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紡織廠危機
- 南京烽火:愛與信仰的絕響
- 宋文祁
- 2707字
- 2025-02-11 18:44:51
宴會上,悠揚的爵士樂流淌在空氣中,水晶吊燈灑下柔和光芒。池南古定了定神,整理了下袖口,舉著一杯香檳,朝著宋衣魚的方向走去。
“宋小姐,方才聽您對新思潮的見解,實在是獨到,在這亂世之中,能有如此深刻的思考,令人欽佩。”池南古微微欠身,禮貌又不失風度地說道。
宋衣魚臉頰微微泛紅,輕輕一笑,“池先生過獎了,不過是讀了些書,有了些自己的想法罷了。倒是聽聞池先生在商業上大膽革新,打破傳統經營模式,想必其中故事不少。”
兩人相談甚歡,從文化思潮聊到商業發展,再到對時局的看法,不知不覺間,宴會已過半。此時,徐生和殷千涵也慢慢靠近。
“南古,這位是?”徐生帶著一抹淺笑,目光落在宋衣魚身上,眼中的傾慕毫不掩飾。
池南古下意識地側身,擋在宋衣魚身前,介紹道:“這位是宋家的宋衣魚小姐,宋小姐,這是我的好友徐生,剛從國外留學歸來。”
徐生連忙伸出手,“宋小姐,幸會幸會,早就聽聞宋家的才女之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宋衣魚禮貌地握了握手,微笑回應。殷千涵則在一旁輕輕咳嗽一聲,“徐生,別光顧著和美女聊天,也給我介紹介紹。”
池南古這才想起,“這是殷千涵殷小姐,立志成為一名出色的醫生。”
殷千涵大方地伸出手,“宋小姐,之前在公益活動中就聽聞您的事跡,一直想認識您,今日可算如愿了。”
四人正交談著,宴會的主人走上臺,宣布今晚的重頭戲——一場關于民國未來走向的討論。眾人紛紛落座,池南古和宋衣魚并肩而坐,徐生和殷千涵坐在他們身后。這場討論中,各方觀點激烈碰撞,池南古和宋衣魚默契配合,闡述著實業與文化共同發展的理念,徐生也積極發言,表達自己實業救國的想法,殷千涵則從醫學角度,呼吁重視民生健康。
討論結束后,池南古送宋衣魚回家。月色如水,灑在兩人身上。“宋小姐,今日與您交談,收獲頗豐,不知日后是否還有機會?”池南古滿懷期待地問道。
宋衣魚低頭淺笑,“若池先生不嫌棄,自然是有的。”
回到家中,宋衣魚躺在床上,腦海中全是池南古的身影。而另一邊,徐生坐在窗前,望著夜空,心中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在宋衣魚面前證明自己。殷千涵則在房間里,翻看著醫學書籍,卻總是走神,池南古的笑容不時浮現在眼前。
幾天后,池南古邀請宋衣魚參觀池家在南京的辦事處,想與她分享自己的商業規劃,宋衣魚欣然答應。可他們不知道,一場突如其來的危機,正悄然降臨......
-
約定參觀池家辦事處的那天,陽光正好,宋衣魚精心打扮后來到約定地點。池南古早已等候,他身著剪裁得體的長衫,眼中滿是笑意,迎上宋衣魚。
兩人走進辦事處,池南古興致勃勃地向宋衣魚介紹著各項業務與未來規劃,宋衣魚聽得認真,不時提出自己的見解,兩人討論得熱火朝天。
然而,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平靜。池家的管家神色慌張地跑進來,在池南古耳邊低語幾句,池南古的臉色瞬間變得凝重。原來,池家在上海的紡織廠遭遇了重大變故。一伙軍閥以莫須有的罪名強行封鎖了工廠,工人們被驅趕,機器也面臨被沒收的危險。
池南古心急如焚,他深知這對家族生意是沉重打擊,若不及時解決,不僅產業受損,還可能牽連眾多工人的生計。宋衣魚看著池南古焦急的模樣,輕輕握住他的手,“別慌,我們一起想辦法。”
為了盡快解決危機,池南古決定立刻返回上海。宋衣魚放心不下,堅持一同前往。他們剛抵達上海,就聽聞徐生也已趕來,正四處聯絡人脈,試圖幫忙疏通關系。殷千涵雖因醫院事務纏身無法前來,但也寄來了信件,信中提供了一些可能有用的醫學資源,以備在營救工人時使用。
池南古和宋衣魚顧不上休息,馬不停蹄地開始行動。他們先是拜訪了池家在商界的合作伙伴,希望能得到支持,然而在這動蕩時局下,許多人都選擇明哲保身,不愿卷入這場風波。接著,他們又嘗試與軍閥勢力溝通,卻屢屢碰壁,對方態度強硬,絲毫不肯松口。
就在眾人感到絕望時,徐生帶來了一個消息:一位曾受池家幫助的愛國人士,如今在政府部門任職,或許能從中斡旋。池南古等人仿佛看到了一絲曙光,趕忙前去拜訪。在這位愛國人士的努力下,事情終于有了轉機,軍閥同意重新談判。
談判桌上,池南古據理力爭,宋衣魚則在一旁補充有力論據,徐生在關鍵時刻也給出了關鍵建議。經過一番激烈交鋒,軍閥終于同意解除對紡織廠的封鎖,但提出了苛刻的條件——池家需繳納巨額“保護費”,并讓出部分股份。
面對這不合理的要求,池南古陷入了兩難。答應,意味著家族利益受損;不答應,紡織廠將永無寧日。宋衣魚看出了他的猶豫,輕聲說道:“當下保住工廠才是首要,我們可以先答應,日后再想辦法奪回主動權。”池南古思索片刻,最終點頭同意。
隨著紡織廠的危機暫時解除,池家松了一口氣。但這次事件讓池南古深刻認識到,在這亂世之中,單靠商業力量難以立足,必須尋求更穩固的支持。而經過這次磨難,池南古和宋衣魚的感情愈發深厚,他們與徐生、殷千涵之間的情誼也更加牢固。
紡織廠危機解除后,池南古和宋衣魚回到南京,本想著能稍作喘息,謀劃未來發展。可時局動蕩,哪能輕易安穩。
不久后,日軍侵華的戰火逐漸蔓延,南京城也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下。池家的生意再次受到沖擊,不僅貨物運輸受阻,與國外的貿易往來也被迫中斷。與此同時,宋家也因政治立場問題,被一些親日勢力盯上,暗中使絆子。
在這危急關頭,徐生找到池南古和宋衣魚,帶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一群愛國企業家和文人志士正籌備成立一個秘密組織,旨在團結各界力量,共同抗日,同時暗中支持抗日武裝。徐生希望他們能加入,一起為國家出一份力。
池南古和宋衣魚沒有絲毫猶豫,當即決定加入。殷千涵得知后,也毅然辭去醫院的穩定工作,加入秘密組織,利用自己的醫學知識,為受傷的抗日戰士提供救治。
秘密組織的活動充滿危險,他們不僅要躲避日軍和漢奸的搜查,還要巧妙周旋于各方勢力之間。池南古憑借自己的商業頭腦,負責組織的物資籌集和資金運轉;宋衣魚則利用宋家的人脈,收集情報,傳遞重要信息;徐生積極聯絡各方,拓展組織力量;殷千涵在隱蔽的醫療點,日夜守護著受傷的戰士。
有一次,組織截獲了一份重要情報,得知日軍即將對一批抗日物資進行圍剿。池南古等人緊急商議,制定了一個冒險的營救計劃。行動當晚,大雨傾盆,池南古帶領著幾個成員,偽裝成運輸工人,前往物資藏匿點。宋衣魚則在城中負責接應和傳遞消息。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日軍提前察覺到了異樣,設下埋伏。池南古等人剛到藏匿點,就被日軍包圍。激烈的交火中,成員們紛紛受傷,池南古也陷入了危險境地。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徐生帶著增援部隊趕到,與日軍展開殊死搏斗。宋衣魚在城中得知情況危急,也不顧危險,親自前往支援。經過一番苦戰,他們終于成功突圍,保住了抗日物資。
但這次行動也讓他們付出了慘重代價,多名成員犧牲,組織的部分據點也被暴露。日軍加大了搜捕力度,秘密組織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