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老祖宗是四胞胎?!
- 遷墳挖出傳國玉璽?朕,即刻登基
- 茍娃
- 2346字
- 2025-02-17 10:15:38
“用不著展開講,一般情況下,下水快也就那么幾種情況。
一、土壤孔隙大。孔隙越大,水漏得越快,就像拿石頭去接水,肯定接不住啊,都流掉了。再看這片墳地,都是集中連片的,且四周有樹,土壤的質量應該是一樣的,那么下水速度就會一致,除非有部分土壤板結,才會不一致。但板結只會導致下水慢,而這里的幾個坑都不符合土壤板結,所以這點可以排除。
二、植被覆蓋情況。植被的根系和覆蓋物可以增加土壤疏松度,提高下滲。這幾個坑都是墳堆邊邊的坑,附近的樹木分部是差不多的,那么下滲情況也應該差不多,可以排除。
三、地下水位。地下水位下降,下滲也會更快。但這幾個坑都在一個平面上,要下滲肯定速度也是差不多的,也可以排除。”
“等一下,大佬,別念了,我感覺你直接把地理課搬過來了。”
“是啊大哥,而且我們是想看你分析成因,并不想看你的推理過程。”
“兄弟有文化,但說不到重點就很可惜。”
“哥們兒的情況我看了,屬于表白都說不出‘我喜歡你’四個字的人。為啥?因為前搖太長,會把表白對象嚇走。”
“哈哈哈哈哈哈哈樓上你太逗了。”
“好吧,那我長話短說。就是說大原因都排除,只能是小細節的鍋,這又是墳堆,指不定下面是墓穴,墓頂漏了,所以水下滲快,主播再挖挖說不定會挖不動。”
“嗯?挖不動?你說到點子上了,這兩個坑主播上午試了,地下還真硬硬的,挖不動。”
“挖不動說明應該是實的啊,怎么會下滲水呢?不應該是板結嗎?”
“下水道你知道吧,那種縫隙很窄的下水道,下水也快,但你挖個試試。”
“等一下,這個墓堆還修了一個下水道系統?”
“不是下水道吧,誰閑著沒事兒擱自己家祖墳修下水道啊!”
“別下水道不下水道了,要是下水道,那這一片兒肯定都是,怎么可能就那一小截?你看明白沒主播家祖墳多大,外圈都挖完了,剩下的都是內圈了。對面的墳坑下水也慢啊,怎么可能是下水道。”
“確實,應該不是下水的。”
“人家大兄弟不是說了,可能是墓,指不定是哪個祖先墓坑挖得大、挖得深呢?”
“確實,我隱約記得有人說,這一片兒下面是墓堆。”
網友們還在熱烈討論著,曹新在一邊自顧自挖著。
三十六個墓,外圈十一個,都是小包,占地面積不太大,很容易就能出土。
中間三層,一層九個,一層七個,一層五個。
向內推,一層比一層占地面積大。
內層四個,看上去占地最大,應該也最難挖。
曹新粗略估計了一下,隱約覺得哪里怪怪的,但又說不上來。
硬要說的話,為什么最中間是四個呢?
明明往外一層一層都是單數分部,一個蘿卜一個坑似的。
而他這一代,以后若是埋進去,都得重新開一層了。
按理數字推測,最中間應該呈三包一的態勢啊!
肯定有一個是王中王,不是,祖宗中的祖宗啊!
他從包里掏出族譜。
還好還好,包是防水的,族譜一張都沒濕。
翻開族譜,第一頁,一共寫了四個人的名字。
哦~原來是四兄弟。
嗯?一胎四胞胎?!!!
曹新嚇了一大跳。
這是他第一次那么認真看族譜,看得還是第一頁,卻不想埋著這么大的震驚。
一胎四個,在明代,那得多辛苦啊!
再看看年齡。
一個三歲,早殤了。
一個十二歲,下河捕魚溺死,算早夭。
一個……
等一下,早夭怎么可以入祖墳呢?
而且還立碑了!
這在古代不是不允許嗎?會覺得不吉利!
曹新并不是一個守舊和熱衷糟粕的人。
只是一瞬間好像有點兒明白為啥祖墳必須得遷了。
當年祖先因感情下葬亡親的時候,好像沒考慮過后代啊!
繼續看族譜——
一個五十三歲,還算活得久。
生平寫的比較多:
十一歲過童試,十四歲過鄉試,十七歲過會試,二十一歲入殿試,得探花,三十一歲官拜禮物員外郎,三十七歲……
“我滴乖乖,我祖先這么牛!”曹新看著看著不由得驕傲起來,并拿出手機開始搜索這位祖先的名字。
很可惜,差不多,歷史上沒記載他。
不由得嘆息一口氣,看來歷史上淹沒的人也挺多的。
不過好在祖墳和族譜還記得他們。
下一位,活了……
活了……多少?!!!
曹新震驚,曹新嘴巴大張到能吞雞蛋,曹新驚呼:
“我的媽呀!一百三十七歲!!!”
“那個年代還有這么長壽的人嗎?”
曹新扭頭看向那位祖先的墓碑,再低頭翻一頁……
這位事跡更是牛批!
如果說老三是家中出了一個天才,那這個老四,可以說是家族祖墳冒青煙,直接得了個文曲星下凡!
但是……好像不太喜歡做官,二十多歲混了個七品,然后修道去了。
難怪活得久!
曹新看著看著,突然意識到,好像那兩個早逝的埋進祖墳里并不會影響什么。
果然封建迷信害死人!
但……為什么到了他這一代,反而運勢成這樣了呢?
曹新覺得,有時間的話可以好好研究一下族譜,說不定可以研究出個所以然來。
起碼要知道,是從哪一代開始,家族走了下坡路吧。
給粉絲們些微展示了一下族譜的魅力,瞬間引來網友們興奮炸鍋。
這本能追溯千年的譜子,能刨根問底,讓網友們仿佛真的能見到祖先,知道他們的名字,看過他們的事跡,了解他們曾經存在的、改換了一次又一次門面,經過一代又一代毛筆至圓珠筆至水筆變遷的破爛本子,此刻變得那么生動、偉大、古樸、又令人著迷,甚至不少網友表示,自己感動到差點兒看哭了。
不僅如此,有的網友還發現了一些亮點。
“主播翻頁的時候,我好像看見了幾個女性名字?”
“真的假的?古代女人可不允許入祖墳,也不能進族譜啊!”
“好像是真的?說不定主播家歷史上比較先進,不講究那些呢?”
“你這話說的,我剛還覺得真,感動得想哭,現在我忽然覺得假了,這造假人也太不走心了!”
“我也看見女性名字了,造假人確實不走心,這都敢寫!”
“我看了,大多數都是某某氏啥的,那些有名字的是看錯了吧!”
曹新看了眼彈幕,說:
“其實沒看錯,但也只有兩個有名字而已,而且只有名字和一句簡短的事跡,大多數還是某某氏。”
“不過我們家祖墳確實沒埋女性,不只是女性,好像除了第一頁的先祖,其他那些早夭的,意外去世的,還有一個入贅別家的呢,都沒記載。”
“這……”
網友們一時不知說什么好。
突然,直播間外傳來一個陌生的聲音。
那個聲音在喊:“主播,主播——我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