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首級制改制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念久長合
- 3127字
- 2025-03-28 14:30:58
從奴酋犯順始發,明朝與努爾哈赤開始打,到皇太極上位,朝鮮人一直在勾結著這幫女真人,企圖從中獲益,順便給自己的宗主國大明找一點點麻煩。
但事實上,這點麻煩不僅僅是把大明折騰沒了,還把自己折騰成了韃清國的征糧地。
但朱由檢不計較朝鮮人的奸詐狡猾,派出梅之煥這個能臣,以及曹文詔這員神將,去給自己的這不懂事的藩屬國提供一點保護,恰恰是阻止皇太極獲得朝鮮的糧食。
后金突然朝朝鮮發動了攻擊,正藍旗旗主莽古爾泰對朝鮮突襲,據報還帶著大量蒙古人和幾千漢軍旗。
莽古爾泰發動的攻擊確實是很兇猛,人并不多,但僅僅只是打了兩日,就打崩了位于咸鏡道。
一路橫沖直撞,一路將幾個退縮的朝鮮軍屯給殺滅了。
處于曹文詔節制的一萬朝鮮兵,被殺的朝鮮人足有三千人,后莽古爾泰突襲義州城,僅僅二十日就攻破了義州城,破城后便開始屠殺當地的朝鮮百姓,拘走大量婦女。
在咸鏡道的地方官報給朝鮮王李倧的,是說后金軍隊屠殺了義州城的八萬朝鮮男丁,又擄走了數萬的朝鮮女子。
但事實上,由于梅之煥的堅壁清野,莽古爾泰只擄走了兩三千名朝鮮婦女,殺死的朝鮮男丁也不足五千。
當然,擄走的過程中,曹文詔突然領兵在臨近鴨綠江的地區突然攻擊了莽古爾泰,不僅殺了一百來個滿洲韃子,拿了首級,還救回了幾百個朝鮮女人。
當然朝鮮兵孱弱且不可靠,梅之煥也是第一時間向東江鎮的毛文龍要求其出兵相助,毛文龍親自領著八千東江鎮兵馬趕來幫忙。
在莽古爾泰第二次突然襲擊咸鏡道內地時,毛文龍與曹文詔合力埋伏了莽古爾泰,明軍殺聲震天,在通往平壤的必經山道上埋伏,突然四面八方的合圍過來,堵住這些正藍旗的騎兵們,想要聚而殲之!
一方是數千正藍旗牛錄兵以及幾千蒙古人、幾千漢軍旗,而他們面對的,則是滿山遍野殺出來的近三萬朝鮮兵、兩千曹文詔的步卒,以及東江鎮的八千人馬。
在山腰處的夾縫處,根本是逃無可逃!
這一戰,不只是明軍、朝鮮兵們殺紅了眼,就是連漁獵民族的滿清建奴也一個個徹底殺紅了眼,弓箭射光了,戰馬被十幾個明軍、朝鮮人合力推倒,刀槍劍戟以及火銃、輕炮,基本上都上了,雙方都玩命的互砍,刀都砍到崩口和卷刃,足足廝殺了大半天,莽古爾泰才終于堅持到了后軍的幾千蒙古騎兵趕到支援。
而毛文龍以及曹文詔眼見敵人援兵到了,也是追擊了一會兒,這才匆匆帶人撤回高山兩側,重新帶人躲起來。
直到滿蒙騎兵仗著馬速脫離大山,離開視野內,這才開始打掃戰場。
這時候的朝鮮氣候寒冷刺骨,好在這些人中,除了東江鎮的官兵,曹部兵馬還是帶了冬衣和毛皮衣甲的,但此前朱由檢給毛文龍將軍餉提高到了五十萬兩,糧食也很慷慨的用于登州水師送抵東江鎮,現在他們是糧餉翻了一倍,此時他們的士氣還算高了一些。
之后又有數次血戰,梅之煥用兵妥當,押著朝鮮兵將在前用命,迫使這幾萬朝鮮人與明軍配合,最終莽古爾泰是被打的是丟盔卸甲,跨過鴨綠江,跑了。
雖然這幾大戰場都看似明朝都有占了上風,但其實在薊鎮以及遼東的大大小小幾十個駐堡,被后金打下來了十余個,被殺死的屯兵就有一千八百人,而算是整個戰場這段時間的戰斗,一個月的時間,打到十一月,戰損加上被俘后殺掉的明軍,已經是超過一萬兩千人了,至于說滿蒙共計死傷多少,送到朱由檢手里的時候,應該是不到七千個的。
后金在薊鎮方向給明朝軍隊帶來了巨大殺傷,趙率教都在后續的幾天戰斗里,肩胛骨位置被射中了一箭,受了重傷,朱由檢也連忙派了保定總兵曹鳴雷率保定兵馬四千人支援,并派了自己最心腹的王承恩,親自領二百御馬監的太監兵趕往督戰。
給的要求就是,守住薊鎮,拼死給我守住薊鎮!
朱由檢在殿上,觀看輿圖,喃喃自語:“這可千萬要守住啊!”
他很想再調幾路明軍支援,但他心里清楚。
從關寧錦防線的建立,到松錦大戰的決戰,決定戰爭的勝負,不單單是人數一個勁的往上堆的,如果說沒有朱由檢提前收攏到京畿地區的糧食供應,補給不能夠送抵前線的話,軍隊會自然崩潰的。
當然有兩個例外,一個是寧遠的吳三桂,那有海運,即使是中前后所被后金掐斷,也是能吃到補給糧食的,另一個就是祖大壽,在松錦之戰以及大凌河之戰的兩次實例,祖大壽是極端能忍的,他的兵也能忍,本人也能忍。
而此刻孫傳庭所在的遼東,共有大明軍隊近十五六萬,而薊鎮尚有官兵五萬,光是運糧,朱由檢這幾日就忙的夠嗆。
他只能是祈求。
天命能在他這一邊了。
“天命昭昭!”
“佑我大明!”
恍惚間,他聽到數百里外,那些明軍嘶喊著:
“大明!萬勝!”
“萬勝!”
……
孫傳庭怒斬了十來個明遼兵,這些人因為搶首級而亂了陣型,導致一處關隘的戰斗失敗了,孫傳庭為了明正典刑,將這些人通通斬首,并重罰了涉事的小將。
并書信傳至京師,請求朱由檢干脆取消整個首級制,并報告因為割首級的緣故,而被建奴騎射射殺,導致他整個遼東三鎮平白無故折損了比建奴多一成的人!
這個意思是什么呢?
也就是說,明遼軍在戰斗上是和后金建奴打的差不多的,甚至稍有上風,但就是因為你這個首級制的緣故,害得我的兵在戰斗中去割首級,導致了戰斗失敗,連我驍勇善戰的明遼軍都因為你這個東西,搞的動輒因為滿蒙人搶走首級或者尸首搞的士氣低落,搞的在戰斗中拖沓戰力,其他個戰力比我低得多的軍鎮,豈不是要被后金因為割首級而打崩啊?
當然孫傳庭說的還是很委婉的,畢竟是直接傳遞給皇帝的直奏,但是意思還是相對清晰的,令朱由檢也陷入了沉默,在思考了一下午,才終于決定,是要取消大明朝的這個首級制!
但制度不是那么好改的,畢竟是經歷了那么久了,現在要改,那換成什么制度呢?
改成歷史上大明朝廷對付孔有德的得城制度?
那肯定也不合適,畢竟朱由檢短期之內是不會主動打后金的,只能被迫防守,畢竟騎兵真的太少太少了,后勤也跟不上,軍隊也沒那么多,很容易崩。
而軍隊沒有賜賞,也的確影響積極性。
思索許久后的朱由檢是這么安排的,從首級制改為了證辮制。
什么意思?
割首級多慢?我直接頂著金錢鼠尾辮,一刀連著頭皮給你砍了,如此不僅容易攜帶,還節省了時間氣力。
并且這滿洲韃子的金錢鼠尾辮,極其容易辨認,中原人是沒有一個模樣的辮子,想要用殺良冒功的方式搞到一樣的辮子,你也沒有這種老鼠尾巴樣子的辮子陳舊、骯臟。
不僅僅是從頭顱改成辮子那么簡單,朱由檢還將這價也來了個大出血的一刀,從八十兩一口氣削到了三兩白銀。
那你在戰場上還會為了這辮子去停下戰斗嗎?
可能還會,畢竟明朝士兵的工資也就一兩八錢,這可是兩個月的餉銀了。
隨即朱由檢祭出了自己的第三刀!
漲薪!全國兵馬都漲薪!
漲到多少呢?
普通九邊軍屯原初都是按一兩八錢銀子發餉的,現在給你漲到二兩六錢的餉,而如果遇到現在這種遼東戰事的那幾個月,直到戰爭結束為止,則給你再多撥發二兩的遼餉,這還不算什么,貴的是騎兵,畢竟騎兵都是家丁嘛,朱由檢也能夠理解,給你再加一些,加到三兩三錢一個月,外加馬吃的飼料,再加二兩三錢,攏共一個騎兵,一人一馬的無戰事情況下,給你發五兩六錢的餉銀。
當然這時候,是朱由檢給兵部還掉了,近兩年時間里積欠下來的六百多萬兩欠餉的情況下,給士兵漲薪。
有人會說了,本來明朝軍隊在軍餉上就已經是讓朝廷難以承擔了,你怎么還給士兵增加兵餉呢?
剛剛開始抄了不少人的家,改了稅制,還在內部查人口、清田畝,還在重新造冊過程中,稅都沒到收的時候,你就開始浪費錢了?
是的,朱由檢就是要砸錢。
如果硬算盈虧,現在九邊軍鎮總計是五十八萬人,這里遼兵加薊鎮正在作戰的大約是二十三萬人,其中又只有一萬三千人的騎兵,不要說打幾個月了,現在的朱由檢很有信心多打幾年。
根據最近來自于畢自嚴的奏疏,在重新清查了了戶籍和正在查的江南田地后,今年大概會開征到七千萬兩白銀的一個額度,還不包括藩王們那大概七十來萬的稅銀。
加上,積欠朝廷的稅賦實在之巨,藩王們也是拿出不少水澆地抵扣稅金,朱由檢和朝廷從中都受益良多。
而就算是花大明朝每年一半的錢,朱由檢也要和滿清打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