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常現今為我帳下軍師中郎將,現在我大小事務皆得其策,所獻之策無往不利!”
雖然馬良才剛剛入職兩天,但并不耽誤劉備吹噓自家謀士。短短幾句話,把馬良一個剛入職的軍師吹成了自家頂梁柱了。
當然了,大概率也是給馬良報個小仇。畢竟剛才劉琦的輕視,是個人都能看得出來。
很顯然劉琦也信了,立刻收起了對馬良的輕視,鄭重其事的行禮道歉,并向馬良求計。
“剛才琦有所怠慢之處,還望少君恕罪,只是琦現在為繼母所不容,叔舅欺壓,琦處境危在旦夕,還望少君救我!”
“長公子還請起,不至于。”馬良搖搖頭,扶起劉琦開口道。
“長公子也不必如此妄自菲薄,事實上您的處境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這還不糟糕嗎?莫非少君還在生氣嗎?”劉琦大驚,都以為馬良是在嘲諷他了。
在他看來,他現在處境已經很糟糕了。父親坐視蔡氏欺負他不管,而他一個光桿司令,眼瞅著就要被排擠的無路可退了。
加上父親最近身體也不好,要是屆時自己那個同父異母的兄弟上位,自己啥下場想都不敢想。
“長公子當局者迷,事實上您的處境并非太糟糕。”馬良擺擺手,隨即向劉琦列舉道,
“您現在正值壯年,已經跟隨劉荊州多年,感情并不差。能力相比于尚未成年的少公子,很明顯您更適合接任荊州牧。”
“況且自古廢長立幼都是取亂之道,劉荊州乃當世英雄,自然不會不明白。”
“至于您現在的處境艱辛,最大的原因就是您沒有人愿意支持。”
只不過,對于馬良這一番話劉琦并不滿意。他自然也清楚自己沒人支持才導致現在這個地步,但問題就是蔡家一手遮天,自己也沒辦法擴展勢力啊。
劉琦這些事沒說出來,不過馬良也能看出劉琦有些不滿意。
主要是這都三十多的長公子,神情完全藏不住事啊,也活該你被蔡家壓了這么久。
“長公子可曾聽聞“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馬良只能開口接著提醒道,
“蔡家也并非在荊州只手遮天,他的勢力事實上僅局限于襄陽。而長公子您至今依然是劉荊州的長子,身份有著巨大的優勢。”
“所以為何不嘗試請命外調,到襄陽外培養勢力呢?”
身為荊州本土人士,馬良對此了解也是頗多。看似是蔡家一手遮天,事實上其影響力也是頗為有限。絕大部分荊州豪族事實上是在觀望,并沒有明確表明態度。
尤其是這其中并不缺乏野心家,若是劉琦用好自己的身份,未嘗不能逆風翻盤。
在聽完馬良的提醒之后,劉琦若有所思,良久才明悟。隨后立即向馬良行天揖道,
“先生所言極是,琦愚笨,未曾有此打算,幸得有先生指點迷津,感激不盡。”
好好好,用得上的時候喊先生,用不著的時候喊少君是吧。
馬良忍住了翻白眼的沖動,隨即接著向劉琦道,
“江夏黃祖,為劉荊州親信,鎮守荊州東南抵御江東,勢力不可謂不強。若是長公子能得其支持,再加上玄德公在北,定能與蔡家分庭抗禮。”
“更何況您畢竟是長公子,天然占據著大義所在。若是您能取得一定支持,甚至對外打贏一次戰事,取得一定名望,荊州豪杰定會主動投奔。”
“屆時攻守易型,就該輪到蔡家頭疼了。”
馬良短短幾句話,迅速就給劉琦指明了方向。聽完馬良的話后,劉琦立刻就感到豁然開朗,突然感覺他所面對的處境確實沒什么大不了的。
不過即便如此,劉琦依然有些遲疑,舉棋不定道,
“可是今繼母與家父常住,胞弟更是常年服侍于父親身邊。若是我這么一離開襄陽,家父為小人蒙蔽……”
很顯然,劉琦嚴重擔心自己若是離開襄陽,萬一失去了劉表的寵愛怎么辦。畢竟說到底這荊州牧還是劉表的,到最后繼承人是誰還是他說了算。
一直到現在,劉琦一直抱著一個天真的想法。那就是只要他維持好和劉表的父子關系,屆時劉表就一定會選擇他做繼任者的。
歷史上,劉琦維持著這樣天真的想法維持到了建安十三年。一直到劉表病重,黃祖戰死,這才在諸葛亮的建議下避難于江夏。最終結果就是他既沒得到荊州牧,江夏也沒拿穩。
屬實是選擇了彈幕最多的打法……
所以對于這種幻想,馬良很不給面子的駁斥了,
“長公子想的有點太多了,現在即便劉荊州讓您繼任,在蔡氏的掌控下您也坐不穩。若是您真的有了足夠的支持,就算失去劉荊州的寵愛,蔡氏就敢對您下手了嗎?”
“都這個時候了,蔡家必然要致公子于死地。您真的覺得這樣毫無支持的情況下當上州牧能夠長久嗎?”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長公子好自為之!”
說完,馬良向劉琦行完一禮,起身就打算離開。驚的劉琦連忙拉住馬良,急忙說道,
“先生所言極是,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某即日便面見家父,請命前往江夏與黃祖將軍共為統兵!”
話講到這個份上,馬良這才點了點頭,最后還是劉備來打圓場道,結束了這一場對話。
看得出來,劉琦依然是有些遲疑的,這是馬良最頭疼的。雖然利弊都講清楚了,但若是最后對方沒按照自己計劃的來,那一切都會被打亂。
不過都到這個地步,剩下的就只能看劉琦會不會這么選了。
…………
…………
…………
雖然過程有些曲折,但最后還是成功達成了目的。劉琦最后看上去是聽進去了,千恩萬謝的送走了劉備馬良等人,隨后立即著手準備面見劉表。
但劉備很明顯有些疑問,在離開劉琦的宅邸后,劉備立即對馬良詢問道,
“季常,你不是推測曹軍隨時會南下嗎?現在時間緊迫,不應該想策略如何抵御外敵嗎?”
“為何現在依然要鼓動長公子與少公子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