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聘與劉備引兵繼續與宛城曹軍對峙,另外分兵五千,由關羽與甘寧共同引兵前往攻略兵力空虛的汝南。
汝南郡與南陽郡緊挨著,雙方距離并不算遠。很快,關羽一行就已經抵達了汝南郡與南陽郡的邊境附近。
“云長將軍,聽聞玄德公曾在汝南駐守長久,在當地有一定名望。你說我們此次前往,會不會出現振臂一呼,汝南豪右云集響應?”
甘寧騎著馬匹跟隨在關羽之側,樂呵呵的跟關羽開玩笑道。
“未必不可能,大哥在汝南郡有很多舊識。更何況曹操挾持天子,為天下不容,屆時汝南必定會有人響應我們。”
與甘寧的玩笑話不同,關羽倒是非常認真的回答道。對此甘寧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看起來劉備的部曲和他本人意見一直是高度一致的。
這倒是新鮮。
就在甘寧與關羽聊天之際,突然有斥候從前方來稟報,
“將軍,前方有人攔路!”
“何人敢攔路?”一聽有人敢攔自己的路,甘寧脾氣立馬就上來了,立即打算掏刀殺出去。好在關羽眼疾手快,一把按住了甘寧道,
“不可沖動,我們先去過去看看是敵是友,若是敵人再動手也不遲。”
甘寧掙扎了兩下,發現自己根本掙不開關羽的手,不由有些驚詫,立即收起了輕視之心,老老實實的跟關羽策馬前行。
很快,他們就看到了攔路的部曲,是一伙裝備并不算精良的鄉兵,領頭的則是一個全副武裝,面如重棗的年輕將領。
“來者何人?”領頭的將領大吼道,面色冷峻的看著關羽與甘寧等人。
“在下關云長,左將軍帳下大將,奉命前往前往汝南。”見是一個武將而且相貌堂堂,關羽立即收起武器,遙遙的拱拱手解釋道。
“莫非閣下是斬顏良的關云長?”年輕的將領一怔,立即開口詢問道。
“沒錯。”關羽點點頭。
話音未落,前方年輕的小將已經跳下馬,鄭重的向關羽行禮道,
“在下魏延,字文長,義陽本地人,只不過聽聞有兵靠近,害怕賊寇襲擾不得已引兵而出。早就聽聞將軍大名,卻因為不認識將軍,多有冒犯。”
“魏延?”關羽打量了一下魏延,見其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倒是和自己有幾分相似。頓時起了招攬之心,專門跳下馬扶起了魏延,
“少君儀表堂堂,乃英雄之姿,待在此處豈不是屈才?現今左將軍招攬天下英雄,思賢若渴,不如與我回去,共同匡扶漢室如何?”
“延早有此意,既然今日有緣遇到關將軍,某愿為將軍先鋒!”魏延回答的非常果斷,絲毫沒有一點猶豫。
事實上魏延早就聽聞劉備的名號,很早就打算去投奔來著。只不過還沒等他動身,就碰上關羽引兵過境,屬于是緣分了。
見魏延主動投奔,關羽大喜過望,立即讓其擔任自家帳下校尉,領軍先鋒。而魏延更是投桃報李,在帶著本部集體加入關羽麾下的同時,還主動向關羽送上了一份情報。
“將軍,過了義陽,就進入汝南境內了。前些時日,雷緒陳蘭起兵于淮南,現今已經逼近汝南。而半個月前,汝南守將曹仁引兵離開,此時汝南正是空虛。”
“若是將軍能聯合陳蘭共同進軍汝南,定能給曹軍沉重一擊!”
“雷緒?”關羽摸了摸下巴,開始沉思起來。
雷緒陳蘭都是廬江人,屬于昔日揚州刺史劉馥的人。但很快就降而復叛,舉兵數萬之眾禍亂江淮。
雖然基本都是烏合之眾,但還是有一點戰斗力的。若是聯合他們的部眾一起對汝南發起攻勢,或許真能動搖曹操在此地的控制。
“善!”
…………
…………
…………
在南陽戰場陷入對峙的時候,遠在河北的曹軍,正在為遠征做準備。
在前一年,曹操剛剛解決了河北問題,并干掉了降而復叛的高干,將并州納入版圖。加上一年的休養生息,此時河北除了幽州之外,已經基本平定了。
不過此時逃到幽州的袁尚袁熙尚在抵抗,伙同烏桓不斷襲擾冀州。所以整個建安十二年,曹操一直聽從郭嘉的建議,打算出兵幽州,一舉解決整個河北最后的動亂。
此時,曹軍已經整裝待發了,就等曹操一聲令下,正式討伐二袁。然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已經到了鄴城的曹操接到了曹仁的戰報。
“荊州那個老匹夫終于舍得動彈了?”
曹操面色平靜的看著曹仁送來的戰報,還笑著點評了兩句,
“手筆可真不小,這應該是劉景升字繼任以來出兵的最大規模了吧?可惜還是差點事,要是再多來兩萬兵馬,或許還能有點用處。”
見到曹操如此鎮定自若,家屬都在許都的諸將也都放心了。這些年曹公從來沒誤判過,所以既然曹公都不著急,那也沒必要緊張。
不過曹操在當眾鎮定自若的安撫住人心后,回到后堂,臉色卻沉了下來。
事實上劉表這一手確實出乎他的預料,誰也沒想到一直被稱作守成之犬的劉表,會突然抓住這個機會出兵了。
現在馬上要征討幽州,突然發生這種事情,確實挺讓人頭疼的。
“明公莫非在擔憂劉表的事?”
這個時候,一個風度翩翩的士子從旁邊走出來,比較隨意的向曹操行禮道。
“奉孝,荊州軍在這個時候突然出兵,恐怕圖謀不小,若是他趁著我們后方空虛突然增兵,恐怕……”曹操毫不在意郭嘉的態度,直奔主題道。
“放心,明公,劉表不可能增兵,荊州軍頂多到宛城,不可能再往前走一步!”郭嘉卻絲毫沒有緊張,依然是云淡風輕的回答,
“奉孝,之前你還說劉表不可能北上來著……”曹操挑了挑眉,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郭嘉。
“咳咳……”郭嘉輕咳了兩聲,沉吟一番解釋道,
“此次荊州軍統帥是劉琦,乃劉表的長公子。所以這大概率是為劉琦撈名望鋪路才發起的北伐,其荊州內部并不是全都支持。”
“況且他們已經打了一次勝仗,目的已達成。即便劉琦想繼續打,他在荊州的敵人,也不會繼續容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