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突然一反常態,讓蔡氏一有些難以理解,但蔡瑁卻堅持讓蔡氏先不要做任何動作。
“劉荊州辦事不會空穴來風,他同意劉琦去江夏,甚至讓江陵文聘都同行,必定有其他的意思。”
蔡瑁有些咬牙切齒的開口說道,雖然憤怒,但眼底依然閃過一絲忌憚。
“如果沒猜錯,劉荊州此舉,怕是在敲打我們呢!若是貿然行動,很有可能被借機打壓,得不償失!”
這些年蔡家借著跟劉表的關系趁勢而上,一時間風光無限。現在蔡瑁更是在襄陽幾乎只手遮天,可全都有劉表的默許。
這其中自然是有當年蔡家等豪族擁立有功,劉表離不開他們。但正如馬良所說,劉表并非是草包,并不是讓他們拿捏的人。
相反,劉表的影響力依然很大,大部分事情跟他們商量是為了體面,并不是說劉表就沒有主動權了。
此次同意劉琦入江夏,基本可以肯定劉表在敲打他們蔡家,同時也試圖借機分襄陽豪族的勢力。一旦劉琦在江夏站穩腳跟,那這荊州可就不是襄陽豪族的一言堂了!
這個老家伙,不動則已,稍微動彈一下就弄的自己這邊草木皆兵!
蔡瑁有些憤怒,不過還是冷靜的讓蔡氏先不要過多干預。隨后蔡瑁立即離開蔡府,直奔蒯府。
襄陽蔡氏與蒯氏屬于同盟關系,雙方都支持劉琮上位。正因如此,蔡瑁第一時間找到了蒯越,試圖商量一下對策。
蔡瑁將事情跟蒯越說之后,蒯越也面色嚴肅起來。
“確實如此,恐怕劉荊州對你們有幾分不滿意了。”蒯越摸著胡子,面色凝重的說道。
“沒有貿然阻撓是對的,獅子搏兔亦用全力,更何況劉琦還是長公子,需小心謹慎才行。”
“異度,你對此可有良策?若是讓劉琦至江夏有了根基,再想打壓可就不容易了。”蔡瑁面色陰沉,心情非常不好。
歷史上劉琦潤江夏時,黃祖已死,江夏軍團損失慘重,所以劉琦去江夏就相當于流放了。而現在黃祖尚在,江夏兵力一點都不比襄陽差。
尤其是再加上鎮守江陵的文聘,這要是發展下去,后續會咋樣蔡瑁想都不敢想。
“德珪也不必太緊張,劉琦志大才疏,優柔寡斷,就算去江夏,大概率也不會有多少建樹。”蒯越倒沒有那么緊張,他擺擺手寬慰蔡瑁道,
“尤其是黃祖有多么難相與,你我都知道,他去了指不定會得罪黃祖呢。”
“話是這么說,但總歸是有些許風險。”蔡瑁眉頭緊鎖著,依然有些拿不準主意。
“既然如此,德珪倒不如直接建議劉荊州以長公子為帥,趁如今曹操在河北,趁機北伐宛城。”蒯越沉吟了一番,突然開口說道。
“異度你在說什么話?你是嫌劉琦有江夏支持還不夠,還要給他增添一份戰功?”蔡瑁有些無語,語氣都變得有些不好了。
“既然長公子想要一份支持,那直接讓其參與一場戰事,撈一筆名望,他肯定不會拒絕。”蒯越輕輕搖搖頭,慢悠悠的開口道,
“當然,他要是拒絕了更好,如此怯懦之人即便去了江夏也會被黃祖唾棄。”
“若是他同意了,以劉琦的能力,可能打的過北方曹軍嗎?一旦慘敗,不需要我們開口,荊州所有人都不會同意劉琦去江夏添亂的。”
“即便僥幸獲勝……長公子如此有才能,為何要去江夏呢?直接請其在襄陽掌控兵權,親自抵御曹軍侵擾,豈不美哉?”
蒯越此言一出,頓時讓蔡瑁眼前一亮,也明白蒯越的算計。
只要建議劉表北上,并讓劉琦為帥統轄。輸了劉琦去不了江夏,即便贏了,也可以以此為借口讓他留在襄陽統兵。
至于襄陽軍中,這些年蔡氏已經滲透的很深了,大量將領都是蔡家族人。劉琦即便是在襄陽拿到最高兵權,蔡瑁也照樣有辦法把他架空。
簡而言之一句話,只要發動北伐,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不過若是劉荊州不允許,又該如何?”蔡瑁提出了最后一個疑問,不過這個疑問事實上都不用蒯越來回答,蔡瑁自己就回答了。
不可能,當地豪族主動支持北伐,他高興還來不及呢,又怎么會反對呢?
“多謝異度相助,德珪感激不盡!”說完,蔡瑁轉身離去。
只不過蔡瑁在離去之后,蒯越收斂起了笑意。
“派人去州牧府向劉荊州匯報吧,事情已經辦妥了。”
…………
…………
…………
遠在襄陽那些亂七八糟的算計,并沒有影響到新野。馬良這邊依然一邊學習軍務,一邊幫助劉備新野的大小事務。
馬良雖然對軍中事務需要現學,但除此之外的所有工作他全都能干。于是在這個諸葛亮還沒入職的時間點,馬良很榮幸的得到了一張諸葛亮體驗卡。
簡單來說,大小事務,咸決于良!
體驗一番下來,馬良得出了一個結論。
玄德公,速速去請諸葛亮!
這工作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估計只有孔明會干。
好在劉備確實沒忘記馬良給出的上策,僅僅過了半個月,劉備就再次出發前往臥龍崗,去請哪個傳說中的臥龍。
對于劉備二顧茅廬,馬良事實上不抱有太大希望。畢竟諸葛亮一開始并不是很想出仕,正如出師表中所說,這個時候諸葛亮的想法,僅僅是“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最起碼得再去兩次,才能把諸葛亮請回來吧?
馬良是這樣想的,所以悠哉悠哉的新野等劉備的壞消息。
果然,當劉備歸來時,帶著的是一臉的遺憾。
“玄德公,有沒有見到孔明?”馬良走上前問道。
“沒錯,此次又與臥龍先生無緣。”劉備搖搖頭道,至于他身后的關羽張飛,臉色已經很不好看了。
“不過,這一次倒是碰到了一個季常的熟人,順路請回來了。”
“哦?我熟悉的人?在臥龍崗?”馬良微微一怔,
“莫非是石廣元?”
“孟公威倒也合理,他也喜歡與孔明交際。”
“又或者是崔州平?”
然而當馬良看清跟著劉備回來的哪個身影時,心臟瞬間驟停。
“我艸!怎么是馬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