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引而不發
- 三國之家祖是曹操
- 軒轅浩然
- 2090字
- 2025-02-23 00:03:00
“如此說來,卞氏謀害小叔一事,已經事發了。”
鮑邵搖了搖頭道:“程昱去的時候,那個醫師已經死了,所以并無確鑿證據,但此事定與卞夫人脫不了干系。”
曹軒點了點頭道:“雖說是死無對證,但以祖父的性格,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很難根除了,卞氏以后的日子不好過了。”
“軒兒,你說這個時候咱們要不要再添一把柴,讓這把火燒的再旺些?”
曹軒搖了搖頭道:“舅父,過猶不及。
現在的頭等大事還是出征烏桓,這個時候若將此事暴露出來,祖父恐怕會進退兩難,到那時影響的還是我曹家的大業。”
“哎,我也不知道此時一動不如一靜,但卻很難咽下這口氣啊。”
曹軒輕嘆一聲道:“舅父,正所謂于無聲處聽驚雷,于無色處見繁花。
祖父此時越是平靜,那么將來他的反擊就越狠。
而且無論此事最終結果如何?我們都是受益者,我們又何必多此一舉呢?”
“好,舅父都聽你的,時辰不早了,舅父也該回去了。
你第一次隨軍出征,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啊。”鮑邵滿臉關切的說道。
“舅父放心,外甥會小心的。”
如果說這世上對待曹軒最真心實意的人,除了丁夫人外,便是自己這位大舅父了。
鮑邵對曹軒的愛護,早已超越了普通的親情范疇。
為了能替外甥牢牢掌控住暗衛這股關鍵力量,鮑邵整整十年沒有入仕,而人生又有幾個十年啊?
在這十年里,多少人在官場中平步青云、功成名就,可鮑邵卻不為所動,他甘于寂寞,默默在幕后為曹軒鋪設道路。
可以這么說,鮑邵將自己的心血與期望,都傾注在了曹軒這個外甥身上…
不出所料,第二天,曹操便急召曹仁回鄴城,命其和夏侯惇為鄴城留守,而他的副將徐晃則繼續留守宛城,防備劉表。
同時,丁夫人的權柄也得到了進一步加強,曹操一紙令下,曹府內諸多事務的決策權皆落入丁夫人之手。
曹操甚至還給丁夫人留下了一千名親兵,以待備用。
兜兜轉轉十幾年,曹操現在才發現,自己身邊這個脾氣很臭,卻始終不離不棄地陪伴著自己走過無數風雨的女人,才是自己最信任的家人。
一時之間,鄴城內頗有些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樣子,因為明眼人都看出來了,曹操這是給曹軒鋪路呢。
“仲德,如此安排,還有哪里不妥么?”文昌殿內,曹操負手而立,緩緩問道。
程昱思慮一番,方才低聲回道:“主公,許都荀令君一向是主張立二公子為儲,您這么做,恐會引得令君心生疑慮。”
“老夫相信文若,他是不會背叛老夫的。”曹操搖了搖頭道。
“主公,防人之心不可無啊,以昱之見,還是派曹洪將軍為許都留守吧。”程昱躬身回道。
良久,曹操方才緩緩開口:“仲德,文若于我,猶如子房之于高祖,文若多年來為我出謀劃策,排憂解難,若只因立嗣之事便對他起疑,派曹洪去監視他,豈不是寒了他的心?
再說曹洪性情魯莽,若文若真起了異心,曹洪定不是文若的對手,還不如示之以誠呢?”
“主公英明,是屬下孟浪了。”程昱心悅誠服的回道。
“仲德莫要多禮,傳令下去,五日后,大軍集合,北征烏桓。”
“諾,主公…”
接到命令后,曹軒也開始了最后的準備,作為前鋒軍,他要早兩天出發,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公子,將士們都已集合完畢,就等您過去了。”典滿拱手拜道。
“李仲,抱好這個箱子,隨我來。”
“諾,將軍。”
李仲這小子雖然是個新兵蛋子,但頭腦靈活,做事認真,而且還識字。
于是曹軒便起了愛才之心,安排他進了自己的親兵隊。
曹軒的這支親兵隊雖然只有百余人,但卻是曹操親自為愛孫挑選的,這些人,不僅武藝高強,弓馬嫻熟,更是對曹家忠心耿耿。
因為曹操曾經說過,一旦曹軒在戰場上出了什么事,他們一個都活不了。
來到校場上,全副武裝的曹軒緩步登上高臺,臺下,八百名士兵們早已整齊列隊,個個精神抖擻,目光炯炯地注視著高臺之上。
威風吹過,揚起曹軒的衣角,他神色莊重,目光緩緩掃過臺下的將士們,高聲說道:“兄弟們,此次北征烏桓,路途艱險,敵軍兇悍,但我們是曹家軍,是百戰精銳。
所以此戰我們必勝無疑。”
將士們聽聞,齊聲高呼道:“曹家軍!百戰百勝!”吼聲震天,回蕩在整個校場上空。
曹軒接著說道:“我們此去,不僅是為了開疆拓土,更是為了守護我們的家園,守護我們的親人!
烏桓屢次犯我邊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我們要用手中的利刃,讓他們知道,侵犯我曹家的代價!”
“殺!殺!殺!”將士們熱血沸騰,手中的兵器高高舉起,士氣高昂到了極點。
曹軒滿意的點了點頭,繼續說道:“這幾日我安排鐵匠為你們每個人都打造了身份牌,一旦戰事爆發,刀槍無眼,若有兄弟不幸受傷或是…遭遇不測,這身份牌便是你們的憑證。
憑借它,我們便能知曉你們的姓名,也不會讓任何一位兄弟無名而終。
戰后,也能讓你們的家人知曉你們的下落,讓你們魂歸故里,你們的家人也可以憑此得到補償。”
臺下的將士們聽聞此言,不禁動容。
戰場殘酷,生死無常,而曹軒此舉,無疑是給他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隊伍中一陣輕微的騷動,有人眼眶泛紅,有人緊抿嘴唇,心中滿是對曹軒的感激與敬意。
“都把這身份牌收好,莫要丟了。”曹軒將手中身份牌遞給身旁的李仲道。
“謹遵公子令!”將士們齊聲回應道。
就在不遠處,張郃看著眼前這一幕,心里也不禁微微有些動容,張郃久經沙場,見慣了生死離別,可曹軒這細致入微的舉動,還是讓他心中泛起一陣漣漪。
相比那位喜歡作詩游樂的二公子,眼前的這位軒公子好像更符合武將們心中對曹氏家族未來掌舵人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