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同學

下午五點半,邵承東帶著一包孝感麻糖,提著提包回到了喻家山下的工學院。

他們今年已經大四,臨近畢業(yè),如今學校有一半以上的學生,都在重工機械廠實習。

邵承東他們屬于機床設計制造專業(yè),幾乎全員都進了重工。

重工為了籠絡他們這些天之驕子,在學校助學金之外,還給他們提供了超額的飯票。

重工會給工學院一筆實習費,但這筆費用是屬于學校的,學生不能收。

雖然不能給錢,但給超額的飯票,菜票,同樣也能籠絡這些學生。

重工屬于蘇聯(lián)援建的156個項目之一,從54年開始建設,一直到去年年底,才勉強運行。

今年已經是第四年了,但工廠依舊在試運行階段,需要大量的專業(yè)技術人才。

以邵承東為例,他如今就在重工負責技術轉化統(tǒng)籌,雖然不屬于正式工,卻責任重大。

而江城工學院的畢業(yè)生,每一個都是香餑餑。

不過這個時期的分配,哪怕重點項目優(yōu)先選擇,依舊要統(tǒng)一安排,不可能把所有人才都給重工一家。

所以掌握這其中的平衡,就需要學校綜合考慮。

工學院53年建設,同年開始招生,原本是幾所大學的機械與電機系合并而成。

今年才是第二屆畢業(yè)。

學校里除了少數(shù)老師和教授,沒有人知道他的身份,他在學校沉默寡言,除了長得帥,也沒有其他優(yōu)點。

工學院屬于和尚廟,他的優(yōu)勢在和尚廟里,也根本沒有發(fā)揮的地方,顯得平平無奇。

穿過操場,來到宿舍區(qū),邵承東進入了一座三層的筒子樓。

這種蘇式建筑高大厚重,有兩個樓道,進入之后就能感受到一陣陰涼。

三層建筑都是同樣的格局,樓梯走道在中間,兩邊都是對立的房間。

一排排宿舍猶如鴿子籠,低年級的學生,現(xiàn)在都是十二人一個房間。

所以僅僅這一棟宿舍樓,就住了將近一千個學生。

宿舍是沒有衛(wèi)生間的,衛(wèi)生間與洗澡間都在樓道兩頭,每天早上起床,晚上睡覺的時候,這里都會擁擠不堪。

在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中,根本沒有任何隱私。

不過邵承東他們的宿舍還不錯,因為只住了八個人。

他們八個人已經在同一個房間住了四年,除了少數(shù)個人有一點小矛盾,大部分人關系都相處的不錯。

臨近晚飯時間,不少學生拿著飯盒去食堂,邵承東一邊跟熟人打著招呼,一路回到三樓的宿舍。

宿舍里面這會也很熱鬧,吳志國,喬玉山,范長根,孫玉平四個人在屋內閑聊,吳志國和喬玉山應該是運動回來,還在一直出汗。

看到邵承東回來,喬玉山就笑問:“你一大早就出去了,干什么去了?”

邵承東笑道:“我爸爸出差經過江城,我去跟他見了一面,你們下午在打球?”

“就我跟志國去打球了,長根,玉平他們剛從圖書館回來?!?

邵承東把提包放在了下鋪范長根的床上打開,拿出了麻糖?!皠傎I的,你們也嘗嘗?!?

話沒有說完,麻糖就被喬玉山搶走了,拿了一塊,就塞進了自己的嘴里。

喬玉山是豫省人,為人真誠,就是有些大大咧咧。

不過他很有邊界感,所以不會讓人討厭,在宿舍里跟所有人的關系都不錯。

就連傲嬌的魔都人吳志國,平時斤斤計較,也被他治服了。

邵承東笑道:“不要都吃完了,給李兆明他們一人留幾片。”

“知道,心里有數(shù)?!?

麻糖被分成了八份,連邵承東也有一份,然后都放在了各自的床上。

在男生宿舍,只要拿出來分享的食物,幾乎不可能有存貨。

不要說在這個時代,幾十年后的新世紀,也是一樣的。

年紀最大的范長根掰了一片麻糖吃了一口,享受地瞇起了眼睛。“這是什么零食?”

“麻糖,與其他地方的不一樣,沒有那么甜,充滿了芝麻的清香。”

“貴嗎?”

“一塊二一斤,還要糧票?!?

“我第一次吃,感覺很不錯,等回去的時候,給我女兒也帶一點。”

范長根是學校少數(shù)結婚的學生,也是少數(shù)來自農村的學生。

建國不久,農村的教育資源很落后,很少有農村出來的大學生。

這個時期,農村的孩子能考上中專,就是很了不起的。

他能走出農村,主要因為他老丈人是他的初中老師,說起來,他老丈人也算他的貴人。

他家庭條件并不好,初中畢業(yè)沒有考上中專,家里也供應不起,他老丈人資助了他的三年高中,后來他才能考上大學。

他大一的時候就當了爸爸,現(xiàn)在不僅有了一個女兒,去年還有了一個兒子。

其實他老丈人家庭條件也很一般,同樣是農村人,全家只有他一個城鎮(zhèn)戶口,要養(yǎng)一大家十一口人。

整個宿舍里,就屬他的負擔最重,不過他也能拿22元的助學金。

按照如今的助學金政策,人均收入低于30元的家庭,都可以申請助學金,最低8元,最高25元。

不過25元的助學金很少有人能拿到,22元幾乎就是最高。

學校里幾乎百分之九十五的學生都能領助學金,但邵承東屬于那百分之五。

他爸爸一個月有兩百一的工資,她媽媽工資更高一點,一家三口,一個月工資就有四百四。

人均收入一百五的家庭,在全國都不多。

而且他跟他爸爸都不抽煙,也沒有酒癮,還有一個會當家的媽,日子過的比那些大領導都寬裕。

范長根的助學金基本上只花一小半,大部分寄回去給妻子。

他妻子跟他一起讀了高中,只是沒有考上大學,然后就當了一個代課老師,給他生了兩個孩子。

范長根一直認為是自己拖累了妻子,他自卑又自負,心思很重。

不過他人品還好,跟沉默寡言的邵承東相處的不錯。

邵承東問他:“我們不在一個車間,我也一直沒有問你,你的工作定下來了沒有?”

范長根搖了搖頭,有些茫然說道:“重工這邊應該沒有問題,就是不知道按照什么條件分配。反正我也不急,不管怎么樣,我都能進工廠,拿工資了?!?

邵承東提醒他說道:“重工屬于新廠,目前工位比較多,更主要的是,廠里服務部有很多空位,你找一下你們車間的馬人事,說不定能幫你媳婦也找個臨時工。她要是能進重工后勤部,戶口轉過來,你的兩個孩子也能有供應糧了。”

重工的人事一直在拉攏他們這些實習生,雖然不能直接給錢,但是毛巾,香皂,工服,甚至包括勞保鞋,都是一月一雙。

按照如今的分配原則,大部分學生會先按照技能,其次按照廠方需求緊迫性,最后才按照籍貫分配。

工學院去年才有第一批畢業(yè)生,都分配都了全國大廠,但總體來說,條件也是有好有壞。

比如一些西北工廠,不管在生活環(huán)境,條件待遇上,都比不上南方地區(qū)。

而江城重工,位于大城市,待遇又好,氣候也不錯,物產豐富,絕對屬于最優(yōu)選擇之一。

只要學生意愿強烈,分配的時候,學校也會考慮。

范長根重重點了點頭,嗯了一聲,沉默了下來。

孫玉平問道:“承東,你的工作確定了嗎?”

邵承東搖了搖頭。“我應該會去京城,到時候,我跟你說不定還能當同事?!?

孫玉平是京城人,不自覺地總帶著一絲皇城根下的傲嬌,其他人不跟他一般見識,來自魔都的吳志國卻比他還要傲,所以他們兩個的關系最差。

孫玉平詫異道:“你不是保定的嗎?怎么會分到京城?那還不如留在重工呢,重工的待遇比京城還好?!?

邵承東沒有細說,只是笑道:“我在保定只生活了六年而已,說起來,我爺爺也屬于京城人,只是在長平鄉(xiāng)下。”

孫玉平笑道:“京城的機械廠不多,說不定到時候我們還能繼續(xù)當同事呢!”

邵承東也笑:“到時候等分配結果吧。”

他把爸爸帶來的包塞進了屬于自己的儲物柜,然后鎖上,邵承東松了口氣。

時代不同,學生們的素質更高,學校里幾乎沒有偷盜事件發(fā)生,但包里有兩千塊錢,各種票據,還是要注意一點。

每個人都只吃了一半的麻糖,剩下的都包了起來。

李兆明他們吃完飯回來,宿舍里有了人,他們也準備去食堂吃飯。

度過了漫長的冬季,如今各種蔬菜都上市了,如今食堂的伙食也好了不少。

邵承東他們幾個人一起,分別打了不同的菜,然后聚在一起吃飯。

他穿越過來的前幾天,每天都饑餓無比,飯量增加了一倍有余。

經過幾天的適應,這幾天才又恢復了原本的飯量。

晚飯他就吃了兩個大饅頭,一大碗肉絲面,其他人也差不多這樣的飯量,只是沒有他這么舍得吃。

相比面條,他們更喜歡耐餓的米飯。

從食堂回來,有人要去圖書館,有人要去洗澡,邵承東哪里都沒有去,

他先把自己的衣服和鞋子收拾好,分別裝好,要帶一周的衣服去重工。

一切準備妥當,他打開了他爸爸給他的作業(yè)本,看他給自己規(guī)劃的技術開發(fā)路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庆县| 廉江市| 林甸县| 静海县| 沙洋县| 乌拉特前旗| 河源市| 灵璧县| 普格县| 即墨市| 合水县| 三明市| 绵竹市| 克山县| 阿克陶县| 贵德县| 辉南县| 乐业县| 方正县| 巍山| 禹城市| 平湖市| 翁牛特旗| 阿鲁科尔沁旗| 论坛| 临高县| 海阳市| 博兴县| 稷山县| 双鸭山市| 南丰县| 尤溪县| 西丰县| 同心县| 黄山市| 驻马店市| 兰坪| 从化市| 泽库县| 桐庐县| 山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