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魚嶺張家(求收藏追讀)
- 從養雞雜役到馭獸真仙
- 明年初九
- 2280字
- 2025-02-28 23:23:48
魚嶺,因山形酷似巨魚而得名,位于御獸宗東南一百三十里處,周邊散布著多個修仙家族,以張氏一族最為顯赫。
張元沖出自此地主脈,在族譜中位列第四代“元“字輩。
其家族輩分按“昌明弘元正興世光永昌“排序,初代老祖張昌年雖臻至煉氣十層巔峰,
然年逾一百九十三歲,氣血枯槁,修行路斷,如今蟄居后山禁地勉強維系生機。
二代僅存的老族長以煉氣九層修為執掌族務,三代則衍生十余支脈,枝葉繁茂。
“老祖血氣枯竭,如今全憑靈藥吊命,稍有差池便可能油盡燈枯,”張元沖端坐駿馬之上,言語間難掩憂色。
方燼勒馬追問:“何不尋求破境丹藥,搏那筑基機緣?“
張元沖嘆著氣,緩緩解釋起來:“我輩煉氣修士,終難脫肉身桎梏。氣血為修行根基,經脈隨年歲漸衰。若強行沖擊境界,恐經脈難以承載藥力,反遭法力反噬之禍。”
方燼聞言心頭沉重,踏上修煉之途雖能通過提升修為延長壽命,但若無法持續突破,壽元終究有限。
他如今煉氣三層的境界,整體壽元不過百載,一旦年滿百歲,肉身便漸顯衰頹:
血氣枯竭、經脈萎縮,稍動法力即會損傷根基,加劇肉身衰敗。
這道理正如凡人年少時磕碰無礙,垂暮之年卻經不起絲毫損傷。
修仙之道亦是如此,每次境界突破都是對肉身的重塑,若長期滯留當前境界,壽限將至時肉身便會急速衰朽,任何損傷都可能成為致命威脅。
唯有持續精進直至元嬰之境,修成元嬰后方有此機會打破這生死桎梏,可即便成了元嬰修士,肉身被毀,元嬰雖可以獨立存活卻需要盡快奪舍或者重塑肉身。
“再者,即便老祖如今油盡燈枯,若遇外敵來犯,我等力不能敵時,老祖也會舍卻自我守護家族。”張元沖這番話更添幾分沉重,方燼默然頜首,對修仙界有了更深的認識。
兩匹駿馬載著二人緩行山道,張元沖自嘲道:“資質平庸如我,全仗家族蔭庇方在宗門立足。如今剛突破至煉氣六層修為雖不濟事,倒也能多茍活些時日。”
語帶凄涼卻故作灑脫,方燼仍保持著傾聽者的緘默,只將這番肺腑之言暗記心頭。
“家族大了,人心難齊。十幾脈明爭暗斗,這些年主脈反倒顯出頹勢,盛衰禍福當真難料。”
“有人便有紛爭,不是今日你爭,便是明日我奪。你啊,往后切莫心慈手軟。”他沖方燼咧出老大哥般的笑容,眼尾褶皺里藏著歲月磨出的世故。
方燼抿唇未答,馬蹄踏碎枯葉的脆響里,他忽覺這修仙界與現代都市并無二致,
有人處,有些道理卻是相通的。
山風掠過耳際時,他攥緊韁繩默念:“天大地大,自我最大,我在這個世界沒什么在乎的,只求長生,只求那一絲可能。”方燼心緒跳動,四周的景色自他的眸光中不斷往后閃去。
沉默良久,張元沖忽然揚鞭拍馬,話語隨著稀疏的雪花漸漸傳來:“回府帶你嘗嘗砂鍋燉靈雞!這可是我張家有名的靈禽,此等珍味,只吃此一次便夠了。”
方燼雖不通騎術,但用法力控住凡馬倒也不難。
衣襟微動,靈貂探出黑緞般的腦袋,烏溜溜的眼珠打量著四周。
背筐里的冥鳩也不時撲騰,發出幾聲怪啼,他便從儲物袋拈塊靈禽肉拋進去。
在他身后的小型背筐中,冥鳩不時動彈著,發出怪異的叫聲,每到此時,方燼便會自儲物袋內取出靈禽肉塊丟入背筐。
最安分的要數右手背上那只無形之物,除卻吸食法力時顯出貪婪,平日如同烙進皮肉的墨痕般毫無動靜。
兩人兩馬,沿著小道疾馳,
方燼的儲物袋里,除日常用度,青霜殘刃靜靜躺在角落,各類符箓也隨身備著以防不測。
那些即將成年的靈禽,方燼并未隨行攜帶。
一則攜帶不便,二則往返不過數日,待其羽翼漸豐后本就不需耗費太多心力照料。
臨行前,方燼已將剩余的金霞草殘枝摻入靈飼喂給二十五只靈禽,數日離開期間料無大礙。
只不過心中多少還是有些不放心,待此次返回后,他決定要盡快提升自己的修為,
晉升煉氣四層,既可置換大容量儲物囊,又能使用靈獸袋,屆時自己外出也不會耽誤飼養靈獸。
靈獸袋雖價格高昂,他卻篤信船到橋頭自然直,
若實在籌措無門,或可典賣《青萍劍訣》《青萍步法》以解靈石匱乏之急,
畢竟豢養足夠多的靈獸就可生出金云,何愁不能獲取新功法?
只是有些可惜的是,自己不能夠隨意暴露自己的修為,晉升后宗門賜予的獎勵也不能隨便去領取,這外門弟子的身份怕是還要維持許久。
待他晉升煉氣期四層后,施展斂息術后,非煉氣期十層之人不可探得他的真實修為。
此次去張家,雖然有可能會被探出真實修為,但是無人認識自己,并不知曉自己的修煉速度如此驚人,
即便被張元沖知道,對方也不會多說什么,就算知曉也只會感到意外和疑惑。
思緒紛飛間,雙騎在雪徑中蜿蜒前行,山道上徒增兩行蹄印。
暮色四合時,兩人尋得山洞棲身,雖有巨石封門,卻仍舊能夠聽到洞外異聲迭起。
方燼闔目靜聽身側張元沖均勻吐息,徹夜未眠。
翌日法力流轉周身,倦意頓消,二人復又策馬啟程。
又行半日,方見路上漸有行人往來。
若非法力加持,二人坐騎早已力竭,此刻唯沿山路徐行。
待翻過形似巨魚的山嶺,方燼忽見嶺下河道蜿蜒,兩岸遍布房屋,屋舍儼然。
回首望去,那山嶺隨視角變換,恰似巨魚張口,來時山路像是魚唇開闔處。
漸近山腳,煙火氣漸濃。
孩童裹著臃腫棉襖嬉鬧街巷,見高頭大馬踏塵而來,婦人慌忙追攔。
方燼翻身下馬細察周遭:村落炊煙裊裊,河面船只緩行,隆冬時節河水竟未封凍,霧氣氤氳間透著暖意。
“山間有熱泉終年噴涌,故河道不凍。”張元沖見其注目河面,亦下馬解釋。
二人行至鎮中,沿途招呼張元沖者漸眾。
行至酒樓前,張元沖停住身形,方燼借著拴馬的間隙狀似隨意發問:“在此用餐?那砂鍋燉雞便在此處?”
張元沖頭也不抬,漫應道:“隨便吃點,出門在外,總得試試當地吃食,可也不能亂吃,會死人的。”
方燼落后半步跟著,眉頭微蹙,腦海中思緒翻涌,這話卻讓他心頭莫名泛起一絲不安。
待他再抬頭時,張元沖已掀簾入店,正與掌柜點菜。
方燼反手從背筐里摸出冥鳩,鐵鏈纏腕三匝托穩禽身在掌心,快步跟進。