹遵世子之命。”眾人拱手拜道。
說罷,曹軒便一馬當先的朝著城門而去,眾人也是緊隨其后。
沿途的百姓們見是曹軒率眾而來,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恭敬地避讓在道路兩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