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說長子曹昂離世之后,曹丕應該是第一順位繼承人,但若他的身體真的出現了問題,那就另當別論了。
至于曹植、曹彰二子,雖說也很優秀,但卻嚴重偏科,無人君之相。
如此看來,那個不顯山不露水,卻心中很有主見的長孫確實是繼承自己基業的最佳人選了。
想到這里,曹操立刻在竹簡上寫下幾行字,然后吩咐道:“送到軍師府上去。”
“諾,主公…”
賈詡的府邸就和他本人一樣低調,身處在鄴城一隅,遠離喧囂,每次過來,曹軒都要先逛半個鄴城。
來到賈府,曹軒旁若無人的走了進去,門房也不攔,只是笑著點頭示意。
典滿把一個包裹扔給門房,很熟絡的說道:“這是從西域進貢來的葡萄干,先生愛吃,軒公子特地讓人留出來的。”
門房趕忙接過,連聲道謝。
曹軒與典滿相視一笑,徑直往府內走去。
一路上,庭中花草繁茂,假山錯落有致,天氣雖炎熱,卻透著一股清幽涼意,穿過回廊,便到了書房,曹軒輕輕叩門,里面傳來賈詡沉穩的聲音:“進來吧。”
曹軒推門而入,只見賈詡身著一襲素色長袍,寬袖飄飄,正從案前起身。
他面容清癯,眼神中透著洞悉世事的深邃,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痕跡,卻也賦予了他一種內斂的氣質。
“先生安好?”兩人連忙躬身行禮道。
賈詡嘴角微微上揚,點了點頭道:“莫要多禮了,今日天熱,也是辛苦你們了。”
“此乃弟子應盡之禮,不敢言苦。”曹軒恭敬的回道。
“閑話莫說,你們先歇一歇,一會再考較你們的課業。”說罷賈詡便轉身離去了。
“諾,先生。”
等到賈詡離開后,典滿迫不及待的說道:“公子,上次先生講的《商子》,我可一點都沒記住,這可如何是好啊?”
曹軒微微皺眉,冷哼一聲道:“你呀,平日里讓你多用心讀書,你總是不上心。”
“公子覺著我學這書有用?”
“此話何意啊?你是不是有事瞞著我啊?”
典滿擦了擦頭上的汗,緊張的回道:“上次咱們回府后,植公子曾經找我打聽過先生講學的內容。
我當時沒敢多說,只告訴他先生講的是《商子》里的一些道理。”
“然后呢?”
“然后他說,此書乃是治國強軍之經典,是公子這等有雄主之心的人學的,我一個武夫學之無用。”
“哈哈,也不盡然,植公子這話說得有些狹隘了。
《商子》所講,涵蓋治國理政、強軍興邦之法,無論文臣武將,皆能從中汲取智慧。
就拿你來說吧,典滿,你日后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將軍,就要領會《商子》中‘壹賞,壹刑,壹教’的理念,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全軍上下遵循同一教化,如此一來,方能令行禁止,戰力大增。”門外突然傳來了賈詡的大笑聲。
“多謝先生教誨,典滿知錯了。”典滿滿臉通紅的回道。
“你這孩子,雖說不適合讀書,但勝在本性純良,真誠待人,未來也會有一個好前程的。
今日我就不拘著你了,你先回去吧,待酉時左右,再來接你家公子。”
“知道了,先生。”
待典滿離開后,曹軒立刻站起來拱手拜道:“先生,弟子這次想隨祖父出征,還請先生教我。”
賈詡微微瞇起眼睛,盯著曹軒,沉吟片刻后緩緩說道:“公子這是下定決心了?”
“先生,弟子拜在您門下已有七載了,您應該明白,弟子并非貪戀權勢之人,只是身處這亂世,又生在曹家,若不能有所作為,那又怎對得起這一身所學?
再說若真讓幾位叔父成為了曹氏之主,那又置祖母這位正妻于何地?
所以于公于私,祖父的這份基業,弟子都不會拱手讓人。”曹軒非常堅定的回道。
“公子啊,這應該是你第二次在我這里吐露心聲吧?”賈詡輕嘆一聲道。
曹軒點了點頭道:“三年前,就在這間屋內,弟子與先生說過同樣的話,可那時候先生告訴弟子,不爭便是爭,所以弟子又沉淀了三年。”
賈詡目光中帶著幾分追憶,微微頷首道:“彼時你年紀尚輕,羽翼未豐,過早卷入紛爭,很有可能折戟沉沙,徒留遺憾。
“不爭便是爭”,是讓你潛心沉淀,積累實力,等待時機成熟。”
“那先生覺著現在時機成熟了么?”
賈詡搖了搖頭道:“還不到,但也不得不爭了。”
“先生此話何解?”
“就在前幾日,荀令君、荀攸、鐘繇等人便曾勸說司空,早立二公子為嗣,以免出現袁氏之禍。”
聽了這話,曹軒心中大驚,但面上還是非常平靜的回道:“二叔深得那些士家大族們的歡心,此事也在情理之中。”
“那植公子打聽你所學課業一事呢?”賈詡繼續問道。
“先生的意思是他們兄弟幾人,準備聯手對付我?”
賈詡點了點頭道:“畢竟人家才是同母兄弟。
再說公子莫要忘了,司空現在最寵愛的不是三位年長的公子和您,而是沖公子,再等幾年,待沖公子長大成人,公子的對手恐怕又要多上一個了。
所以三年前我勸公子不爭,是因為公子還有時間。
但如今不同,你已歷經磨礪,學識與見識皆有增長,是時候主動出擊,去爭取屬于你的機會了。
此乃順勢而為,若此時仍一味退讓,便是錯失良機。”賈詡目光炯炯,緊盯著曹軒,神色中滿是期許。
曹軒眼中閃過一絲決然,緩緩說道:“先生,弟子明白,此時不爭,將來便是死路一條。
只是這一路必然荊棘叢生,我又該如何踏出這關鍵的第一步呢?”
“雖說士族們都心向二公子,但是那些曹氏老臣,或多或少都與丁家、鮑家沾親帶故,再加上長公子的遺澤,他們本就對公子抱有期待。
而征烏桓一戰,正是公子證明自己能力的最佳機會。
但最重要的還是公子要在司空面前展示自己的人主之志,所謂人主之志,并非空口白話的豪言壯志,而是體現在具體的言行與決策之中。
你要讓司空知曉,你心中裝的不只是一場戰役的勝負,而是整個天下的興衰。
比如,如何在戰后安撫那些胡人?使其融入我朝,化干戈為玉帛,這便是著眼于天下長治久安的考量。”
“先生一言,真是令弟子茅塞頓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